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观鸟哪里最好(深圳湾畔观鸟人)
在深圳的南部,有一道绿色长廊,这里有全国位于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河与海的相互作用下,潮汐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细物质沉积物,也让这里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和植物的王国,以及城市居民们的休闲去处。
在2015年春天之前,金莹对这片距离家的住址只有10分钟路程的土地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陪伴孩子参加了自然机构组织的一次观鸟活动,观鸟的地点就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里,她这才知道家附近有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当时的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此与观鸟、自然结下不解之缘。
金莹向孩子们宣讲观鸟、环保知识。(来源:深圳晚报)
“两只不同年龄的白肩雕,保持同样的方向和角度,一边靠近,一边盘旋,像在跳华尔兹舞……”在金莹的描述中,白肩雕、花脸鸭等鸟类,仿佛都有了各自的性格。谈起这些自然界中的生灵,她的语气雀跃又亲切,就像在谈论身边的朋友。这让人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她还只是个见到什么鸟都管它们叫“麻雀”的自然界“小白”。金莹笑道,观鸟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连接自然的大门。
金莹说,过去她也爱到公园玩,也有去看花鸟虫鱼,但都只是看过就算了。后来,金莹加入深圳市观鸟协会,成了一名会员,她发现深圳鸟类名录上记载着近400种鸟类,很多都是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在与一些资深观鸟人交流,再加上自己对自然的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季节、生境的不同,会吸引不同的鸟类。”
金莹镜头下的黑脸琵鹭。(来源:深圳晚报)
蒙古沙鸻。(来源:深圳晚报)
2018年,红树林基金会需要几名鸟类调查员参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活动,金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2019年7月,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开馆并招募志愿者讲师,金莹报了名。截至目前,她的服务时长已经超过500个小时。
在观鸟过程中,有一件事让金莹尤为感慨。2020年4月14日,她在深圳人才公园观鸟时,拍到两只蒙古沙鸻,其中一只的腿上挂着一个“环志”,“环志”时间是2011年4月18日。(注:鸟类环志是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观鸟人将观察到和收集到的鸟类环志信息上传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系统,可以帮助更多人们了解到候鸟迁徙的时间、路线、范围、高度、速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等生态学规律。)这个发现让金莹十分激动:“野外的鸟类寿命很短,它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很多鸟类在迁徙路上就夭折了。那么多年,它们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来来往往,每年都如约而至,真的很感动。”
金莹的志愿者之路,是从2016年开始的。当时,她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参加观鸟活动,熟悉了之后又开始尝试去社区进行观鸟、环保等主题的志愿宣讲。金莹发现,与孩子一同参加这些志愿活动,不仅能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还能将保护自然的意识根植在孩子的脑海中。于是,她又先后加入了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亚洲动物基金会,并成为了志愿者。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