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译者与专职译员(对谈专业学术译著)
论坛现场
在电子阅读侵占纸质阅读的当下,还有读者愿意为严肃阅读买单吗?专业的学术译著,如何走出精英的象牙塔,吸引更多受众?
5月1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旗下图书品牌“甲骨文”主办,在杭州单向空间举办的第二届译想论坛“翻译与我们的时代”上,北京上河卓远文化总编辑杨全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分社)社长董风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主编魏东、青年学者萧轶就译著出版的话题展开讨论:如何兼顾译著的商业性和学术性?
在市场和内容之间寻找平衡点
甲骨文成立于2013年,在纸质书销售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甲骨文的图书销量却逆势上扬,例如《地中海三部曲》等代表作品,销量在10万册左右,还有一些书在5万册左右。董风云介绍,刚开始和国外机构谈版权,提起这些世界史的大部头,一般反映都是:“啊,中国人不爱看这些书,没人要”。因此,当时这些书的版权费还很低。
董风云
而他的观点恰恰相反:只要文本足够好,即使地域和时段不同,文明总是相通的。这些年,国内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不断扩大,和世界也有了更多的交流。但是,在2010年前后,他发现能做到和世界同步、介绍国外前沿作品的国内出版机构还不太多。甲骨文引进的这些比较新的、相对冷门的、有独特视角的书,国内的读者那时不太有机会能接触到。在选书过程中,他尤为注重既有严肃的学术性,又有通俗的可读性,让高冷的学术著作走进更多读者心中。
魏东介绍,自己在选择图书题材时,会刻意选择比普通读者高端、比专业研究者低端一些的内容,在市场和内容之间寻找平衡。某些特别冷门和专业的题材,可能市场销量不良好,这时编辑就会转而选择相对大众,但又有学术趣味的书籍,尽量同时满足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魏东
杨全强认为,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学术译著是无用的。精英读物所发挥的作用,建立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出版链条,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体系和有效的商业运营手段,这比短期内出版几本小众的学术著作,对行业有更深远的影响。
杨全强
翻译作品渐成出版新潮流
萧轶介绍,自己在年轻时代就受到翻译作品的广泛影响,他的人生轨道与经历,都离不开这些曾经深深塑造过自己的外国文学和翻译者。杨全强回忆,自己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时,读者对译著的兴趣已经有所提升,到了近几年,翻译作品已成为大大小小的公司竞相开发的新潮流,和十几年前相比,有几何级数的增长。
翻译文学是当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回忆与精神底色。如今,国内涌起一股世界历史的阅读热潮,其中翻译世界史尤为受欢迎。在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当下,对世界的好奇心日渐丰裕,因此也引发了对翻译作品的阅读兴趣。但随着读者受教育水平提高,对翻译也更为挑剔,在豆瓣读书上,常能看见对译者尖锐而不失力度的吐槽,这也对译著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魏东表示,受到薪酬等条件影响,许多优秀译者无法全职投入到翻译中,往往都是兼职。在编辑的日常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用出色的文本吸引优秀的译者,投入到翻译工作中来。
董风云提到,优秀的翻译者是出版社的宝贵资源,他希望更多专业学者、高校教师等加入到译者的队伍中来,共同推进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或是在学校中寻找优秀的年轻译者进行长期的合作和培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