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

陕西日报

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1)

杜虎符。

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2)

“虎虎生风”虎符饼干。 本报记者 张家祯摄

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3)

琉璃杜虎符名片夹。 本报记者 张家祯摄

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4)

游客正在参观杜虎符。

阴兵虎符资料(掌符才可赴君命)(5)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展示杜虎符的文创产品。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梓萌摄

它,似一只站立的老虎,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却是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有符听令,无符妄想动兵。

它,被分两半。右半在君王,手握兵权,掌管天下;左半在将领,随时听令,号令重兵。待它严丝合缝时,便是军队出征日。

旧时,它见证了风风雨雨的历史,今日,它向人们诉说千年前的故事。它,就是杜虎符。

杜虎符

年龄:2000余岁

职称:国家一级文物

出土地: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

现住址:陕西历史博物馆

(029)85253806

1 出土时间之谜

杜虎符,这件曾经在《国家宝藏》亮相的国家一级文物让不少观众叹为观止,如今无数人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只为一睹它的真容。然而,在大量资料记载中,杜虎符的出土时间却并不统一,那么,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1973年,究竟是不是杜虎符真正的出土时间呢?

考古学家戴应新是当时办理杜虎符入馆收藏的人,他在《秦杜虎符的真伪及其有关问题》一文中叙述了1973年这个时间点误传于一篇报道杜虎符出土的简讯,并讲述了杜虎符出土的故事。

故事要从1978年11月30日说起。这天,西安南郊北沈家桥村村民杨东锋拿着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来到陕西省博物馆(现陕西历史博物馆),并告诉戴应新,这是他3年前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当时,杨东锋捡到这块绿锈斑驳的铜制品,只是觉得稀奇,便带回家给妹妹玩,后来绿锈慢慢剥落,杜虎符身上闪闪发光的金字显出,杨东锋和家里人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交给陕西省博物馆,杜虎符遂被收藏入馆,成为馆内的一件珍宝。

杜虎符出土的消息一经报道,相关专家对杜虎符的真伪却提出了质疑。其中古文字学家罗福颐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提出了杜虎符上文字用词不妥,句子不通顺;杜虎符上文字自左向右读,读法不符合古制;杜虎符形状为立虎,不同于其他卧虎;杜虎符上小篆文字忽大忽小,字不端正等问题,来证明杜虎符有可能是赝品。

此事在当时也引起了陕西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尊祥的重视。本着对国家文物高度负责的精神,他对杜虎符的出土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陈尊祥曾先后多次前往北沈家桥村,寻问杨东锋,调查出土地点,还走访了其他有关人员,通过大量事实证实了杜虎符的真实性,确定出土时间应为1975年。

2 虎符用途之谜

5月22日,当记者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时,小小的赤褐色杜虎符正静静“立”在玻璃展柜中,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一手可握。虎胸挺起,虎头高昂,虎尾上卷,两目前视,镇静有神,有欲动未动之势。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杜虎符并不完整,只有左半符。

杜虎符上铸刻有文字,虎身上9行40字的错金铭文仿佛在诉说它的身份。这段铭文说明了它当时的作用:一个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君王处,左半在杜地的将领手中。当调兵超过50人时,需要君王的右半符与将领的左半符对合验证,两个半符对合验证,称为“符合”,现代汉语的“符合”一词即源于此。只有在左右两个半符丝毫不差对接在一起才可以接受军令,否则不予接受。但如果遇到点燃烽火的紧急情况时,可以不必对合虎符即可行动。

虎符也称为兵符,是古代君主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在统治者越来越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时,虎符就应运而生。虎符一诞生,便作为中国古代专用于调兵遣将的凭证长期广泛使用。《史记》所载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让如姬盗得虎符,统率了晋鄙的军队击溃秦军,解了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的故事就是虎符出现后实际运用的传奇范例。

由此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国君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牢牢把掌管和指挥军队的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中,将领必须由国君任命,且只有带兵的权力,却没有调兵的权力。

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割据不断,虎符的使用形式也一直沿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中讲道,蜀国大将赵云利用从曹操南郡守将陈矫手中缴获的曹魏政权的虎符调走了驻守荆州和襄阳的大部分魏国军队,让张飞、关羽得以轻而易举地占据两城,夺取了胜利。

除了虎形的兵符外,还有鱼、龟形的符,形状不一,功能也有所不同。唐高祖李渊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将虎符改为鱼符。鱼符最初是调兵遣将的工具,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官员的一种“身份证”。唐代的鱼符左、右符中缝处刻“同”字,与前朝不同之处在于,唐代的左符在朝廷,右符颁给地方军事长官,在合验时,“同”字必须合拢后,方能执行命令。“合同”一词即源于鱼符上的刻字和含义。到了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明清时则逐渐演变成令牌,动物形状的兵符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现代社会,从虎符、鱼符中又延伸出了新的使用形式,开具的介绍信在中缝盖章,使用者所持一份,即可证明身份;经济往来签约时双方签署格式相同的文书,称为合同,各执一份作为凭证。古人的智慧延续至今,依然受用。

