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月薪3000(广州月薪两万生活指南)
如果你在看,千万不要读出声。
不要在三号线的汹涌人潮中读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不要在北京路的双皮奶老店里,不要在执信中学的校门口读出来,否则,寺贝通津的小洋楼里随时有可能传出轻悠悠的一声:
「丢。」
那就算完了。
那就相当于一个野生中产阶级的泄殖孔当众暴露了,苦心维系的身份保护光环一秒钟之内黯淡。原力消失。
冷静。
迅速离开地铁。
本来你就不该来。一个月薪两万的人偶尔出现在地铁里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一定不能在上下班时间,上下班时间你应该堵在内环、东风中路、黄埔大道隧道、天河路天河东路口……至于是开车的是你还是 Uber 司机,压根就没人知道。
(不要怀疑,一个在广州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不会用滴滴。)
你应该坐在开着冷气(外地人才管这个叫空调)的车里,拍下窗外的车流发朋友圈:刚经历北京大堵,谁想到广州越来越像北京了。
你希望北京的朋友互动起来,毕竟他们此刻也应该堵在安定门、国贸桥、安贞桥,堵在从昌平、顺义、通县去往二环的某处。
无人点赞。
即便如此,也不要轻易去地铁。
除非在周末的傍晚,你趿拉凉鞋、穿着家居便服去地铁口买花。既然「广州每个地铁口都有花卖」已经上过很多新媒体的头条,去地铁口买花就不再是贪便宜,而是一个亚热带城市原本就有的风情。
何况地铁口的姜花只要一块钱一支,比小区门口的花店足足便宜一半。当然这已经是底线,再往前迈一步就容易出格。无论如何不要去芳村花卉市场。无意间跟别人提起岭南花市早晨开业前的天光墟倒是允许,并且是有一定修养的表现。
「啲花农屋企种嘅花」,这样的短语说出来,有一种出乎意料的魔力,效果惊人。这种时候,粤语不标准都可以被原谅一分钟。
「哦,原来系咁。」听到的人无不恍然大悟。
类似的句子还有:「我阿妈煲咗成几个钟。」
那自然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买水果就是另一回事了。菜市场一样可以买到美国车厘子、智利蓝莓、新西兰奇异果,但是讲究品质,非去太古汇 M 层的 Ole' supermarket 不可,别的地方的水果没有那种来自各大洲的混合气息。
那种灯光,那种摆放,那种色温,iPhone 摄像头直出照片都仿佛用了 VSCO 最贵的滤镜。每一只蛇果都散发着从弗吉尼亚港口装船时混进去的资本主义气息,让你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也可能就是美国男人的腋臭,漂洋过海了就是不一样。
分享一个小技巧,在 Ole' supermarket 拍了照片一定先发 instagram,再转到朋友圈。不要问为什么。
一天中,这样的感觉还会出现两次。
第一次是买完花,步行回小区的时候。
华灯初上。各种颜色的孩子在小区花园里头各种奔跑,白的或者黑的,鹰钩鼻的和不钩的,卷毛的和不卷的……惊人的差异背后,是更为惊人的相似,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憨厚的阿姨照料,每个孩子的母语都是客家话。
远远地,一个半大孩子从五米跳台跳进泳池,一孩激起千层浪:
「扑街,个衰仔!」「Son of bitch!」「Merde alors!」
真正的国际主义,你的内心湿润了。
在三元里,在海印电器城和站西路服装批发市场和国际钟表城里,这种国际主义会二次批发到西非、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第三世界首都,有色的圣地,波澜壮阔。
但那些,汗你已经没什么关系。身为月薪两万的人,你是绝不会允许自己出现在上述地点的。
其实,很愁人。你能去的地方非常有限。
宜家挤满了蹭沙发蹭床叹空调的工薪阶层,活活搞成了儿童游乐场和社区避暑中心(户口本集体出行)。据说迪士尼原本打算开在广州,考察了很久才发现他们的生意早已被宜家抢了。
不能去。
黄埔古港的人多到了呛人的程度,同时呛人的还有满街的烧鹅气味:重糖、重油、色泽黄亮一点都不节制。卖廉价手工皂的,跟大理和拉萨学来的手工地图,辅以本土煲汤料五指毛桃鸡蛋花西洋菜干,感觉下一步就要卖旅行护照,每隔十五米设一个小店给你盖戳。
不能去。
白云区简直是南中国物流中心,大学城充斥着没钱的气息,东站广场附近假洋鬼子比真洋鬼子还多。
都不能去。
你决定把出行范围限制在珠江新城一带,广州地图缩减为一个大头针大小。
单身公寓租金少于 6K 的不住。
地下车库少于 3 层的花园不住。
周边进口食品店少于 3 家的不住(不含酒类专卖店)。
这样才能把你从人群中搬运出来,放在和风细雨的地方。远离汗臭,远离月薪四位数气场,远离临近省份的地方口音。独立于世,孤独而美好。
虽然说一个真正的中产是不会满足于住在珠江新城这么喧闹的地方,只有汇景和星河湾才适宜人类居住。但是那里太贵,房租超出了一个中产能够存活的上限。
选定了地方,别的就好办了。
首先,作为一个自以为融入广州的外地人,就别去喝早茶的地方现眼了。你可能连点心的名字都叫不全。
吃花酒只在兴盛路,可以一边喝自酿格瓦斯一边瞧小白领和伊万诺夫吊膀子。
买零食也无须去 711 或者全家,十步以内必有港货店,雪糕是台湾的,啤酒是比利时的,益力多也不叫益力多了,叫 Yakult,17.5 元一瓶,看着就比士多店两块五一塑料瓶的高阶。
下午茶就太古汇文华东方可以了。
慢跑只去珠江公园。绕过猎德地铁站的时候,可以看到卖花的阿伯在排队买一杯鲜榨蔗汁,一种岭南风物的即视感。
打瞌睡只去广州图书馆。
晚餐时分来临。白水煮溏心蛋一粒切开,圣女果三粒切开,水焯西芹碎拌鸡胸肉沙拉,希腊原味酸奶加麦片提子干,全麦面包片一片,只在中心用银质的汤匙抹一块钱硬币大小的蓝莓果酱,一个中产阶级不应该吃太甜。
摆盘。拿出日本茶道的耐心和纽约摄影学院的严谨,颜色和形态,与时令的配合,考虑当天的气温,辅以一种对社交网络图像学的敏锐感触。
拍照,连拍模式拍足 9 张。
有焦内有焦外。
拍完把这些全部倒掉。打电话到楼下隆江猪脚饭,要一份猪脚拼肉卷外加猪杂汤。没有?那来一碗牛腩粉吧!
静静等待。
等待在岭南的黑暗中独自吃下一份牛腩粉。等待远远没有国际化的胃再次臣服于本土食物的色香味,等待被混合,等待饱嗝和失神。
等待夜晚,等待属于冥想、意志力和诗意的时刻。等待改装后的迈巴赫引擎在黄埔大道发出响彻夜空的啸鸣。
等待远方和生活同时降临。
来自玩物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