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连续剧豆瓣评分(传家如此狗血的剧情)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易氏家族在易兴华的手中,经历了由衰败走向昌盛的巨变。
而让他完成由衰转盛的,正是易钟玉母亲的娘家周家。
而这也是《传家》整个故事的起点,更是易钟玉重回上海滩,与两位同父异母姐妹争夺家产的起因。
整个易家的起起伏伏,或者说易家主心骨易兴华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在《传家》开篇时便向观众交代清楚。
而是在剧情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能过旁人或家人一点一点从易兴华的口中抠出来的。
可想而知,这些往事对于易兴华来说,是有多么难以启齿。
在易家长姐易钟灵亲生母亲出现之前,《传家》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便是“姨太”二字。
因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家中,似乎都见不到姨太太们的存在,对于一部“民国剧”来说,确实有丝的诡异。
而在那些反派家中,则是“姨太太”林立,大有活动老娶到的架势。
比如说陆培母亲口中那个不“争气”的父亲,还有因为心情不畅便要娶房姨太太“败火”的赵军长。
可以这么说,“姨太太”这样一种称呼和存在,在《传家》中几乎成了反派与负面形象的标配。
而像席维安、唐凤梧、陆培等年轻人,即便他们或许从小便耳濡目染,但在他们心中似乎并没有种下要娶一房姨太太的想法。
就连贵如“星货百货”二东家的易书业,都只敢悄悄在外面置个“二房”,还因此被易钟玉攥住了把柄。
最让人“感动”的是,虽然易兴华的三个宝贝女儿都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从年纪与故事情节上来看,易兴华的三位夫人竟然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义上的“姨太太”。
即便是没有正式名分的黄莹如,或是从来没有进过易家门的罗如湄,都没有机会成为易兴华身边的姨太太。
看起来《传家》果真是有紧紧把住那条底线,他几乎“完美”避过了民国时期的各种“污垢”。
即便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污垢”,也只会出现在这些穷凶极恶的“大反派”身上。
而那些所谓的“正面人物”,身上只会有也只能有:慈善家、实业家、民族英雄等正面光环。
想比起易兴华这样一种人设,或许他的二女易钟玉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有私心、有私欲,偶尔还会同情心泛滥,并有一定处事原则的人。
当然,对于易家长女易钟灵来说,当她的亲生母亲再次出现后,我突我然明白了她之前的种种表现,并理解了那些不甚合理的剧情。
这位突然出现的罗先生罗如湄,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不堪,也因为当这一行业“高端”一定程度后,已经完全脱离了底层那种只有身体交易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声“罗先生”与当时京剧大家被尊称为“先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罗如湄这一类人是受人尊敬的,她们更多的是为客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
他也是千百年来,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最趋之若鹜的追求对象。
在很多时候,像罗如湄这种可以被尊称为先生的女生,如果有幸离开这个行业,也是非常有机会以清白之身离开的。
即便是在旧上海的“长三堂子”,也就是四马路上那些大大小小的“书寓”。
同样也会有罗如湄这种人的存在,虽然已经年华不在,可她却能凭借自己的才华,让人尊称她一句“罗先生”。
可见,那众多在四马路讨生活的“罗先生”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骨气与能力。
之所以笔者对罗如湄如此肯定,并对她的身世言之凿凿,其实是有原因的。
罗如湄曾经是红遍上海滩的“书寓先生”,而“书寓”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清朝的咸丰年间。
那是一位名叫朱素兰的女人,因为擅长说书还能填词,所以便创设了自己的书场,并挂上了“书寓”的招牌(意为:说书人的寓所)。
虽然之后的“书寓”慢慢演进,不仅仅只提供说书这些单调的服务。
但书寓却保留了禁止客人在此过夜的规定,即便是客人与某位“先生”郎情妾意、你情我愿也是不可。
这是那些在“书寓”中抛头露脸的“先生”们,给自己留下的最后“自尊”。
到了民国时期,上海滩“书寓”中的“先生”慢慢形成了等级之分。
像是“长三”“幺二”“雉妓”“烟妓”等等,而受人追捧的罗如湄便是这些等级中最高级的“长三”。
所以当年那条“乌烟瘴气”的四马路,也被本人代称为“长三堂子”。
也因为四马路是著名的“红灯区”,也因为造就了各种文化单位与美食行业聚集于此的景象。
因为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最喜欢追求那些只可远观不可把玩的“长三先生”了。
而要获得“先生”的青睐,客人们身后那显赫的家世与财富并不是唯一或绝对的条件。
更是她对你这个人的认可,所以才有了当年没落的易兴华,能被罗如湄相中并委身与他的结果。
对于自己父亲与罗如湄之间的感情与关系,对于易钟灵懂事成人之后的种种隐忍与表现。
从小便接受新式教育与思想开放的易钟秀来说,是完全无法理解与接受的。
甚至当疼爱自己的姐姐要离开易家时,她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愿意讲出口。
反观当时在场的众人,除了主要的几位当事人之外,“名不正言不顺”的黄莹如和军阀席维安、易书业,从表面上来看或许是最能理解易兴华、易钟灵与罗如湄的。
这是一段不幸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足以为外人道的悲情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年的易兴华是被自己的家风所“绑架”,也就是那些所谓的“慈善”与“民族大义”。
而被易家视为不存在的罗如湄,虽然无法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但她却保有一位“先生”该有的骨气与节制。
她有着比大多数女性都强大的隐忍力与,她从未因此向易家所求任何东西。
她也从没有想过让自己曾经的爱人与女儿,会担心因为自己而颜面扫地。
从某种角度来说,罗如湄比起在场的各位,更有资格被尊称为“先生”。
“生活所迫”只是借口,只要自己内心足够强大,即便是被世人所不齿的行业,同样能出现被世人所尊敬的“先生”。
或许这才是“民国剧”该有的样子,因为“民国”不只有战乱与军阀,也不只有繁华与贫困。
那些躲在社会“阴暗面”里讨生活的人们,或许有更多关于“民国”的故事可讲,她们或许才是“民国”本来的颜色。
也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才让这张花团锦簇的“民国”画卷,显得完整与真实。
《传家》究竟在传承什么呢?是那些“高大上”的口号?还是深藏于骨髓中的那些“基因”呢?
往期精彩:《传家》易钟玉自己挖坑自己跳,14集后,她终于把自己给“埋”了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