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从小鹏汽车到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从小鹏汽车到宁德时代)(1)

肇庆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找准湾区定位,发扬“甘当配角、争当主角”精神,全力做好广深佛莞等地产业溢出承载的“蓄水池”,也争当新能源汽车产业行业发展“动力源”。 ——肇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管伟

宁德时代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从小鹏汽车到宁德时代)(2)

肇庆城区俯瞰图。 梁亮 摄

2021年,南方都市报社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首份《广东智能汽车产业吸引力报告(2021)》:由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特性,已成广东省内各大城市竞相追逐的新兴产业热点。其中,广州、深圳、肇庆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冲劲最强。

肇庆这座“智车新城”也着实跑出了加速度: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43.11亿元,同比增长48.12%,连续两年平均增速为33.61%。这一增长速度,名列全省前茅。

从小鹏汽车到宁德时代,肇庆智能汽车产业布局在加速。时隔一年,南都智能汽车产业调研团再次来到肇庆,这座智车新城在加强“内功”的同时,也迎来发展新机遇:广东省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其中肇庆东南板块的端州、鼎湖、高要、四会4地全部纳入广州都市圈中。未来,肇庆产业布局如何提速,又如何与珠三角兄弟城市协同发展?为此,肇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管伟接受了南都·湾财社专访,结合肇庆招商思路,道出肇庆未来提速发力产业招商的关键。

观察

重大项目频落地,迎来产业发展黄金期

从广州大道中驱车前往肇庆大旺高新区,仅需半个小时的车程,体现出肇庆在广佛肇都市圈中重要的区位优势。相比其他兄弟城市,肇庆过往给人更多的印象来自于它的绿水青山和人文历史:拥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鼎湖山、风景名胜区七星岩;拥有宋城墙、梅庵等众多历史名胜。但伴随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项目落地,这座古城焕发新春。

2022年5月30日,肇庆市举行了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和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奠基仪式,官方给了一个规划,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由此渐近成型。

自2021年签约仪式后,宁德时代投资的百亿级项目广东瑞庆时代便引来业内关注。伴随“宁王”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项目的期待性在不断提高。官方介绍,项目在2021年3月动工后,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近2万根桩施工,6个月完成50万平方米厂房封顶,8个月首批设备进场安装,10个月首批电池PACK样品下线,14个月实现投产。

伴随全国智能汽车产业火热,肇庆的产业发展也成为典型。

“广东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集散地,从产业发展来看,都是创新驱动发展。”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芯片、电子、零部件,操作系统、软件和重大装备等都是下一阶段重要的创新方向,在这些领域的突破可以大大支撑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肇庆官方数据显示,现有规上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74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6家,今年1月至8月,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59.12%。

“以前在国内向客户推荐传感器时,并不顺利,但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肇庆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奥迪威相关负责人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讲道,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过往一些受“冷落”的自研产品如今已成抢手货。

区位优势越加凸显,已然成湾区产业“链接器”

“4年前来到这里时还没有本地产业配套,(小鹏汽车)主要是考虑到地理区位优势(来肇庆落户)。”肇庆市、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过去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近几年在该领域通过招商重点龙头企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游零配件企业也随之来到肇庆高新区落户,促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雏形在肇庆逐步形成。随着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链主企业陆续落地投产,仅小鹏汽车就有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42家落户肇庆高新区,产业生态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后劲更足。2021年,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36家,全年实现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66%;2022年1-8月,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17.4亿元,同比增长86.7%,预计2022年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可实现产值超600亿元。

区位这一优势也在今年得到更大的体现。

今年8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外公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等发展愿景。其中,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其中还特别提及,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战略创新平台,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其中,以佛山高新区、肇庆高新区作为重要载体,打造成面向广州科技创新人才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传统汽车向智能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涌现了大量机会,比如传统汽车70%的零部件未来都将面临重构。”有相关汽车企业负责人认为,加之电子信息、交通等多领域跨产业融合,一座城市不可能实现面面俱到的发展,以整车厂所在地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基地模式未来很有可能被城市产业协同合作而取代。

上述汽车企业负责人以肇庆市为例子进行分析,比如肇庆目前不仅可以与广佛融合,还可更积极地去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外溢,打造珠江两岸飞地经济合作典型模式。此外,也可以走向泛珠三角地区,比如和广西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进行协同。这也意味,肇庆依托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望打造成为大湾区对外连接产业协同发展合作的重地。

对话

肇庆纳入“广州都市圈”规划 更为未来发展增添无限可能

南都:今年1月至8月,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59.12%。数据背后折射出近年来肇庆怎样的产业招商思路?

管伟:肇庆是一座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有“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间”的独特自然景致。这可能是大众对肇庆的传统印象。近年来,肇庆也在努力打造成一座新兴机遇之城。

肇庆市委、市政府坚持落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省委“1 1 9”工作部署,全面参与广东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建设,主动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以及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等重大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依托,以构建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为导向,瞄准“主导 特色”产业,持续加力实施产业项目招商落地专项行动,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南都:你提到“引项目,强龙头”,当前肇庆智能汽车产业链上有两家行业头部企业,肇庆如何借此开展产业招商布局?

