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

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团,在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支军团,他们参加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抗战足迹遍布13个省,先后投入350万兵力,最终以牺牲65万余人的代价,成为了全国参战人数最多,牺牲人数最大的军团——川军团。

无川不成军,川人不负国

川军团也是历史上最悲壮的军团,他们曾因装备落后、赤脚草鞋而被人称为叫花子军团。但就是这样一支军团,却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打出了无川不成军,川人不负国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重回历史,了解一下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团。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四川省主席刘湘得知后主动请缨抗战,还给出了出兵30万、壮丁500万,供粮若干万石的承诺。7月14日,刘湘通电全国主张与日寇抗争到底,并号召四川各路军队,要用日寇的血来洗刷中国的百年耻辱。

征兵令一下,川内儿郎纷纷投军,四川绵阳安县的“模范父亲”王者成,在得知儿子主动参军后,当即送来一面旗帜,旗中央写了一个斗大而苍劲的“死”,“死”字的两侧写着这样两行小字: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短短几个大字,便将川人的爱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2)

不仅如此,得知川军即将出川抗战,各路将领和四川民众纷纷解囊为出川将士筹集了50万大洋军费。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首批30万川军兵分三路奔赴抗日前线,而川军出川的第一战就遇上了抗战中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

在被称为人体绞肉机的淞沪战场上,川军到底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呢?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这是1937年川军出川抗战时,集团军副司令唐式遵所赋的一首诗。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3)

唐式遵

穿草鞋抗大刀上战场

而在川军首次迎敌的淞沪战场上,战士们就将此诗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负责在淞沪战场迎敌的川军是杨森所率领的第20军,该军原本驻扎在贵州,但淞沪抗战爆发后,战士们穿着草鞋扛着大刀就上了前线。

1937年8月16号,20军主力第26师奉命在阵地上进行防御,结果突遭日军飞机空袭,铺天盖地的攻势和漫天炮火,将26师阵地冲击得七零八落,由于双方装备上的悬殊,26师甚至还没见到日军的影子,就已经损失了300多人,这让很多士兵非常不甘。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4)

他们不怕死,但是他们不想还没见到日本鬼子,就这样被活活得炸死。于是在见到有日军冲上来时,他们立即跳进战壕,举起枪来就射击,日军倾巢出动打冲锋,后面的20军干脆不要命地跳过战壕,迎头就给敌人一顿劈刺,硬生生打退了日军好几次冲锋。

但在日军的强势炮火下,战至第7日时,川军第26师已经伤亡惨重,但为了能够给后方部队一个完整的阵地,26师所有人一起冲上战场,连师部警卫连也编入战斗序列,最后一鼓作气拿下了丢失的阵地。

等到26师退下去的时候,这支部队还剩700人,全师4个团长2死1伤,14位营长牺牲了13位,连长、排长的伤亡人数更高达250多人,士官向文彬更是在一天中的三个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升少将。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5)

在淞沪战场这个绞肉机上,千千万万的四川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响了八年抗战的第一枪,如果说淞沪会战中的川军打出了军人的铮铮傲骨,那么滕县保卫战中的川军则挺起了整个民族的抗战脊梁。

作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首次胜利,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作为其序幕之战的滕县保卫战,却很少有人知道。徐州会战指挥官李宗仁曾说:“若无滕县三千川军之奋力死守,哪有如今之台儿庄大捷?”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6)

李宗仁

1938年3月初,日军第10师团开始向滕县逼近,负责守卫滕县的是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这支部队不久前刚在山西同日军作战40多天伤亡较重,等到达滕县时,连轻伤兵加在一起不到六千人,且其主要武器还是七九步枪和手榴弹等老式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

1938年3月16日上午10时,日军开始对滕县县城实施轰炸,短短两小时内,滕县城就落下了三千多发炮弹,整个县城硝烟弥漫。11时15分,滕县城东南角被日军炸开一个缺口,在数十挺轻重机枪掩护下,60余名日军步兵开始冲锋,但很快被防守的第371团用手榴弹炸死50余人,这之后日军又组织了两次进攻,但均被我军打退。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7)

第二天早上六点,不甘心的日军再次以60余门大炮和20多架飞机对滕县城实施轰炸,几乎将整个藤县变成了一片火海,而守军却因为没有火炮和防空武器,只能被动挨打,日军见我方伤亡惨重却仍死守不退,于是继续派十余辆坦克从缺口就行攻城,我方守军用近身肉搏的方式与日军展开鏖战,甚至还有战士干脆抱着一捆手榴弹直接冲向日军坦克,最终日军被打退了。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8)

铮铮铁骨,践行慷慨赴死

但川军却为此牺牲了整整一个连,战至后期,日军已经冲进藤县城。看着近在咫尺的小鬼子,川娃子们没有退缩,拎刀便上迎面而战。他们没有重机枪、没有军饷、也没有援军,但是没有一个人认怂,他们用自己的铮铮铁骨,践行着慷慨赴死的誓言。战至最后,师长王铭章身边只剩下十多人,在退守西关电灯厂附近时,不幸被西城门楼上的日兵发现。

一阵密集的扫射后,王铭章师长和他的参谋长赵渭宪、副官长罗甲辛等十几人同时为国捐躯,王铭章殉国后,意味着滕县已经沦陷。但是一直到中午,滕县城内都有零星的枪声响起,很多被打散的川军散兵依然在坚持抵抗日军。

日军城坡后,滕县城内的三百余名重伤员均无法走动,他们每人分得一颗手榴弹或子弹,有的与日军同归于尽、有的自我了断。从始至终,他们无一人投降。整个滕县保卫战中,川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甚至令整个西方的记者团震惊。

抗战史上最大一次白刃战(抗战牺牲最大的省)(9)

滕县保卫战之后,川军守城的五千余人全部战死,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自己:倭寇不除,誓不还乡的誓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四川作为全国少数几个没有被日军侵占的身份,不仅负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军费,同时还征兵超过三百万人,平均每五个士兵中,就有一个四川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换来了今日的和平。

向川军致敬!向所有抗日英雄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