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深度推进)
图为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东渡码头内一派繁忙。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题:经济体制改革深度推进 中国“添力”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中国经济过去40年间实现飞跃式发展,迎难而上、永不止步的改革魄力和决心是个中关键。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响改革开放“发令枪”,中国人的生活自此彻底变了模样。其后几十年厚厚累起的成绩单没有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步伐。面对更多“硬骨头”“深水区”,2013年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集结号”,目标直指更高质量的发展。
经济添活力
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决策者认识到,不能再走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增长的老路,要下决心破除行政垄断,切实减少和消除经济体系中的扭曲,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与活力。
在此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方向与重点。
如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中国决定从供给侧着手。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2015年拉开大幕。一方面,中国针对落后和过剩产能做“减法”,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更多资源和空间;与此同时,又围绕优势领域做“加法”,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被淘汰,更多资源得以腾挪出来,及时配置到高质量发展领域中去,从而有效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5年来,中国GDP总量从50多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逾8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提高到15%左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新动能的快速成长,不仅成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重要动力,也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平稳运行增添了后劲。
创新添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经济的创新动力不断涌现。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脚步加快,越来越多资源被用于科研创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高投入有高回报,近年来中国高技术领域硕果频传,尤其在国产大飞机、高铁、三代核电等尖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随着开办企业更加方便,越来越多创客、创新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加入创业创新大潮。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日均新设企业达1.81万户。
尤其在“互联网 ”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催生出一大批“独角兽企业”。
创新的力量,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突出特征。
竞争添实力
发展是“硬道理”,竞争力则是检验发展质量效益的“硬标准”。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彭支伟直言,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没有外部竞争压力,中国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革步伐就会相对缓慢和困难一些。”
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5年来,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大步探索,到不断降低各领域外资准入门槛;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多方合作共赢,到举办首届进博会向世界开放广阔市场,中国不断加码改革,扩大开放。在此期间,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8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全球第13位,较上年跃升5位,进步幅度在众多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深度推进,让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稳。改革永不止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会停歇,这条道路将通向多远的未来,值得所有人期待。(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