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

谚语说"亲兄弟,仇妯娌",妯娌之间的关系十个九不好,唯一好的还是表面好,电视剧《京华烟云》里面就有妯娌之间互损片段:

素云:你是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住在小院子里还是抱来的,我就奇怪了,你怎么熬的下去,这抱来的能跟你一条心吗?到时候养大了,早晚也得坑你。

曼妮:对,我命中注定活该守寡,你说的对,抱得没有养的亲,你跟襟亚结婚也好几年了,怎么也不生一个,是不是也等着抱一个。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1)

一个嘲笑别人的孩子是抱来的,一个回击对方不会生孩子,看到这种妯娌互损的桥段,会让多数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彼此的性格不合,由于家务操持多少、利益多少致使矛盾也多,生活中免不了唇枪舌剑,互损对方,上演各种宫心计。

我的姐姐小婷就和她的弟妹就是这样:

初次较量

小婷嫁给丈夫后一年,产下一个女儿,公婆很是高兴。公婆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所以对第一个儿媳妇、第一个小孙女格外疼爱。这种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在两年后慢慢打破。小婷的弟妹小红,产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在月子里当着嫂子的面说:生儿子不容易,养儿子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有福气,养儿防老。

小婷也不甘示弱的说:养儿子不容易啊,你得给孩子准备房子、车子、票子,但是也不能保证儿子娶了媳妇不忘娘啊。养女儿就不那么费力,女儿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2)

两人在语言上几乎打了平手,可是婆婆的做法着实令小婷难受。婆婆眼里只有孙子,看不到孙女。孙女平时只能跟着爷爷。

小编真想说,生个儿子你有什么可骄傲的,农耕社会养儿可以防老,但是现代社会,有几个孩子守在父母身边,多数都是远走高飞吧。能够时常给父母打电话,买生活用品,给爸妈过生日的,一有空就回家看父母的不还是女孩子多。其实,生儿生女根本不重要,也没什么可炫耀的,真正值得的炫耀的是如何培育孩子,把孩子培育成优秀的人。

矛盾横生

婆婆有了孙子,偏向弟妹小红就更多了,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小婷一个人的。由于公司上班时间是8点,弟妹他们是9点上班,起床较晚,小婷也没说什么,多做点也没太大关系。于是每天早上准备好公婆、丈夫、弟弟弟妹和孩子一大家子的饭菜,然后再去上班。晚上最晚下班,回来还要洗刷全家人的碗筷。

我们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有的时候忍耐退一步换来的不是理解与感激,而是别人眼中的理所应当。

有次,小婷要出差两天,告诉弟妹小红,让她做早饭,弟妹却说:早饭本来是你负责,你要出差,你让我哥做啊,实在不行不还有婆婆啊,她做啊,我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来。对话的结果是小婷的丈夫做早餐。有了这次的不快,小婷心里开始窝火。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3)

小编觉得忍耐也是要有限度的,如果你的善良被别人当场欺负你的资本,一味纵容,这个时候你的忍耐就会变成软弱、无能,过度的忍耐对身心有害。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要做的就是心中有尺,善良有度。适当的回击,既能释放自己的不好情绪也能震慑到对方。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从自我角度出发的考虑问题,矛盾必将持续升级。

“人总是先顾自己的利益——马里亚特"

公婆说洗衣机坏了好几天了,你们想办法去修修啊。弟弟说知道了。随后,弟妹使劲踩了一下弟弟。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4)

去厕所的时候,小婷听到弟妹对弟弟说:"你个傻帽,修洗衣机不花钱啊,反正你我的衣服够穿,就算洗衣机再坏几天都没关系,让嫂子他们去修啊。"

这件事最终以小婷的耗不起宣告结束,因为她只有两套工装上班。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5)

和公婆妯娌生活在一起,有时候就是一场博弈,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己的幸福、利益去争。

每个月都往家里交生活费的小婷,得知弟妹家这些年一直没交生活费的事情,气就不打一处来,和老公商量也不交生活费了。

而丈夫的建议是继续交。因为他觉得作为儿子、媳妇赡养老人是义务,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是情分。这样做,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孩子做的好榜样,对得起自己的初衷,问心无愧,他们不交生活费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何必在意呢。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6)

在妯娌关系里,有些事情是不能飚着干,她不孝顺,你也学着不孝顺,这样你就沦为和她同一钟人,又有什么资格评判对方,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处理妯娌的关系的同时,绝对不能失了做人的三观。

