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习性传说(关于蛇的记忆)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晴

我是属蛇的,我的母亲总说我从小就和蛇一样懒得动弹,就是因为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气,偶尔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进食。我倒是羡慕这种躺平的生活的。

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小时候,在我们家里附近的草丛里就可以看到蛇褪下皮,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估测出蛇的重量和种类。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它们渐渐活跃起来。



蛇的习性传说(关于蛇的记忆)(1)



我一直住在父母家,因为就在千年的古城墙边,我们的屋边还常常出现蛇、老鼠、壁虎、蜈蚣等等,屋里还时不时的有蟑螂成群结队舞蹈,有苍蝇蚊子在空中飞舞,它们非常喜欢我们的这个房屋,总是喜欢来拜访我们。曾经有次,当我打开抽屉的时候看见一条乌梢蛇盘踞在里面,吓得我惊叫一声,落荒而逃。真不知道它是如何爬进这个温柔乡的。

小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乌梢蛇,它们就在屋前的菜地和杂草里时不时的出现,有时真会吓人一跳。最恐怖的是有次一条粗大的、鲜艳的蛇从院子里草丛中倏忽而过,把我都吓得魂飞魄散,这可是毒蛇啊!原来三月三已经过了,蛇也出山了!

夏天的晚上一般不敢到大门口去的,因为可能会突然出现一条蛇来拜访我们,所以有必要出门的时候,我们打着手电筒走路特别小心,生怕踩到它后被它反咬一口。

还曾亲眼见过蛇边爬行边半立着,吐着可怕的信子,从我们的车前经过,几乎所有的蛇类,都是凭借着惊人的感知能力生存。它们大多视力不好,主要依靠舌头感觉震动或是自带的“热感应器”,去感知周边的世界。

有次陪老公在河边钓鱼,一条菜花蛇突然出现在我身边,吓得我大叫一声“蛇!”,于是,老公用他的长长的钓鱼竿向蛇发起了挑战,这蛇立马站立了起来,约一米多高,口里吐着长长的信子迎战。

我要老公赶紧放下鱼竿,他挑衅这蛇倒霉的可是我,因为我离蛇不到一米的距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于是,老公不再招惹它,这蛇便迅速从我的脚边擦身而过,这可是我跟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凉飕飕的感觉至今仍无法忘怀。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看见竹竿都有些害怕,真是一朝被蛇碰,十年怕井绳。

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小区里也经常出现蛇,小区的住户们还常常把视频发在群里,看起来挺可怕的。其实,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的胆子不大的,不是有个成语叫“打草惊蛇”吗?只要弄出足够大的声响,这蛇就会逃之夭夭了,更别说撒上雄黄之类的了去驱蛇了。

不过,今年有些奇怪,我们一个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医生讲这段时间被蛇咬伤的人都有二十多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看来人类过多侵犯它们的地盘,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导致蛇类也在开始反抗了,它们变得不那么惧怕人了。



蛇的习性传说(关于蛇的记忆)(2)



可能很多人谈蛇色变,光是听到名字都会起鸡皮疙瘩,可是“民以食为天,肉以蛇为鲜”,蛇全身都是宝,它有活血祛湿、驱寒解毒、滋补养身等功效。以前可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

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原理,吃猪脑、吃牛鞭、吃羊肝、吃鸡心……都各有所补。而现代的医学证明,蛇肉与蛇油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亚油酸,能保护血管和延缓老化的作用,看来也是大补之品。

我们山区以前吃蛇是很普遍的,记得李时珍的经典著作《本草纲目》亦有记载:“蛇肉极鲜美”。小时候,蛇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食材,老百姓打蛇,堂而皇之地利用蛇肉来做菜,泡酒,也将蛇胆用来制药。而今因为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也只能回忆当初的美味了。

中国人吃蛇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因此对于蛇的食用也有很深的研究,蛇肉的食用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只要吃过蛇肉的,你就会发现鲜香的蛇汤、香脆的蛇皮、爽滑的蛇肉,无不令人垂涎三尺。虽然我们挺怕蛇的,但还是抵挡不住蛇肉的鲜美,小时候开始了第一次的尝试后,就一直念念不忘。

记得当时的烧火锅的做法是以鸡汤为底汤,蛇肉切成薄片,蛇肝可以烫食,如蛇肉一样,等到蛇肉烫完, 就也可以沾自行调制的沾料吃了。吃完这一锅, 无论是多冷的天气,必是大汗淋漓。然后配上蛇胆酒,真是美极了!新鲜的蛇胆与蛇血对白酒,喝起来有种清凉的感觉,细细品味这美酒加美食简直是妙不可言。

蛇皮,是整个蛇身上最好吃的部位。蛇皮可以炒食,或者吃带皮蛇肉,吃来脆爽可口,好吃极了。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胶原蛋白,很筋道,口感像鸡爪掌心的那一小坨肉,却可以大口享用,是下酒的好菜。很多人爱吃鱼皮鸡皮猪皮之类的,蛇皮比那些更美妙。

我们家有个亲戚特别会打蛇,他常说:打蛇就要命中要害,也就是俗话说的“打蛇打七寸”, 蛇的七寸,是蛇的心脏所在,一受到致命伤,会必死无疑。以前他常常打蛇,但从来不卖,常常自己焖一锅,或者炒上一盘蛇肉叫上全家一起享用。那些年最盼望他的电话,只要有召唤,必定是有蛇肉吃了。

虽然现在吃不到这美味的东西了,但回想起来还是齿颊留香,让童年蒙上了一层美味佳肴的气息。



蛇的习性传说(关于蛇的记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