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

纵观我国古典诗歌史,诗歌数量可谓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仅《全唐诗》中收录的诗歌,就多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如此多的诗歌,学习起来自然也就难以全部熟知。因此就有了很多所谓的名句被我们广为传诵,尽管它的上下句我们并不清楚。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1)

如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诗人黄庭坚《竹枝词》:“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清代慈禧《祝母寿》:“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等,你是不是只清楚后面一句呢?除此之外,由于名句实在太多,还会出现串场的情况,即错把不同诗歌中的诗句组合在一起。

像有人就把“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下一句,错记成了“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其实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出自李煜的词作《虞美人》。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则出自李煜的另一首词《相见欢》,应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当然,这种串场的情况还有很多。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来具体看看。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2)

“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假思索地答道“此恨绵绵无绝期”。但事实上,“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原诗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正确版本的则是“好梦由来最易醒”,它出自清代魏秀仁所作的《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3)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记错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1998年,香港TVB推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口头禅就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不得不说,虽然这两句诗被串场了,但是从意思上来看还是相得益彰的。毕竟古往今来,多情之人用情太深,常常会因情生恨,而这恨往往又没有尽期。

而在原诗中,首联“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的意思则是古往今来,世间不乏多情之人。然而多情之人用情太深,往往也会因情生恨。于是对多情之人来说,人世间的爱情就像一场好梦,很容易就醒了。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两句诗的意思,都是有着亲身体会的。既然说到了这首诗,我们便接着往下看一看。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4)

颔联“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即不是多情之人易伤春怜花,难以解脱出来,而是多情之人用情太深,会害怕失去后就像飞絮一样随风飘零。很显然,诗人在这里主要是通过“落花”和“飞絮”,进一步描写出首联所说的“好梦由来最易醒”,也就是爱情的缥缈易逝。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5)

颈联“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它的意思则是说,不久之前,两个人还像鸳鸯一样恩爱,共同书写着美好的诗句。可是一转眼,翡翠屏上的诗句还在,人却忙着要别离了。诗人并没有在这里说明别离的原因,但是可以想像出,必定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人心已变,自然就要别离。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一句网络流行语(多情自古空余恨)(6)

尾联“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所描写的正是别离的情景。即还没有到别离的那一刻,就已经断肠,泪水也早已经湿透了青衫。诗到这里便结束了,其实总的看来,这首诗最精彩的部分,正是容易被人记错的那两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相信读到这里,“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你已经很清楚了。虽然很多人都记错了,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串场的诗句也未尝不是一种趣味的尝试。最后你还知道哪些容易串场而有趣的诗句呢?欢迎大家补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