管伟: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为扶持壮大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瞄准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和供应商,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三电系统、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佼佼企业”,加快引进一批落地见效快、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

目前,肇庆正着力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划定产业集聚的“路线图”。围绕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链主企业上下游及配套供应商,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逐渐形成了整车生产、新能源储能、汽车关键零配件、汽车轻量化、汽车后市场、智能驾驶等领域全面发展,成功引育了璞泰来、吉阳智能、震裕科技、天铭新能源科技、安道拓汽车部件等一批优质产业链配套企业。在高要区,璞泰来华南基地项目预计今年10月中旬实现投产;在肇庆新区,吉阳智能制造、震裕科技等项目相继落地,并积极通过多种形式率先投产以保障订单交付。作为肇庆本土企业代表的风华高科也积极抢抓智能汽车机遇,风华高科高端车规级产品供不应求,上半年,销量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13.06%、164.47%。

汽车MLCC接单数量和发货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4%和191%。2020年以来,肇庆引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131个、计划投资总额464.2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朋友圈”也在不断拓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

南都: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关机制、配套政策加持。

管伟:肇庆市建立党政协同大招商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招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招商工作,带头开展招商活动,各部门大力挖掘招商资源和线索,构建“党政齐抓、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搭好“舞台”、栽好“梧桐树”,做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金牌服务员”,担负落地项目发展壮大的“母亲式”服务角色,优化项目遴选机制,通过简政放权,有效激活和释放各县(市、区)工作活力,提高招商项目准入效率,为优质项目准入开启绿色通道;加强项目分析研判和尽职调查、优化招商合同范本,从源头把好项目质量关、效益关,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努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例如,落户肇庆高新区的瑞庆时代项目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仅用时14个月实现投产,小鹏汽车二期实现当天签约当天动工,充分展现了“肇庆服务”“肇庆速度”。

南都:受疫情影响,今年诸多城市的招商工作迎来挑战。肇庆怎么灵活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管伟:受疫情和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肇庆的招商引资也面临着招商人员“难出去”、客商“难进来”等困难,但是我们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创新突破。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全流程调度督导机制,对全市产业项目从在谈、签约、供地、开工、竣工、投产到增资扩产全流程调度管理,为引进项目保驾护航,对“僵尸项目”全面整治,以强有力的调度督导着力推动全市产业招商落地。

坚持效益导向,出台制造业项目遴选办法,简化市级遴选流程和材料,调整把关权限,科学把好项目准入质量关的同时,提高招商项目准入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全市招商活力。

坚持结果导向,建立积分制综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科学设定综合考评指标,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质、量两手抓,引导各地招大、引强、创优。

此外,方式也在探索创新,实现云端招商、开拓乡贤招商新渠道,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以“基金引进 孵化培育”模式,将成长性良好的项目通过产业基金实现引进、培育和壮大。通过搭建多焦点、广覆盖的招商网络,有效促进了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

南都:去年南都启动大湾区智能汽车产业区域调研,肇庆发展产业的优势比较明显。但也面临一个情况:如何在诸多兄弟城市中显出更多个性。

管伟: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角色定位的事情,如何锚定方向持续发力非常关键。肇庆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找准湾区定位,发扬“甘当配角、争当主角”精神,全力做好广深佛莞等地产业溢出承载的“蓄水池”,也争当新能源汽车产业行业发展“动力源”。

坚持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瞄准“主导 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做优做精新材料、绿色建材、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智能家居等一批特色产业,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终端产品,擦亮“肇庆制造”名片。

南都:当前,肇庆被列入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城市,广佛肇也迎来新一轮城市协同发展局面,肇庆未来如何抓住新机遇?

管伟:肇庆市作为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到佛山仅需20分钟、到广州30分钟、到深圳1小时、到香港1小时20分钟,高速到白云机场1小时。即将建设的珠三角枢纽机场,距离肇庆主城区仅22公里。完备的水路空铁交通体系,极大降低了企业的交通运输成本。肇庆纳入“广州都市圈”规划,更为未来发展增添无限可能。

肇庆拥有广阔的土地空间优势,这里潜力巨大、资源充沛。肇庆土地占大湾区总面积近26%,土地开发强度仅6.5%,可释放土地达1700多平方公里,而且广东(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全省七大产业集聚区之一,是为数不多的能承接完整产业链项目的湾区城市,具有强劲产业链招商动能。

为引入更多优秀项目,肇庆以省级大型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依托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主阵地,打造立足珠三角、面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现“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肇庆服务”的区域合作格局,形成了涵盖整车和电池、电机、轮胎、底盘、传感器、照明系统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列入省首批特色产业园。高要区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称号的县(市、区),与端州、鼎湖初步形成了精密压铸产业集群。

未来,在小鹏汽车、宁德时代双“龙头”项目的带动下,肇庆将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统筹:王莹

执行统筹:任先博 甄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徐劲聪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实习生 高暄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