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

导语:难怪黛玉临死前心灰意冷,对紫鹃说:“好妹妹,我这里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让他们送我回去。”黛玉对紫鹃不止一次地透漏了对贾母的“寒心与失望”,每每紫鹃说老太太如何疼她时,黛玉在内心都是嗤之以鼻的。因为黛玉在生命的最后已彻底看清了贾母的真面目。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1)

贾母从来没有把她当成未来的孙媳妇看待,而只把她当做宝贝孙子的玩伴。因贾母见宝玉离不开黛玉,黛玉一说要回老家他就寻死觅活。索性投其所好,将他们安排在一处,小时候一桌吃一床睡,长大了一起放进大观园任他们玩耍去。怡红院与潇湘馆挨得最近,日夜起坐一处真的有些“不方便”。很多时候,黛玉还未等起床,宝玉就趿拉着鞋过来了。

这样一来,黛玉名声尽毁,如果不能嫁给宝玉,也很难再嫁给别人了。那么贾母究竟是什么心思呢?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2)

1、贾母拒绝张道士给宝玉提亲,真是给“黛玉留着吗?”

最初看这一段时,感觉贾母拒绝张道士给宝玉提亲,是想把宝玉留给黛玉的。但后来却发现: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

按说,既然宝玉已到了提亲的年纪,即便贾母不中意张道士所提的人选,也该意识到宝玉的姻缘了。如果她真的心系黛玉,就该积极地谋划起来。但贾母却什么都没做,既不答应张道士的提亲,也没有“留下黛玉”的迹象。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3)

其实,说到底,是贾母自私:她根本不愿面对宝玉已经长大的事实,希望能与孙子多亲昵几年。

宝玉一旦成亲,她这个老祖母就要靠边站了,这有点与未来孙媳妇争风吃醋的意味。还有个难以启齿的“放不下”,宝玉长得酷似当年的荣国公——贾母的老公。大家多少能够理解体会一点儿贾母的心情了吧?

所以,严格说来,贾母拒绝张道士提亲,并非是给黛玉留着,而是“给自己留着的”。

当然这个“留着”,是指留着“依赖自己的孙子”,而非它意。贾母不愿别人来分享宝玉对自己的爱。宝玉结婚之后就不会动不动滚进自己的怀里撒娇了——这才是贾母所不愿面对的。所以,但凡能多留几年,贾母是不愿放手的。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4)

那么,贾母对黛玉是怎么打算的呢?她是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宝黛关系的?说到底,其实就是“玩伴”。

宝玉从小喜欢在内帷厮混。喜欢与姐姐妹妹们在一起,以前是史湘云与宝玉一起玩,后来史湘云被叔叔接回家了,黛玉又替补进来,成为宝玉的玩伴。

贾母只顾哄自己的孙子开心,殊不知,这样却毁掉了黛玉的名声。那时候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而贾母却让他们一桌吃一床睡,还放任他们在大观园里胡闹,连袭人都觉得宝玉长大了,不应再与黛玉、宝钗这样耳鬓厮磨的混在一起了,贾母却置若罔闻。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5)

宝玉甚至大中午的与黛玉躺在一起讲“耗子精”的故事,这简直是严重的越礼。如果贾母真的有意栽培他们的感情,就该表明意向,做些努力,甚至可以去请元春做主。但贾母行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

倒是王夫人急吼吼的授意元春赐婚“金玉良缘”,贾母若有意向,为何不赶在王夫人前头向元春陈明此事?或者致信元春亡羊补牢?

