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站在桐梓县夜郎镇华峰村的山岗上,明晃晃的太阳照耀在蒋小平初显褶皱的脸上,他眺望着不远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的叶片,心里盘算着今年华峰村烤烟增产多少、方竹笋能比去年多买好多钱、生猪出栏了多少头。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1)

华峰村方竹笋产业片区。

蒋小平,50出头,个子不高,但能量十足,脑袋里装满了华峰村的春夏秋冬。2023年是他受桐梓公路管理段派遣脱产驻村的第5个年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的个人履历与华峰村的发展变化紧紧绑在了一起。

一心一意,补齐短板强堡垒

华峰村新走廊文化墙。

夜郎镇华峰村是典型的高山村落,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9个村民组,村民居住分散,人居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一度乏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蒋小平深知,在村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就是村党支部。为此,蒋小平向桐梓公路管理段党支部汇报,申请段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一对一帮扶联建,请求段党支部加强对华峰村党务工作指导,帮助华峰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村规民约,建设党员活动场所,修缮走廊文化墙,丰富党史宣传栏。通过不断建强村党支部堡垒,华峰村党支部号召力、引领力明显提升,党员向心力增强,村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村规民约得到很好维护,发展势头不断向好。

两头奔波,协调资金解难题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2)

修补通村公路。

华峰村村委会由村民自建房改建而成,2019年前办公室前面坝子还没硬化。华峰村多雨,每到下雨天气,前来办事的群众一腿泥浆。蒋小平村里村外两头奔波,2019年协调筹集25000元资金打了水泥坝子,群众办事的脚步变得轻快了。每逢闲暇时光,村民三五成群在坝子上聚集,拉家常、话农事、谈发展。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进入华峰村的路坡陡弯急,原有的硬化公路经运煤车碾压坑坑洼洼。蒋小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2年通过桐梓公路管理段申报项目资金8万余元,11月完成进村道路上的坏损路段和坑凼进行修补。“以后再也不抖了”,一位骑摩托车的村民满脸笑容。

夜幕来临,华峰村村道两旁,一盏盏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便会亮起,照亮相亲回家的路。这是打造村亮化工程的成果。一次夜间入户走访中,蒋小平曾抹黑在这条路上,村民也反映盼望安装路灯,这件事让他一直念念不忘。他一头发动村民自力更生,一头找相关部门汇报争取,2021年协调资金35000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9盏,22 户苗族同胞受益。2022年又投入30000元安装路灯,还为两个村民组的烤烟烘干房提供照明。山村的夜晚亮堂起来了,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三餐不定,田间地头抓产业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3)

蒋小平(右一)查看方竹笋生长情况。

高山村落产业发展绝非易事。蒋小平的脚步走遍了华峰村每家每户,爬坡上坎,翻山越岭,田垄间、竹林地、烤烟房、猪场旁,总能看见蒋小平的身影,不能按时吃饭是家常便饭。

蒋小平访群众、谈产业、唠争收,一方面做好国家惠农政策的“宣传者”,为村民争取最大惠农补贴;另一方面,做好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引领者”,与乡镇农技师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为农户解决养殖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华峰村的地理环境因素及村实际情况,与村两委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同村民共商产业发展,决定重点帮助华峰村发展方竹、花椒、烤烟、生猪养殖等产业。经过同农户协商,农户以自己的土地入股方式引进龙头公司来发展方竹产业,形成以“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合作模式,在华峰村海拔较高的三元组、陆井组、湾子组陆续新增种植方竹5500亩,仅2019年就带动当地群众515人次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3人次。2022年引导烤烟种植户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华峰村的大坪、四合两个小组发展烤烟种植200余亩,烤烟种植土地流转共兑现流转资金52000多元,受益群众38户。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4)

华峰村烤烟基地。

2022年3月,正是蔬菜播种育苗的好时节,蔬菜种植户却在自家新建的大棚包心菜水培育苗基地里一筹莫展。原来是水温、培植体营养、光照都正常,水培育苗营养盘里的种子一直不发芽,就算个别发芽的营养盘芽苗密度也不高。要是育苗不好,不能顺应时节正常下种,当年流转过来种菜的土地就白费了。蒋小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即联系县、镇农业技师,帮助解决了育苗难题。

到2022年底,华峰村的主要产业有方竹笋10100亩、花椒160亩、烤烟产业300亩、生猪养殖场4个,年出栏生猪5600头。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措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群众产业发展的积极性,2019年至2022年,华峰村人均收入由3243元增加到9845元。

四年努力,只为山乡不知痛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5)

慰问华峰村大坪小学学生。

在蒋小平看来,教育帮扶与产业帮扶同等重要。自2018年驻村起,他每年都会积极向桐梓公路管理段争取教育帮扶资金,为学校添置办公用品,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时而还自掏腰包帮助家庭困难学生。他鼓励孩子们考知识改变命运,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们送上助学金,2020年还争取资金用于解决华峰村大坪小学操场坝升级改造。他协调投入捐资助学资金近70000元,这几年,从华峰村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有22人。

2020年6月,蒋小平时常感觉心口疼痛、头痛,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CT、验血和两晚上的睡眠监测,医生说:“因缺氧容易在睡觉时引起心脏骤停,建议晚上睡觉时自带呼吸机。”医生、同事和家人朋友都劝他休息一阵子,但他却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医生说得吓人,村里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脱贫攻坚后评估检查,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普查员路线图、驻村工作组组长的访谈资料还等着去准备,离不开自己。”不久,蒋小平再次因背部脂肪瘤快速长大不得不到医院手术摘除,一周出院后,立马又回到自己的驻村工作岗位上。

2021年夏,一场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大量淤泥和落石阻断了进村的路,蒋小平没有等靠要,组织村民用手搬、用钢钎破碎、用小推车运,3天时间,硬是用原始方式清理出通车便道,保障了物资运输。2022年秋初,大面积的干旱降临本就缺水的华峰村,很多老百姓家中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成了难题,蒋小平急了,四处想办法运水,最终协调到一辆洒水车一车一车地将水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将水接好后倒进不方便群众家水缸。

蒋小平头像 蒋小平的一二(6)

蒋小平(红色马甲)为缺水群众送水一。

2023年,蒋小平驻村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华峰村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一山放过一山拦”,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慢不得、等不得、歇不得。蒋小平说:“远离了家庭和亲人,有时候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到夜晚倍感孤独;但又是甜蜜的,老百姓真的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只要组织和百姓需要一天,他就在华峰村干一天。”(文/徐正奎、王星 图由受访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