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1)

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刚开始与太平军交战的时候,屡战屡败,无奈只得上奏折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奏折写完后,他的师爷马家鼎一看,说了一句:“需要改动四个字!”曾国藩赶忙请教,只见马家鼎用手一指,说到:“这里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如何?”曾国藩听后,拍案叫绝:简单变化一下字序,意思便有了根本改变。咸丰皇帝看到奏折后,果然认为曾国藩“忠勇可嘉”,不仅及时派出援兵,还升了他的官。师爷的作用由此可窥一斑。

01 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师爷”?

师爷是一种什么角色?通俗一点说,就是古代官员的咨询师、私人参谋、事务助理。

师爷,是明清时期人们对于幕僚人员的一种俗称。古代军队出征,将帅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把帐篷一搭,就在帷幕里处理事务了,久而久之,“幕府”便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凡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的人,都称为幕僚、幕宾、幕友等。

幕僚,也就是师爷,古就有之,但属清朝最盛。清代在全国共有1500多个州县,绝大多数州县都聘有师爷。每一州县的师爷多则十数人,少则二三人,如果再加上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衙门中的师爷,数量就更多了。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估算,到18世纪末,全国的师爷总数就已经有七八千人之多。

那么,清代为什么会涌现这么多的师爷?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旗人任地方官员比较多,他们大都不识汉字,不懂汉俗,不谙民情,对地方行政陌生,处理繁杂的政务很吃力,所以上至总督一品封疆大吏,下至知县七品芝麻小官,一般都要聘请若干位有专业知识的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以至于清朝有“无幕不成衙”的说法。

具体来说,师爷都干哪些活?

师爷主要是协助官员处理法律、财政和公文,当然也包括给主人官场上处理各种疑难杂症出谋划策。按照师爷所从事事务的不同,有刑名师爷(协助处理法律事务)、钱谷师爷(协助处理财政事务)、奏稿师爷(写奏折)、书启师爷(起草公文)等等。

请注意:在清朝时师爷并不是公务员,没有正式官职,属于官员自己花钱聘请的助手。

虽然没有官职,师爷的地位在官府中是很高的。主官把师爷当成客人、朋友、老师看待,对其相当尊重。平时主官与师爷相见时,相互问候,每逢节日、宴会,师爷被推为上宾款待。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2)

02 师爷有哪些本事?

当官的花着钱养师爷,还得尊重他们,这是图啥?这是因为师爷真有本事,能让为官者在官场混得开,是升官发财的好帮手。

师爷究竟有多么厉害?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实例。

光绪年间,中国已经有很多外国传教士。一些本土的洋教徒倚仗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领土上胡作非为。有一次,几个教徒以传教为名,公然勒索百姓财物,当地民众联名向知府控告洋教徒。升堂以后,这几个教徒根本没有把知府放在眼里,胡搅蛮缠,趾高气扬。知府一气之下,令手下对其施以仗刑。没有想到其中一位不禁打,当场被杖毙。

知府顿觉麻烦大了,这将得罪外国传教士。当时洋人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忌,甚至皇上都畏惧他们三分。知府慌忙找师爷商量。师爷连夜拟了一份奏章,奏章中将“杖毙”改成“械斗”,仅两字之差,便把教徒改成自己械斗而死,知府因此而免去了祸端。

康熙年间,皇帝派一位钦差到浙江巡视,考察行政官吏。该钦差因未收到绍兴府下会稽知县的宴请送礼,大为不满。他回京后便以会稽知县在祭禹大典上东张西望、不恭不敬为由,向康熙帝告了御状。

康熙皇帝令绍兴府台查核此案。绍兴府台接旨后,知道这是钦差告恶状。府台感觉此案很难办:若如实向皇上申报,那钦差必然对自己怀恨在心,今后一定会打击报复;若迎合钦差谎报案情,那么属下会稽知县就会遭到罢官,既于心不忍又在当地丧失威信。

这时府台的师爷对他说:“此事不难,你只需在奏书上实说,钦差来到绍兴祭祀禹陵,下官也曾参加,按例站在会稽知县的前面,祭典开始后,又虔诚叩头跪拜,未能顾及身后之人是否遵守仪礼。”府台一听,拍手称妙:既不说钦差诬告,也不说会稽知县失仪,还表现了自己敬禹之真诚,正是一石三鸟。