3 铸造年代之谜

在杜虎符被发现之前,虎符屡有发现,如新郪虎符、阳陵虎符等。在这些虎符中,杜虎符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古代虎符铸造时代最早、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虎符,是极其难得的古代虎符实物,也是研究古代军事制度的珍贵资料。

经过专家学者全面考察,证明杜虎符出土的确切位置就在北沈家桥村,出土现场还发现了很多遗留下的周、秦两代夹沙鬲陶残片。“杜”是西周时的杜伯国名,在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成为秦的杜县,而杜虎符的出土地区就在先秦杜县的中心地带。

那么杜虎符上的“右在君”中的“君”指的是秦国的哪一位君主呢?秦国在孝公(包括孝公)之前,国君都称为“公”,孝公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开始称“君”。《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孝公二十四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在《史记·六国年表第三》中又有记载,秦惠文君“十三年四月戊午,君为王”。也就是说在惠文君即位以后开始称“君”,直至“十三年四月戊午”起,改称“君”为“王”。从此以后,直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改称“王”为“皇帝”。

由此可见,秦国称“君”只有惠文君一人,右半杜虎符所归属的“君”也只能是惠文君一人。正是在历史上的这段风云变幻的时期,杜虎符被铸造出世,一块小巧冰冷的铜制品,又有着战争热血的温度,仅此一件,号令兵马。

按照古代惯例,国君去世后新的君主一般于当年即位,次年改元,实际上秦惠文君就是在史书上所记载的秦孝公去世的当年,即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即位称君的,因此惠文君元年(公元前337年)为杜虎符铸造年代的上限。

杜虎符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表面依然光滑崭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部主任贺达炘告诉记者,杜虎符现在的状态与埋藏环境、使用状况、自身金属成分以及铸造后打磨方式都有关,杜虎符是拿在手里使用的,使用得多表面就会形成一个保护层,减轻了它氧化的程度。

千古兴亡多少事?杜虎符见证了哪些历史,又参与了怎样的变迁,它虽无法开口,却能引起遐思无数。

记者手记

千年文物的现代新意

张家祯

顺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一展厅一直走下去,便来到了秦的“领地”,重甲兵器、大墓模型、兵马士卒……各类展品向世人“讲述”千年前那个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的朝代。展厅中立着一个小小的玻璃护罩,里面摆放着的就是杜虎符。现在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杜虎符只是左半边,它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小巧精致,却让人没有把玩之意,强大的气场让每一位观赏者都肃然起敬。其一侧展出的秦兵马俑仿佛在守护着这一块虎符,已然蓄势待发,只待左右半符对合便可再战疆场。

小小一枚虎符,却有搅动战场风云之势,其中展示的信息安全的智慧更是不容小觑,虎符中的“加密”功能,可以说是现代密码学的鼻祖。

杜虎符是人造的,单凭一块虎符就可以调兵遣将是有风险的,但实际上,古人是十分有智慧的。从杜虎符上可以看到,当时用兵超过50人就必须出示虎符,而且每个虎符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地一符,专符专用,大大增加了虎符的军事安全性。

为了保证虎符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虎符从制造到使用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由于虎符拥有重要的调兵权力,它在制造时都是由国家顶级的工匠完成,而且虎符铸造模具在制造后便会被立即销毁,左半符、右半符背面各有榫卯结构和纹刻,一一对应,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严丝合缝地并在一起才能起作用。此外,杜虎符身上的铭文制作工艺也十分精细,需要先在虎身上錾刻出阴文字槽,再将极细的金丝嵌入其中,最后打磨光滑,这样的工艺在当时基本不可能被他人复制。

虎符自身蕴含的密码对现代密码学研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宝藏》节目中,密码学家刘胜利表示,当代密码学的认证原理也传承了虎符中表现的内容。当人们用口令对电脑进行开机解锁时,需要先用口令在电脑里进行注册,这时电脑就会生成一个认证符并保存。想再次打开电脑时,输入口令,电脑就会调用认证算法对口令进行处理,生成一个新的认证符,像左右两半虎符需要严丝合缝对合后才能使用一样,电脑新生成的认证符需要和原来存在的认证符一一比对,比对成功后才算认证通过,这个时候电脑就可以开启使用。

杜虎符不仅对密码学有重要贡献,助力了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步伐,在当下文化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这枚外形独特的虎符在登上《国家宝藏》节目后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虎符承载的历史文化再次以文创方式“活”了起来。

西安长安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杜虎符交通卡,“虎符在手,通行九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本土餐饮品牌陕拾叁联合打造的“国宝味道”主题文创系列,以“虎虎生风”虎符饼干的发布拉开序幕。如今,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杜虎符挂坠、杜虎符摆件……各种充满新意的文创产品随处可见。既有文化,也有创意,既传播文化又售卖了智慧。近年来,陕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让古老的文物焕发新的生机。

杜虎符虽然是千年前的文物,却成为当今的“网红”,从学术研究到文创产品,既展现了古代君王军权高度集中的军事智慧,又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造、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现在杜虎符只有左半边现世,另一半一定在陕西的厚重黄土之下,它们彼此都在静静等待合二为一的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