2、贾母两次推销黛玉,最终无功而返

其实,贾母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表示过要把黛玉留给宝玉做媳妇。相反,在史湘云定亲后,贾母意识到黛玉也该定下姻缘了。毕竟已到了订婚的年纪,女孩子十五岁便是及笄之年,连比黛玉小的湘云都定了亲,也是该考虑黛玉的婚姻问题了。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6)

所以,贾母便伺机“推销黛玉”。第一次推销黛玉是让黛玉随宝钗、宝玉、探春一起去王子腾家参加王子腾女儿的婚礼。

要知道,黛玉与王子腾家毛线关系都没有,而且,黛玉本身喜散不喜聚,她是极不愿意出席这种场合的。因为这种场合只会让她触景生情,复又联想起自己的身世,自己无父母兄妹、寄人篱下等等。

但贾母为何会亲口指派黛玉也跟着去呢?那只有一个目的——“展销”。她要让大家看到黛玉,看到她荣国府里有这么一个尚未定亲、美貌可人的外孙女儿。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7)

那时候不兴相亲,也只能靠出席婚丧嫁娶的一些场合来“展销”自己。

尤二姐与尤三姐就是在贾敬的葬礼上与贾琏眉目传情、做成好事的。尤二姐和尤三姐已到了婚嫁年龄,尤二姐又不中意张华,尤氏也只能借这种场合来“推销她们”了。结果是事半功倍的。

贾母第二次推销黛玉是在自己生日这天,趁南安太妃来贾府给自己拜寿之际。原文如下:

南安太妃问众小姐们。贾母笑道:“他们姊妹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有的是小戏子,传了一班,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

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8)

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来至园中,大家见了,不过请安问好让坐等事。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都齐声夸赞不绝。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连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

贾母没有让迎春和惜春出来,因为迎春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惜春大约年纪还小,又是宁国府的小姐。所以,贾母才让探春、宝钗、宝琴和湘云黛玉出来与南安太妃相见。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9)

南安太妃要见贾府的小姐们,心思不言而喻。就像贾母相看尤二姐一样:要先“看看肉皮儿,打量一下齐全不齐全”,然后再回去全方位考量做定夺。

南安太妃很可能是为自己的孙子或者儿子选未婚妻。贾母自然也心知肚明,所以才叫了她们姐几个出来亮相,任由南安太妃相看。

此时,史湘云和宝琴也已经定亲,而尚未定亲的就是探春、黛玉与宝钗。贾母让宝钗出来也是看王夫人和薛姨妈的面子,但贾母笃定了南安太妃不会选宝钗,宝钗是商人之女,她哥哥风评也不好,加之宝钗幼年丧父,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10)

而黛玉不同,黛玉的父亲曾是巡盐御史,门第相当,黛玉自幼被收养在荣国府,如同贾政的养女一般——应该“胜算很大”。所以,贾母宁可不让迎春和惜春出来,也一定要给黛玉创造“被相中”的机会。

但很可惜,黛玉也不在南安太妃的考虑之列,因为不管怎么说,黛玉是个孤儿。无父母的孩子性格心智上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健全”。说白了极容易“性格孤僻,甚至自闭。”

而黛玉本身也确实自带忧郁气质,在南安太妃眼里,这样的女子绝不是个会旺夫兴家的貌相。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11)

所以,她也不会考虑黛玉的。最合适的人选只有探春,探春虽然是庶出,但父母双全,又被王夫人亲自抚养,而且,探春阳光、果敢、神采飞扬,一看就是那种能够担当大任、独当一面的孩子。

南安太妃此次前来,是专门来挑媳妇的,相亲看完毕就匆匆告辞了。原文道:

早有人将备用的礼物打点出两份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五人忙拜谢过。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馀者不必细说。吃了茶,园中略逛了一逛,贾母等因又让入席。南安太妃便告辞,说身上不快,“今日若不来,实在使不得,因此恕我竟先要告别了。”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12)

看到了吧,贾母的心思已经很明了了。倘若她有意把黛玉许配给宝玉,根本不会让黛玉出来见客,万一被南安太妃相中了怎么办?再拒绝岂不尴尬又得罪人?

还有,去王子腾家参加婚礼那次,万一黛玉被人相中,王家派人来提亲或者为别人提亲怎么办?总之要拒绝的,何苦惹这些麻烦?

所以,贾母的举动就只能有一个目的:把黛玉推销出去,许配一个好人家了事。

红楼梦贾母为什么要护黛玉回去(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13)

黛玉临死前也细细反思了贾母的种种举动,想通之后,寒心不已,外祖母压根就没为自己的名声和未来着想,不过是借自己哄她的孙子开心、陪他多玩几年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