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

西湾落日

涠洲岛

位于中国北部湾,

静卧于广西沿海大陆架之上,

距广西北海市20海里(约37公里)。

数以百次的火山喷发,

终于形成岛屿主体轮廓。

涠洲岛,

是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

涠洲岛特色——沙滩牧羊

撰文、摄影:郑德华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3)

滴水丹屏

如今的涠洲岛是静美的,很难想象当初火山爆发时的磅礴气势,幸好,岛上遍布着火山石,才吐露出这座岛屿的久远秘密。这些自身遍布气孔且包裹着各种矿物质的火山岩石,是火山喷发时从地壳里奔流出的岩浆,再遇到海水冷却后生成,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岩浆与冰冷的海水相遇,沸腾、冷却,便形成了各种结构独特的火山岩石。

这是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4)

海蚀洞

奔腾不息的大海,以其独特的韧力荡涤着海边的山川礁石。在漫长岁月中,岩石被海水不断侵蚀,加之以风化作用,多年后,这些岩石幻化出层次分明的景观,形成地质学上称为“海蚀地貌”的奇观。流畅的线条宛如“刻画”在了海边的峭壁,宛如这座岛屿古老的皱纹。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5)

暮崖的海蚀地貌

暮崖、滴水丹屏、鳄鱼嘴和猪仔岭

是火山岩海蚀地貌最具视觉美感的地方。

其中最诗情画意的,

便是暮崖——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6)

不知从何时起,一片原本未开发的荒野之地,被赋予了一个感性的名字:暮色之崖。暮崖位于海岛西面,当黄昏那抹金黄映照在海边的悬崖上,秀美奇异的石壁,海天相接的天际线,沐浴着海风徐来,此时此景,不知道柔软了多少看客的心。

不过比起暮崖,

我更偏爱西湾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7)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8)

西湾落日

(滑动下图,欣赏西湾日落全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9)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0)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1)

西湾的静谧自有其魅力——这也是游人罕至的地方,也许是很少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亦或是地处偏僻一偶的缘故吧。如果暮崖的黄昏是暖入柔肠,西湾的落日则是灿烂的寂寥。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2)

蓝桥

西湾有一座废弃的铁架桥,长达2000多米的桥身一直延伸到大海里,因桥身涂成蓝色,岛民们便称之为 “蓝桥”。坐船前往涠洲岛,蓝桥将是游客们最早看到的岛上景致,据说,蓝桥原本是输送原油的设施,废弃后成为工业遗迹横亘在海湾里,倒也是自成一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3)

蓝桥落日

站在蓝桥往西望去,便是涠洲岛的西湾码头,每天十几趟往返客船,将众多的旅行者从陆地载至海岛。西湾有着岛上热门的细白沙滩,又没有熙来攘往的喧嚣。黄昏时分,漫步其间,此时海湾的小渔船已裹上一层金色,顺着海浪起伏摇曳,落日的余晖也融在潋滟的波光中。晚霞里,当客轮缓缓驶出港口,偶尔几声汽笛呜呜传来,便有了岛在这头,家在那头的思绪。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4)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5)

西湾码头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6)

往返北海和涠洲岛渡轮

火山岩石是火山喷发后留给地表的礼物,岛民们便将它采集加工成火山岩砖用于建房。这种岩砖建造的房子坚固,更具有冬暖夏冷的恒温作用。涠洲岛的保护政策,已经禁止火山岩石的开采,要观赏火山岩石的建筑,就得去一些老村子方能看到。

名闻遐迩的天主教堂便是火山岩石建筑中的一个典型。教堂落成于1880年,为哥特式建筑。这里作为游客必至景点,已成为涠洲岛地标。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7)

盛塘村天主教堂

同治八年(1869年)起,在盛塘村,人们花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材料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一百年来,涠洲岛天主教堂虽然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然保存完好。每个礼拜,教堂内都会有吟唱活动。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8)

每逢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和圣诞节,涠洲天主教教徒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给涠洲岛增色不少。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19)

天主教堂前的小女孩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0)

石螺口海滩

石螺口海滩,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质地柔软的洁白细沙,湛蓝清澈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波光。人们在此或尽情戏浪,或慵懒于阳伞下,舒展身躯任由海风的缠绕。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1)

石螺口海滩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2)

石螺口黄昏

夜幕降临,南湾便是旅人们最爱光顾的地方。南湾是涠洲岛的老街区,得益于良好的海湾条件,是众多渔船避风、靠岸卸货的良港。这里食肆林立,海货从富饶的北部湾捕获,生蚝、鲍鱼、花甲、石斑、兰花蟹、红花蟹,众多的生猛海鲜撩动着南北来客的味蕾,新鲜好吃且不贵。但涠洲岛休渔期为5—8月,如果此时前往,海鲜价格较高且种类较少。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3)

南湾海蚀崖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4)

赶海的人

五彩滩,因海滩的礁石多彩斑斓而得名。除了涠洲岛特有的海蚀地貌之外,礁石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藓类植物,仿佛为海滩铺上多彩的地毯。

涠洲岛人文景观(涠洲岛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