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

早晨公园里早早就来了不少大爷大妈,现在这世道年轻人都忙着工作,有时间锻炼的只有老年人了。

“呦呦呦,老李,你竟然也出来锻炼来了,不多睡会儿?”

“什么话,常客。”

见到遛弯的朋友和自己打招呼,李大妈也是微微笑了笑。她每天也都早起锻炼,只不过每天她都要进行踮脚训练。找一双软弹的运动鞋,原地就可以开始进行运动了,就像是那些跳芭蕾舞的演员,只不过李大妈做不了他们那样高难度的动作罢了。

这个动作李大妈还是早些年间听朋友说的,心中想想反正简单自己试试无妨。

谁知道,这一试验就停不下来,确实是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改善。

当感受到踮脚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时,李大妈总要说:“嘿,那叫一个地道。”

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1)

李大妈坚持锻炼,从中获得了三个好处,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明显

这一点是肯定有的,李大妈坚持了七八年,效果在自己的身上也很明显,主要有三个位置得到明显地改善。

1、腿部血液循环改善,防止静脉曲张

早些年间张大妈就看到过别人腿上的静脉曲张,且不说对身体的危害,光是看着也让她心中害怕。而踮脚尖的张大妈就不太担心这个,长期踮脚尖能够调动小腿的比目鱼肌,这样就能够增加血液回流。本身腿部距离心脏最远,回流也相对最为艰难。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曲张,同时也能够降低因为下肢血液不畅导致的腿麻腿肿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2)

2、改善腿部肌肉力量,灵活线条好看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跑不锻炼后很多人都担心出现肌肉腿,感觉不好看。其实踮脚尖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因为这个能够让我们的腿部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缓解之前紧张的状态。如果在其他锻炼之后点踮脚尖,其实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拉伸效果,长期坚持就能够降低因为运动导致肌肉腿,腿部线条不好看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力量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增长,对于怕摔倒的中老年人来说,增强腿部力量是很重要的。

3、保护心脏供血,还能预防痔疮

我们血液的流动就像是上楼的水管,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供水就不充足。在我们的身体内更为复杂,当血液进入我们腿脚的时候因为距离比较远,血液流动这里如果压力不够血流较慢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等问题。经常踮脚锻炼就能够促进血液回流,改善心脏缺血缺氧的问题。并且下肢血液循环加速,对于因为久坐不动压迫等问题导致的疾病也有预防作用,例如便秘,如果是男士对于预防前列腺炎也有一定的帮助。

踮脚确实是一项不错的运动,并且本身对于场地器材都没有太大的限制。可以说,只要我们有容身之所,就能够进行锻炼。不过虽然这项运动简单,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做好细节才能够减少损伤事半功倍。

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3)

生活中踮脚运动,要注意什么?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鞋。踮脚因为是脚尖脚掌发力,对于脚部的支撑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穿平底靴或者凉鞋拖鞋等,就可能因为踮脚时间长感觉到脚部疼痛,严重还有可能因此而造成损伤。一般情况下选择软底防滑的运动鞋,能够改善脚底受压的问题,减轻压力避免踮脚时脚部疼痛或者出现磨损等问题。

其次,尽量选择平坦的地面。本身踮脚运动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平衡性有一定要求,如果平衡性差再加上地面不平整,摔倒的风险就会随之提高。一般情况下,选择公园或者运动场,最好选择一些可以手扶的地方,如双杠,单杠,桌子边等位置,经过一段时间能够保证平稳地进行移动踮脚走路。

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4)

最后,踮脚也并不是一定要完全站立,如果行动上有不便的人群,其实可以在坐着的时候也尝试踮脚运动。虽然效果肯定没有站着好,但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踮脚简单,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进行锻炼。如果随便进行锻炼,有时候可能不仅没有办法改善身体状况,还有因此而导致身体受伤的风险。

两类人群踮脚要注意,别伤害身体

骨质疏松的人群不适合做踮脚运动,因为骨质疏松人群本身骨骼较脆,踮脚的时候身体给下肢骨骼的压力就会更大,如果支撑不住就有可能出现骨骼损伤。因此骨质疏松人群建议先饮食调理,多补充钙质缓解骨质疏松,等到问题不严重时进行锻炼适当的压力还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关节炎人群不建议做,如果是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患者,如果使用踮脚运动就有可能给关节更大压力,加重关节磨损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建议进行踮脚尖运动的。

反复踮脚有什么好处(大妈坚持踮脚七八年)(5)

踮脚尖虽然是老少皆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场合。有些老年人不分时间不分道路就开始进行踮脚尖走路,不仅给他人带来了麻烦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踮脚尖贵在坚持,长期坚持得到的好处会慢慢体现,不要急于一时,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用在踮脚尖这事情上刚刚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