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国有关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发生在孟达投降曹魏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孟达、刘封、曹丕和徐晃。原文如下:
原来夏侯尚、徐晃已先在襄阳,正将收取上庸诸部。孟达到了襄阳,与二将礼毕,探得刘封离城五十里下寨。达即修书一封,使人赍赴蜀寨招降刘封。刘封览书大怒曰:“此贼误吾叔侄之义,又间吾父子之亲,使吾为不忠不孝之人也!”遂扯碎来书,斩其使,次日,引军前来搦战。孟达知刘封扯书斩使,勃然大怒,亦领兵出迎。两阵对圆,封立马于门旗下。以刀指骂曰:“背国反贼,安敢乱言!”孟达曰:“汝死已临头上,还自执迷不省!”
封大怒,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达败走,封乘虚追杀二十余里,一声喊起,伏兵尽出,左边夏侯尚杀来,右边徐晃杀来,孟达回身复战。三军夹攻,刘封大败而走,连夜奔回上庸,背后魏兵赶来。刘封到城下叫门,城上乱箭射下。申耽在敌楼上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封大怒,欲要攻城,背后追军将至,封立脚不住,只得望房陵而奔,见城上已尽插魏旗。申仪在敌楼上将旗一飐,城后一彪军出,旗上大书“右将军徐晃”。封抵敌不住,急望西川而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彭羕被刘备处死后,孟达担心受到株连,便带着五十多名随从投降了曹魏。曹丕大喜,任命孟达为散骑常侍、新城太守等职,命其与徐晃、夏侯尚一起在襄阳抵御刘封。襄阳之战,刘封大败,向东三郡方向撤退。不料上庸及房陵守将申耽、申仪先后投敌。刘封只能逃回益州,最终被刘备诛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孟达得知刘封撕毁招降信后的神态,叫做“勃然大怒”, 意为人非常生气的样子。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代班固《汉书•谷永传》中的“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孟达投降曹魏,导致东三郡丢失,这都是历史的真实。不过,历史上孟达投敌的原因与彭羕被杀毫无关系,导致孟达投敌的关键人物却是刘备的义子刘封。据《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这段史料可以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当初关羽进攻襄樊地区时,刘封与孟达拒绝出兵协助,此举不但导致关羽在襄樊前线进展不顺,也为后来的失荆州埋下了伏笔。关羽败亡后,刘备迁怒于刘封和孟达,而刘封又想将责任都推给孟达。在这种情况下,孟达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背叛刘备投靠曹丕。临行之际,孟达还专门写了一封奏章给刘备自证清白。
刘封与孟达之争究竟孰是孰非呢?后来诸葛亮给出了答案。据《三国志•费诗传》记载,诸葛亮曾经写了一封信给孟达。诸葛亮在信中这样表示:“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由此可见,对于孟达投降曹魏的原因,诸葛亮一清二楚,也知道当初是刘封为了推卸责任而想让孟达成为替罪羊的 。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