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开一次会议(学会开高效的会议)

读书笔记,记录一些行而有效的做事方法让您在行色匆匆中投入产出比最大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高效的开一次会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高效的开一次会议(学会开高效的会议)

如何高效的开一次会议

读书笔记,记录一些行而有效的做事方法。让您在行色匆匆中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A 开会的几个痛点

A-1.冗长。话痨,一点屁事,从头说到尾。

A-2.无效。不准时,无议题,无准备,讨论不聚焦,达不成共识,没有执行。

A-3.形成对立。开着掰了,伤了感情。

A-4.冷场。走形式,宣布一下决议,没人发言,领导一言堂。

B正确的方法

第一,会前∶不召开无准备的会议

B-1-1.会前做好五个"w"。

What,开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When.何时开会。要精确到分钟。

Who。谁来开会,谁做主持,谁做发言,谁做记录,每个人来做什么,通知到每个人。

Where,何地开会。

Why,为什么开会要讲这个问题,要把会议目的讲清楚。大家了解此事,才会对此事有动力,开会效果才会好。

B-1-2.会议材料提前一天发到参会人手上。除非是头脑风暴会,否则给大家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来消化会议内容。

B-1-3.会议主讲人会前做好演讲准备。做好准备,show出你自己。

花几个小时,准备五分钟演讲,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别人知道你的表达清晰、思维缜密,你将来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B-1-4.会前两三个小时再发一遍细节。如果有电话拨入号码或密码,大家就不用再翻记录,让参会人的麻烦越少越好。

以上是会前的一些准备,能做到这样,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二,会中∶ 不结束没结论的会

B-2-1.到场必须准时。不能准时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时间,控制不了自己时间的人,也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生命的人。

B-2-2.比较严肃、正式的会,最好有一个主持人。主持人是控局的人,这个人要把整个流程管理好,什么时间讨论什么事情,还有就是解决问题。有些人是光管时间,没意识到时间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主持人,能一步一步地解决一个个不成形的问题,到最后让大家达成共识。

会议主持人的一些小技巧。

(1)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强调四个"P"。

第一个P 是Purpose,也就是告诉大家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P是Preview,告诉大家这个会有几项内容,做一个预览。

第三个P是Procedure,也就是这个会怎么进行。

你可以说,我们这是一个头脑风暴会,大家有任何意见,可以随时举手 说。也可以说咱们是一个汇报会,先由主讲人讲多少分钟,讲完之后,有 多少分钟是大家的讨论时间,还有最后的总结时间是多少。先把流程跟大 家说好。

最后一个P是Pay off,就是这个会希望最后达成什么共识,或者完成什么决策、安排什么事情。

一个Pay off 让大家对于会议的效果有一个预期,最后达到的效果会很有帮助。也可以把想要达到的效果放在最前面讲。

(2)如果会议室里有陌生人,大家第一次相见,一定要彼此介绍,这是起码的礼貌。介绍的时候突出各自的姓名,以及背景和身份。

(3)开会前介绍逃生门。万一发生火灾、地震,应该从哪里跑,最近的逃生门在哪儿。

(4)运用白板做关键记录。有时候大家讨论,特别是在空气比较稀薄的地方,温度比较热的会议室,已经讨论两三个小时了,大家的脑子很容易变木,如果你有一个白板,站起来记录下讨论中的关键,对解决问题的推进有相当好的作用。

(5)帮助有些说不清楚的人,提炼关键点。有时候,有些人有点内容,但说不出来。你作为主持人就要把他的关键点提出来,最后跟他确认你提出的,是不是他想说的。这样方便探究不同的意见,做好1 1>2。

(6)如果大家的争执不能产生结论,或者争论跟会议主旨无关的问题,那怎么办?Parking lot,你单列出一张纸,说这几件事情,讨论完这次会议的问题之后再讨论,或者再安排会议讨论。把跟会议主旨无关的争论点单列出来,就是Parking lot。

