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演练情况记录 预防管理优于应急管理
在组织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人们常常习惯于被动应急性管理,即致力于降低不利事件、违规行为的不良影响、减少损失。但从现代组织运行的规律和管理的效果出发,组织应该立足于主动预防性管理,即降低不利事件、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
主动预防性管理活动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管理者应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事前警示作为重点,而不只是事后惩罚;第二层含义是指预防不利情况的发生。通俗地说,主动预防管理就是是主动、预防为主,是“防火”,而不是被动地“救火”、被动地应急。
预防性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出现违规、违纪情况,往往会对整个组织产生危害,造成很大的损失。通过事后管理,尽管可以解决违规、违纪的问题,但无法挽回已经发生的损失。一旦那些潜在问题出现,就会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造成组织的损失。而预防性管理活动,则可以避免潜在的不利事件的出现,避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从而避免了损失的发生。这样更能节省资源,更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主动预防性管理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
概括而言,主动预防性管理就是进行潜在问题分析,既要找问题,更要找原因,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依规执法,发挥事前警示的作用,以便消除问题产生的原因。
管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员工不积极工作,甚至出现违规、违纪问题,也不可能一次就发现所有潜在问题。因为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不是随意的行为,不能以“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它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持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现有的流程及其优化的过程。
在现实管理过程中,虽然提前预防,通过制度建设震慑违规、违纪行为容易达成共识,但预防影响组织发展的不利的潜在问题容易被忽视。因为预防问题发生的“成绩”可见程度低,把潜在问题消弭于无形或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了损失这样的“无形贡献”,往往容易被上级、同级或下级视为没有做工作,没有业绩,就像某些明朝官僚攻击戚继光那样的说法。所以,很多管理者宁可让问题出现后再予以解决,也不愿意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因为解决问题才常常被视为组织的功臣而受到各种各样的褒奖。另外,就像修建长城也要投入一样,主动预防性管理也要花成本,因此,很多管理者不愿为此而分配资源。据多数中层管理者反应:预防性管理在组织中之所以没有得到重视,就是这些更有效、更能减少损失的预防性工作需要前期投入却难以看到投入后所带来有形的成绩,以至在工作中,只要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管理者宁愿让问题显现、造成后果,然后再多花成本来补救,以博得他人对自己工作效果的认可,也不愿事前少花成本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
因此,各级管理者应该改变观念,对于主动预防性管理在思想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学习张居正批驳对戚继光的责难所表现的管理思想:震慑及提前预防也是功劳。在考核下属的业绩时,不能过分强调可见性强的行为,把眼光只盯着是否解决了问题以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些有形的业绩,更应该考虑下属是否提出了更多的潜在问题,并做出努力提出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把这些潜在的影响组织发展的问题消弭于无形。
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完善制度建设,在资源分配和业绩评价时,同样要重视主动预防性管理,不能仅仅因为它们难以观察或量化就不给予奖励。要鼓励下属重视潜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那些确实进行了深入查找问题的部门,既要提供资源,又要按照对组织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功行赏”,对那些不容易看见有形效果、却更节省资源、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无形的预防性工作,给予更多的正面评价和更多的资源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