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值得一看的电影战争(从小成本战争电影突破口看文艺作品的历史逻辑)
当全国各地都沉浸在电影《长津湖》所营造的视听震撼和历史感动之时,一部由中宣部电影频道领衔出品,反映解放战争期间中原地区一次小规模攻城战争的小成本电影——《突破口》,以其扎实而细致的历史考证、独特而娴熟的叙事策略、精湛而考究的艺术表达,受到观众瞩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生值得一看的电影战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生值得一看的电影战争
当全国各地都沉浸在电影《长津湖》所营造的视听震撼和历史感动之时,一部由中宣部电影频道领衔出品,反映解放战争期间中原地区一次小规模攻城战争的小成本电影——《突破口》,以其扎实而细致的历史考证、独特而娴熟的叙事策略、精湛而考究的艺术表达,受到观众瞩目。
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历时三年创作的电影暂时放弃了院线上映,而选择了10月3日晚在中宣部电影频道播出。即便如此,该片仍然取得了近2%的直播关注度和超过12%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当日同时段收视榜首。
影片《突破口》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当时亦称“刘邓大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所属的第十纵队二十八旅,对汇集在河南省邓县县城的国民党军11个保安团发起的攻城战役。在该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围绕攻防战的基本内容,敌我双方不断上演阵地战、街巷战、炸水闸、设计获取城防图等传奇情节。
《突破口》作为一部投资不大的小成本战争电影,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通过塑造几个邓县战役中的关键人物,讲述了这场局部战争的特殊战略价值,艺术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的历史必然性。以其真诚的创作态度、扎实的作品质量,良好受众反馈,注定将成为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笔者认为,它对同类文艺作品的启示,主要反映在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情感逻辑三个方面。
1、《突破口》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根”。之所以使用历史逻辑这个词,因为它能够表达比一般意义的“历史真实”更为丰富的内涵。众所周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反映了当代人对历史的理性思维。这种带着逻辑标签的理性思维,正是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基础要件。
电影《突破口》所表达的历史逻辑,即是通过一场小规模的县城解放战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带领的人民军队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杂牌军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影片的基本线索——“敌守城——我攻城”“保水闸——炸水闸”“寻找突破口——打开突破口”都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之上,同时也遵循着一般逻辑。
《突破口》的逻辑起点乃是因为邓县处于“北接南阳、南扼襄阳”的战略要地,是联结南北的军事重镇。打下之后,对于刘邓大军建立桐柏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其逻辑的展开,乃是敌我双方在具体的攻防战中斗智斗勇,民心向背,理想信念的动摇与坚守;其逻辑终点则归于影片中以郭文庚为代表的解放军阵营经过各种努力,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自觉是艺术自觉的前提。影片以先进的历史观引领观众获得现实判断,进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更加自信,并进一步对百年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道路更加自豪。这种以历史史实为基本遵循的历史自觉,对于近年来影视创作中为人诟病的历史虚无主义,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匡正。
2、《突破口》有着与历史逻辑紧密结合的现实逻辑
现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实逻辑即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理性思维和规律性把握。在文艺作品中,这种规律性把握往往需要以历史为镜鉴,才显得更有价值。
近年来,凡是将现实逻辑与历史逻辑紧密结合的文艺作品,大都能取得成功。如电影《绣春刀》将明朝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的爱情现实逻辑相结合;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一反以往“西游”类题材的单一化思维,深入挖掘了三打白骨精的历史逻辑——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最屈辱的宿命体,加上了《西游记》原有的现实逻辑——为求真经斩妖除魔的师徒结合体,再结合编剧为解决白骨精传统单一形象而创造的转世体。进而实现了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影片《突破口》片名起的好。主创团队至少在这一片名中赋予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即邓县作为中原解放战争历史格局中的战略突破口;第二层是邓县战役中攻城战的战术突破口;第三层则落脚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要素——民心。正如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突破口》的编剧抓住了“民心”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情节进行重点表现,无疑是抓住了解放战争电影创作的牛鼻子。这比用残酷的战争场面来吸引观众眼球更有价值。要知道,解放战争的双方都是中国人,不管多么惨烈,归根结底还是内战。
早在1938年5月,毛泽东在作《论持久战》的讲演中就明确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史学家普遍认为,从那以后,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开始逐渐成型。而就在10年后的1948年初发生的邓县战役,也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实践。几乎在邓县战役进行的同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改称中原野战军。紧接着,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战役结束后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著名的话表达的也是民心向背问题。
电影《突破口》所依据的“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的现实逻辑,遵循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也呼应了所说的“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自信。
3、《突破口》巧妙地设计了用于提升故事流畅性的情感逻辑
一般来说,情感逻辑主要是叙事所需,是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中“不拘”之范畴,但仍然需要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尽量做到统一。事实证明,过于光怪陆离、声嘶力竭的情感逻辑将破坏故事整体性、冲淡作品主题。其中的“度”恰恰就在于“逻辑”二字。今年比较成功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处理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父子关系的情感逻辑上就做的恰到好处:一方面尊重了前期父子交恶、互助社、赴法勤工俭学等基本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则在情感细节的处理上刚柔并济回归人性本身。
《突破口》设计了三条情感逻辑线索:一是作为国民党军阀的丁书恒与共产党员郭文庚之间的师生情谊;二是郭文庚与吴敏熙之间的夫妻之情;三是普通老百姓在面对国共军队时的情感对比。
在表现第一条情感线索时,创作者并没有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叙事策略。影片没有把丁书恒表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反动派形象。而是在表现其愚忠的同时,也适当的交代了其兴办学校、造福百姓的为善之举。丁书恒与郭文庚尽管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但在理想信念上却迥然不同。错误的理想信念最终让丁书恒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帮凶,最终使其沦为阶下囚。而其得意门生郭文庚,却在正确理想信念的感召鼓舞下,智取城防图、潜水炸水闸,完成了解放邓县战争的关键一击。电影情节背后,隐喻的是理想信念与人生选择之间的现实逻辑。这不禁让我们想起2012年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将理想信念形象的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突破口》所设计的第二条情感线索也没有做简单的表达,而是注重表现郭文庚与吴敏熙之间感情的变化。吴敏熙从最初只是寻求与郭文庚之间的男女之爱,到最后愿意为了完成丈夫的理想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这种情节设计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剧情发展更加客观科学,更具逻辑性。
影片的第三条情感线索则注重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现高度统一,通过表现国共军队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人民的情感变化,来揭示人心向背的历史必然。
客观来看,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可视为历史、现实、情感所构成的文艺坐标体系中的一个点。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更加如此。正因为要合理的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性和结合度,也就给文艺创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突破口》也许会成为同类题材电影创作的一个不错的参照物。(作者:赵正阳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曾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