果然,皇帝一见这个奏牍,案情立刻反转,知县就此无事,那个钦差反而获罪。其中原因是,照大清律例,钦差与府台的官位都比较高,祭禹之时是跪在前面的,而知县是七品小官,则跪在后面。此时不论大官小官,都得毕恭毕敬,谁也不能前顾后盼。现在钦差既然看到了后面的县令,那恰恰证明他自己在祭禹时不恭不敬。

从事师爷行业的大都是科举考试的落榜者,以中小知识分子居多。当师爷的主要原因是考取秀才金榜题名的廖若晨星,更多的没有考取上的读书人只好选择其它行业。因师爷无论是在经济收入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很不错,所以便成为落榜读书人的首选行业。

现在的大学,流行一种“第10名现象”的说法。意思是,毕业以后,在社会上能有较大出息的人,往往是当年班级学习成绩第10名前后的学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类学生以学生干部居多,他们不仅智商高,情商更高,只是因为社会活动多,分散了一些精力,影响了学习成绩,一旦参加工作,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都会显现出来。

师爷也是如此,他们考“八股”失利,但不意味着学识不够或者智商低下,由于他们没有一味地死读书,可能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反而更深刻,处理问题更接地气。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3)

03 师爷里面藏龙卧虎

师爷是一个特殊的“智慧型”群体,里面藏龙卧虎。

民族英雄、禁烟大臣林则徐,早年科举失败后,曾当过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师爷,后来他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从此才踏上官宦之途。一代名臣李鸿章也是师爷出身。李鸿章起初是曾国藩的师爷,太平军进逼上海后,李鸿章主动请缨,曾国藩就派他去招兵练军,支援上海。李鸿章3个月就组建成著名的淮军,后来他的官位超过曾国藩成了中堂李大人。《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当过宝应县令孙惠的师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当过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师爷。

中兴名臣左宗棠也是师爷出身。左宗棠3次未考上进士,就灰心仕途,专心去研究舆地兵法,他先后给两江总督陶濧、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当过师爷。后来他被举荐做官,负责组建楚军,与太平军作战立了功,终成封疆大员。

左宗棠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当师爷长达6年之久。他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左宗棠虽不是官员,可当官的无不恭敬有加。

左宗棠当师爷时的霸气,曾留下著名的“樊燮案”。

《世载堂杂忆》等记载,左宗棠给骆秉章当师爷期间,当时有个总兵叫樊燮,礼节性地来拜见秉章。樊燮对左宗棠有些轻慢。樊燮向骆秉章告辞时,仍然不理睬左宗棠。左宗棠勃然大怒:“回来!”“樊燮,你进衙门不向我请安,出衙门不向我告辞,你太牛X了!”樊燮说:“朝廷体制并未规定武官见师爷请安。武官虽轻,也不比师爷贱,何况樊某乃朝廷任命的二品总兵,岂有向你四品幕僚请安的道理?”左宗棠气得要踢樊燮,被骆秉章拦住,左宗棠大骂一声:“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狂怒,返乡后,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之木牌,名为“洗辱牌”。并聘请名师教导其两子,要求两子要超越只有举人功名的左宗棠,以雪耻辱。他命令两子有所成就前须身穿女装:“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已胜过左宗棠了。”二子仅受父命,后来第二子中了进士,报捷那天,恭恭敬敬在父亲坟头报喜,当场焚烧“王八蛋滚出去”的木牌。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4)

04 声名显赫的“绍兴师爷”

在师爷这个职业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绍兴师爷。在清代,当时有“无绍不成衙”之说。

绍兴师爷的兴起,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背景。雍正、乾隆时期,朝廷从巩固封建政权、平定边疆叛以及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的大局出发,采取了利用汉族知识分子进行统治的政策,从而为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进入各级衙门创造了条件。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绍兴人崇尚读书、追求功名的氛围。加之清代文字狱十分厉害,使得绍兴大量文人学士放弃科举,纷纷转向从幕行业。绍兴人家族观念重,同乡情意浓,从而又形成了家族子承父业的传统。这样一来,作官为幕者大量任用自己的学生,从此绍兴师爷的群体便不断壮大起来。

绍兴人当师爷的很多,其规模甚至遍布全国,名声极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称谓“绍兴师爷”。据了解,清代几乎所有封疆大吏身边都有绍兴师爷作为高级助手。当年,曾国荃、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大清重臣身边,均活跃着“绍兴师爷”的身影。

