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和繁简字区别(为啥古文读不懂)
唐代吴兢在《贞观之治》中有这样一句话: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句中有一“后”字,在这里显然不是“后面”“后来”,因为代入句中讲不通,不合事理。“后”在句中作“君主”讲,这才对。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后”的解释是: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大致意思是说,“后”字由人张口发令,会人君之意。
不过,据有些学者研究,认为“后”可能来源于甲骨文
(育,生育)的讹变。我们知道,原始社会初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当时人均寿命很低,部族人口不多,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对于种族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妇女就受到格外的尊崇。
汉字“好”,并不是女子容颜姣好,而是女生子,子越多越好。这样 ,“后”就指的是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取代女性成为掌权者,“后”也演变为对男性首领的称谓。比如,古时有后羿、后稷,夏代的王都称夏后。再后来,“后”专指帝王的妻子。这种解释颇为合理。
但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好说许慎的分析就是错误的。客观地说,“后”作君主讲,该字字形构形理据我们还不能确定,因为甲骨文和金文中“后”作“君主”讲的情况很罕见。
接下来,我们说“先后”的“后”,这个“后”,繁体字写作後,甲骨文写作
或
,字形像人脚上系绳,行走迟缓,故有迟缓义。《说文解字》对“後”的解释是:迟也。因为汉字简化的缘故,表示前后的义“後”被并入表示“君主”义的“后”中,实际上是一形,代二形二义,身兼两职。
在繁体字语境中,比如阅读古籍时,两者分工明确,不会产生混淆。但进入简体字语境时,由于字形的混同,两者就会出现辨识的误区。这种情况在把古籍中的繁体字转化为繁体字时,尤为突出。以至于有人认为根本不应把古籍中的繁体转化为简体。
这里的简体字,推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已普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汉字简化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种是:合并。用一个笔画少的字,兼并另一个笔画多的字。
比如用後被合并为后。两者并无意义上的联系。
一种是:简省。用一个字的部分形体来替代这个字。
比如用左上角的声替代整个繁体字聲。
一种是:替代。用一个笔画符号,替代笔画较多的构件。
戲→戏,勸→劝,觀→观,鄧→邓,鷄→鸡,这里有个“又”符号,替代了汉字中笔画较多的构件。
繁体字存在的意义,可能在于:
一是繁体字给人以仪式感,代表了对古代文化的欣赏和尊重。
二是繁体字在简化字盛行的今天,给人以陌生感,反而能让勾起我们反思传统的愿望。知道“几乎”的“几”写作“”,“为什么”的“为”写作“”,是不是有点小惊讶呢?
三是在古典文化领域,暂不说专业研究者,对于一般读者阅读古籍,包括书法爱好者来说,认识繁体字也是一项基本能力。这个是繁体字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简体字的不足之处,在于繁体字转化为简体时,不太合适或不可避免的简省、合并、替代,一定程度上导致汉字意义的混乱,同时也造成了汉字构形理据的缺失。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历史上就有,但是不可操之过急。上世纪70年代二次简化字的废止就是一个例子。的确,排除对古代文化典籍的解读,汉字简化对于正常的交流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汉字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是不是有一天,繁体字会不会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展览呢?或许吧,谁知道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