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

1958年,现代剧作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继1958年、1963年两度编排,时隔五十多年,北京人艺对《关汉卿》进行了第三次排演。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1)

9月22日,北京人艺第三次编排后的《关汉卿》正式登台首演,这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戏曲家关汉卿的怀念。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2)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元代前期杂剧界的领袖人物,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关汉卿的一生中,创作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3)

他的剧作多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素材,真实地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阶级与民族压迫的斗争。

他的喜剧轻松幽默,堪称后代楷模;杂剧无论从艺术构思、戏剧冲突、或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艺术经验。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4)

这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最著名的剧作莫过于悲剧《窦娥冤》,堪称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窦娥冤》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普天下郎君领袖)(5)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这一段经典的六月飞雪,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作品用大胆的想象与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戏里,关汉卿自诩“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这貌似诙谐中,流露的是他对黑暗现实的嘲谑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高扬。

这句调侃戏语出自《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创作的带有自述性质的套曲作品。《不伏老》以大胆夸张的笔调,写了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倾诉一泻无余的感情,被视为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

最后,不如来欣赏一段关汉卿的《不伏老》。

节选自《不伏老》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本文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网等媒体综合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