锅碗还碰瓢盆呢,何况住在一起妯娌,但是不住一起的妯娌依然有矛盾。

我妈妈和婶婶的对话:

婶婶:嫂子,你咋教育的你这三个孩子,这么懂事,又这么争气,你看你儿子都考上重点大学了,大妮工作了,二妮也上了重点初中。俺这三个孩子操碎了我的心。

妈妈:我没怎么教育他们,我大字不识,他爸天天干活,全靠他们自己努力。

婶婶:嫂子,你倒是挺省心。我这每天晚上都要给他们检查作业。亏的我们家有钱,如果考不上,到时候也要买个重点大学上。

妈妈说:是是是,有钱啥买不来。就怕上了学,跟不上课。

基于对嫂子的孩子争气的嫉妒,婶婶的话里满是酸气。记得中考考完后,姐姐帮我看榜,看到榜上有我的名字那刻,她兴奋的回婶婶家大喊:考上了,考上了,结果被婶婶瞪了一眼,说到:考上有啥好兴奋的,还不得花钱,你家有那么多钱供她上学,一个女孩上什么学。到了晚上,姐姐还是给妈妈打电话说我考上了。

没几天,住在城里的婶婶回乡,对我妈妈说,小女孩家读书没用,嫁的好就行。劝我妈让我退学。其实我妈明白她的意思,她怕我们家跟她借钱,更怕将来我有出息,比过她的孩子。

我妈说了一句:孩子愿意上,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供她上。

妈妈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有格局,婶婶虽是一个城市的人,有初中文化,但是心里格局却不大。不一样的格局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7)

我和哥哥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五关斩六将,而我的表弟表妹,初中靠买,高中靠买,大学靠买,毕业后的工作也靠买,二表弟通过关系去了青岛的北海舰队,结果两个月就回来了,原因是吃不了舰队的苦,整日游手好闲,谁也管不了。

对于两个家庭的孩子,我不想去评判太多,只想说,与其花时间嫉妒妯娌的孩子,不如多花时间反省自己的教育问题!

再有妯娌之间明明关系就很一般,有趣的是有些人总想让别人以为自己的妯娌关系很好,强行给自己塑造一个好人设。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8)

一天小平要带着儿子去公园玩,正好路上遇见了侄女,儿子和侄女两个人玩的很好,儿子执意让妈妈带着姐姐一起去。没办法的小平只能跟嫂子打个招呼,带着侄女去公园。路上遇见了认识的人就说"自己带着侄女去动物园玩,嫂子没时间带孩子,自己就帮忙带着,都是一家人"不少人称赞小平为人可真好。

可到了公园,儿子想吃香肠,小平却只给自己的孩子买了香肠,对侄女说钱不够了,下次再买给她。4岁的儿子香喷喷的吃着香肠,7岁的侄女眼巴巴看着弟弟吃。

其实生活中,会做表面功夫的人很多,但是虚伪的人终究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有人曾说:对付虚伪的人,不是骂他,不是拆穿他,而是让他继续悲哀地虚伪着,然后装作什么也不知道。那么慢慢地,很多人会主动跑来告诉你他有多虚伪。

总结起来,妯娌关系的不好多是因为家务操持多少、利益分配不均、父母偏心一方以及丈夫能力的嫉妒,孩子教育的嫉妒等问题,如何和平相处呢?好做以下几点很重要。

民间俗语四大红是哪几个(谚语说34)(9)

第一, 互帮互助。人都有遇到苦难的时候,能帮的时候,尽量去帮做。如果妯娌是明事理的人,会记住你的好。

第二, 控制好情绪,适度的包容。对于看不惯的做法,只要不触及底线,大度一点,忍一时风平浪静。

第三, 对待妯娌的孩子要真诚。对孩子不好,孩子会学舌给父母,进而影响妯娌关系。

第四, 尽量不要有金钱来往。多数的妯娌的关系始于亲情,止于利益。即使借了钱,要尽快还。

第五, 关系不要太亲,也不要太疏远。性格和则多聊,不合则少聊。毕竟以后在父母养老问题上共事。

第六, 不搬弄是非。妯娌间不要对外人讲对方的不是,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墙,不嫌事大的人有的是。

对于妯娌关系,亲爱的朋友你们有没有遇到更为高段位的对决,

对于妯娌关系的处理,又有什么的好的建议,欢迎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