绍兴师爷的代表人物当属邬思道这个人。河南巡抚田文镜是雍正皇帝的宠臣,他府中聘请了文墨俱佳的绍兴师爷邬思道。邬思道以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而且为雍正帝所看重。邬思道起草的奏章,特别能够抓住雍正的心思。因而遇到大臣奏疏时,只要有田文镜的,雍正帝都要先看他的,实际上也就是看邬思道的文章。

有一次,雍正在给田文镜的请安折上竟然批示说:“朕安好,邬先生安否?”据说,后来田文镜与邬师爷闹了别扭,邬师爷来了个“不合则去”,卷铺盖走了人,此后田文镜如同失去拐棍,在地方行政和对上奏请屡遭雍正斥责,不得已又把邬师爷请了回来。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5)

05 “邪正相错”的师爷

一提起“师爷”,人们眼前往往浮出留山羊胡子、猥琐、刻薄的刀笔吏形象。电影《让子弹飞》中,葛优扮演的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牟利的汤师爷,更是惟妙惟肖的典型师爷形象。

师爷这个群体,就人品来说,是很两极的,也就是所谓的“邪正相错”。给好官出好主意,能为民兴利;助恶吏干坏事,则是祸国殃民。

在不少的流传故事中,有一些师爷为贫民百姓排难解忧的事迹。这里举一个例子。

绍兴有个容山村,村子里有一流氓恶霸,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仗着自己会些拳脚,经常拦路抢劫,奸淫妇女。由于他刁猾诡诈,即使告到官府也难以将其治罪,弄不好还会受到他恶性报复,所以左邻右舍见到他,都像见到活阎王。

有一次,这恶棍闯进一户人家,看到一个病妇躺在床上,他就翻箱倒柜,把钱物洗劫一空,,最后还揭开棉被,将病妇手腕上一只玉镯也捋去,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

女人的丈夫回家后,决定报官,于是写了一张名为“掀被夺镯”的诉状准备送到县衙。写好以后,秀才忧心忡忡,生怕打虎不死,反受其害,于是进城请教一位姓李的刑名师爷。李师爷问了案情,看了状纸,略加思索就提笔把“揭被夺镯”四个字改为“夺镯揭被”。

状子送到县衙,县老爷立即提审恶棍:“夺镯可属事实?”恶棍回答说:“属实。”县老爷又问:“你将女人的被子揭掉,想要干什么?”恶棍回说:“夺镯。”县老爷怒喝:“大胆刁民,揭被分明为了强奸,你还敢狡辩!”原来,李师爷调整词语顺序的意义是,说明恶棍不但抢劫,还企图奸淫病妇,情节恶劣,罪加一等。

然而,在清政府封建统治下,官场腐败是普遍现象,寄身于官府衙门的师爷,为虎作伥,出馊主意坏点子想方设法鱼肉百姓的乃为多数,像李师爷这样为民除害这样的师爷比例不算很高。

曾国藩在出任直隶总督时,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案件积压太多,有的已经几年不给办案,为此他对当时的州县官员和从属的师爷们给出了画像: “性情卑鄙,操守不洁”,“貌似有才,心实贪酷”, “擅作威福,物议沸腾”,或 “品行卑污,工于逢迎”,“浮征勒派,民怨尤甚”,或“词讼置之不理,积压尤多”。

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陕甘总督叫乐斌,乐斌是个满族旗人,除了骑马射箭,就只会提笼架鸟。因为大字不识几个,“公事例案,阅之不甚了了”,干脆将奏折文案,一概委给师爷彭沛霖操刀。彭沛霖便利用大权独揽的机会,到处招摇撞骗,在审案时公开索取贿赂,吃了原告吃被告。

清代,在利益集团的不断助推下,师爷这一行当风气越来越坏。清朝最资深的师爷汪祖辉做了三十四年的师爷,对此总结说:“官之为治,不必能离此三种人(幕宾、书吏、长随),而此三种人者,邪正相错”,最后他说,到乾隆中叶,就幕友来讲,要寻找到正派的,十人中已找不到四五人了。

总之,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江浙一带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这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发端于明,盛行于清,衰亡于清末民初。他们与各级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群体,共同操纵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面,成为封建专制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位不高权却重的师爷行当,影响了整个清朝政治,随着清朝政权的垮塌,这一行当才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时的师爷有多牛呢(大清王朝为什么遍地)(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