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古诗讲解语文大师(唐诗宋词歪解滁州西涧)

唐诗宋词歪解——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滁州西涧古诗讲解语文大师(唐诗宋词歪解滁州西涧)(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

只可怜在山涧边隐秘生长的小草。

上有黄鹂深树鸣;

其上有黄鹂鸟在茂密的树林里欢快地鸣叫。

春潮带雨晚来急;

日落后会有滂沱大雨混合春天汹涌的潮汐猛烈来袭。

野渡无人舟自横;

郊外渡口无人的小船也会顺波而来横压在这些小草身上。

韦应物(737-792年),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即北周韦夐一脉。十三门荫千牛卫,十四玄宗侍卫官,少豪纵,横行乡里!安史之乱起,玄宗南逃未跟上,狼狈流离,便立志读书。763年,安史之乱终,作者入朝任洛阳丞,之后官路看似步步高升,实则起起伏伏。783年外放滁州刺史,后虽有升迁,但多在地方,最后为苏州刺史,但也于790年被免官。免官后家贫无法归长安,老死苏州!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时。韦氏世家大族,且作者自其高祖以降都曾是京中高官,偏偏到作者这里,基本就是在县丞、县令打转,到四十余岁才至比部员外郎,后虽升迁,但却是被外放为刺史。与父祖相比,作者的履历就颇显寒酸!

作者虽是写涧边幽草,实则写自己,一个“幽”字点明了作者不被重视,不能延续父祖荣光的抑郁之情。“黄鹂”指奸相卢杞,“深树”指的是卢杞的拥护者,即使卢杞为非作歹,仍有无数人维护他,这体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愤恨之情。“春潮带雨”暗喻二帝四王之乱,安史之乱遗留问题大爆发,作者也深受其害;“晚来急”凸显了唐朝皇帝之前的举措失当,表现了作者对当权者的失望之情。“无人舟”刻画的则是宦官内侍,起初唐德宗严禁宦官干政,后经“泾师之变”后深感宦官忠义,大肆任用宦官,使其掌兵权,并去各藩镇监军。作者身为中央任命的滁州刺史,好不容易在淮南节度使手下存活,结果又来一太监监军挑事,也算是遭受无妄之灾。“自横”既表现了作者对这飞来横祸的无奈,也体现了太监监军的骄纵跋扈。

安史之乱奠定了唐朝灭亡的根基——藩镇割据,后来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都只能是对这个破落的王朝修修补补,稍一做过头就面临南奔西逃的局面。宦官专权算是皇帝不得已的反击,但掌权的宦官却反过来将皇帝架空,皇帝的处境从而更加艰难。作者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虽有才华得不到施展,品行高洁不愿逢迎,最终落得贫死外乡,这既是作者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