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典故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滕文公做太子时,曾去各国访问。有一次他去楚国路经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了一些人性本善良的道理,又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来治理国家。滕文公回国时又在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怕他还不明白人性本善和以仁政治理国家的道理,又给他讲了文王、周公的治国之道。当谈到滕国还可以治理好时,他说:“现在的滕国如能绝长取短,就能多出方圆五十公里的国土,如果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能成为很好的国家。”孟子停了一下接着说:“但如果不振作精神去痛除积弊,那就很难说了。”滕文公听了孟子这番议论未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

后人把“绝长不短”说成“取长补短”,用来表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此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其原文如下: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领悟:中华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我们每学一句成语就了解到一段历史,努力学习成语吧,了解大中华历史。

历史典故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典故取长补短)(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