紧缺专技人才计划(这条职业发展的)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1月5日,在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江北新区)电子信息工程高级职称评审会现场,一位参评人让江北新区电子信息工程中、高级评委会专家程秀才感到意外和惊喜。“一位参评高级职称的‘85后’工程师获得过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很少见。”程秀才感慨,这代表江北新区新兴产业发展氛围越来越好、人才层次越来越高。

11月3日、4日、5日三天,江北新区2022年度职称评审会顺利进行,共有737名申报人参加评审。近年来,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承接南京自贸片区职称评审工作,累计为江北新区输送一万余名专技人才。

紧缺专技人才计划(这条职业发展的)(1)

改革破冰,专技人才可在“家门口”拿职称

人才是第一资源。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方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党的十八以来,从全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到作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决策,从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到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领航导向。

江北新区是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也是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所在地。近年来,新区立足“3 3”产业体系,聚焦“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快速崛起的产业地标,亟需大量人才来充实力量。

2018年,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开始承接南京自贸片区职称评审工作。2020年,江苏省首次向自贸区南京片区下放2项高级职称评审权。也就是说,江北新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原本要去省市申报的中级、高级职称评审,现在在新区就能实现,当中包括建设、机械、石油化工(含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4个专业的中级职称评审,以及石油化工(含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2个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审。

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已连续5年开展职称评审会,通过江北新区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09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96人,中级工程师3111人,主导产业化工类878人,电子信息类730人。建成区级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基地3家、市级1家,年培训规模超过1000人。

紧缺专技人才计划(这条职业发展的)(2)

创新形式,“云答辩”辩出实力派

本年度评审会首次启用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进行网上申报,评审政策也与往年大不相同,不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硬杠杆,破资历、学历、奖项,以业绩为主导来考量,让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

11月5日中午12点,江北新区石化工程中、高级评委会专家周玉青已经坐在电脑前“严阵以待”,等待着通过网络进行“云答辩”的高级职称申报人。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疫情之下,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首次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高级职称评审,这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会前,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现场解读最新职称政策文件要求及评审注意事项,经外联测速、操作培训演练等前期准备,保障各场评审会顺利进行。现场评委专家们按照细分专业分成多个评审小组,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分别就职称申报人员的评审条件、业绩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详细审核,力求结果公平、公正、合理,确保让有能力、有专业、有技术的申报人员脱颖而出,顺利获得相应职称。

“网络面试开始前,评委们已经对申报人的资料反复查看研究,坐等申报人‘上线’。”周玉青介绍。在各个线上评审室里,评委专家们围绕业务能力、工作技能和综合水平对申报人一一进行面试答辩,经评审专家组严格审核、实时打分、集中讨论。“虽然没有面对面,但这种形式对申报者的表达是更高的考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熟不熟练、有没有深刻理解,一开口便知一二。”周玉青说。

紧缺专技人才计划(这条职业发展的)(3)

三维贯通,为人才规划未来成长路径

“南京自贸片区承接职称评审这项改革措施,是为人才规划出了一条明晰的成长路径。”程秀才说,近年来,新区发展态势很好,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新区干事创业,这样实打实的改革措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产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

自承接职称评审工作以来,江北新区构建初、中、高级职称评价系统(建设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和电子信息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两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先后组建中高级职称评审专家537名,累计组织评审会26场,评定中高级职称3282人,高级职称参评人数年增长率达70.9%。

与此同时,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放权松绑力度。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首批覆盖技术技能人才贯通评价510人。授权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试点开展职称初定工作,首批孵化职称自主评审服务企业32家。实施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分别建立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浦口分校三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2021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获批“南京市首批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根据产业人才发展需求,确立江北新区“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

开放高地,要敞开怀抱迎接海内外人才的到来。为此,围绕新区产业发展、自贸区建设,江北新区还制定出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职称评价与国际职业资格认定实施办法》。编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三大类57项比照认定目录,逐步推进职称制度、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有效衔接,分步骤实现人才评价“三维贯通”。

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分管负责同志陈莹表示,还将进一步摸排产业发展需求和导向,着手更新修订“国际职业资格认定实施办法”,深入研究扩大市场化比照认定覆盖范围,力求在人才引进、人才评价、职业资格比照认定、人才载体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提供集成服务。

交汇点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刘书心 岳明珍

编辑: 管鹏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