(7)争论失控的时候,时间被拖延的时候,回到原点。提醒大家,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如何来讨论,等等。

(8)控制好话痨和情绪化状态的人。有两类人,一类人把事情都想好了再说,另一类人是在说话的过程中把问题想明白。后者有他们的优点,但是在有些会议上,有可能成为会议的破坏者,说得太多了,带着情绪说,占用太多的时间。这种时候,你可以递给他一瓶水,必要的时候,你要站起来说某某某,您的说话时间到了。如果大家都进入话痨和情绪化的状态,特别是有很激烈的情绪状态,是停止会议。没有什么是睡觉不能解决的。明天再讨论争执的这些点,百分之九十的争执点已经没了,甚至百分之九十的争执点已经没了。我们只是太累、太情绪化了,只是为了争论而争论而已。情绪管理非常重要,我们都还是人。

(9)控制大家玩手机。接电话的时候请他去会议室外面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坦率地讲,在现在这个商业环境里,这个会已经做得比其他百分之五十的会要好了。

(10)总结提炼发言人的观点,达成共识。达成共识有很多小技巧,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民主集中制。在会上要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足够的自由度去说话。每个人都把话说完了,最后民主集中表决。

这种民主集中,又有几种方式。比如从长单子到短单子,大家提供的解决方案有A、B、C、D、E,能不能把最不靠谱的筛掉,只剩A.B、C,然后对A、B、C进行举手表决。

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诉诸权威。开会一定有一个级别最高的负责人,如果举手表决之后发现票数相差不多,那就让他做最后的总结发言,决定这个会议的决策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这么定。让他一个人的意见比平均每个人的意见多一些权重。

B-2-3.发言人遵循两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要守时,二是金字塔原则。

给你十分钟,你就说十分钟,不要讲得太长,讲得长就是占用别人的时间。想守时,想用时短,又想把东西说明白,要苦练"金字塔原则"。这是一个思考问题和表达问题的结构化原则。不重不漏,你说的几个点,要基本上覆盖所需要说的全貌,同时又彼此没有重复。"不重不漏"这四个字,用普通的中文表达,就是一个中心,三五个基本点,说完了就可以了。

B-2-4.参会人有反对的责任。既不是主持人,又不是发言人,这个参加会议的人要做什么?公司给你工资,给你时间,让你参加一个会议,不是让你去喝水的,不是让你在笔记本上练硬笔书法的。你要听大家的发言,一旦有任何意见,哪怕你是最小的职员,也有反对的责任。

如果有人有反对意见,鼓励他说出来,对整个风险控制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B-2-5.相对正式的会议,最好有一个的书面会议纪要,哪怕很简单。这样大家不会逼着彼此去想会议上讲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决策。因为人是有弱点的,有时候只想听自己喜欢听的,只想记自己想记的。如果我们对当时的情景产生罗生门一般的状态,大家想的都不一样,听的都不一样,记的都不一样,怎么办?这时候如果有一页会议纪要,重新看一眼,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会后∶不允许不落实的会

做了会议准备,好好开了个会,并不代表就结束了。离开会议室,只是这个会议效果的开始。会后要做到两点∶一个是Follow through,一个是 Feedback。

B-3-1.Follow through,督促执行。有可能是主持人做这个工作,有可能是一把手做这个工作,有可能是记录人做这个工作。这就是会议做的决策∶谁,什么时候,干什么,递交什么东西,得有人去盯着,要隔三岔五看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了,又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

B-3-2.Feedback,结果反馈。具体执行的人有义务跟相关领导反馈。反馈上次开的会做了什么决策,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去做了,结果发生了什么。如果需要,再召集一次会议;如果不需要,也要告诉相关的领导,事情怎么样了。

不一定每件事都能做成,但是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养成这个习惯,你会发现很多事也就做成了。

时间是宝贵的,愿大家过的充实有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