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天赋重要吗(写字与天赋)

文/任党军尽管进入敲击键盘的时代,写字的实用性已大大降低,但不容置疑的是,几乎每个中国人还依然保有着写字的热情和行为以及把字写得越来越好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一种无计消解的“毒”,也是一种无法剔除的民族文化基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写字的天赋重要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写字的天赋重要吗(写字与天赋)

写字的天赋重要吗

文/任党军

尽管进入敲击键盘的时代,写字的实用性已大大降低,但不容置疑的是,几乎每个中国人还依然保有着写字的热情和行为以及把字写得越来越好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一种无计消解的“毒”,也是一种无法剔除的民族文化基因。

但是,这些并不必然催长一个人的写字能力。于是,“写字好坏与天赋关系极大,后天的习练恐怕作用有限”的论调便时有耳闻。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不加辨析地笼统接受,就会丧失写好字的信心和可能性。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深为惋惜之事。有感于此,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发现一些并不怎么练过字的人却写得一手令人称羡的好字。问其原因,或曰“大概是遗传吧,我爷、我爸他们都写得好,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字就写得不错”,或曰“上学时有个老师板书特别好,可能在经意不经意的模仿中,我的字就逐渐好起来了”……诸如此类没有经过长期专门习练而能把字写好的人,应该称之为有天赋吧!这种天赋使得他们自自然然、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就能把字写好。

我们大多数人难得拥有这样的天赋,于是要想写好字便只能靠后天的刻意习练了。可是,有好些人,习练不可谓不刻苦、下功夫不可谓不大、定决心不可谓不坚决,但总是难以写出令人满意的字来,原因何在?

我想,上面所述的“天赋说”里可能隐藏着我们习字过程中所缺失的东西。那些有天赋的人从小就比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到写出好字的人、写出好字的过程,并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数量可观的好字模样。

能写出好字的人大都做事耐心细致、严谨专注、沉稳坚毅、精益求精,长期密切接触这样的人,就会于无影无形中生长出这样的品性来。而这样的品性,正是写好字所必须具备的性格心理条件。

说到写出好字的过程,那更是充满了写好字的奥秘,比如:什么样的执笔、怎样的书写姿势才更乎生理健康、书写要求,从而使书写显得既轻松又灵活;写一个笔画时,该怎样起笔、行笔、收笔,力度、速度又有些什么微妙变化,才能让它的形态既规范到位,又漂亮生动;写整个字时,上下笔画之间如何衔接,各部位之间如何搭配,才能让其结构既紧凑大方,又合理美观;写成行字时,字与字之间如何分布排列,才能做到参差错落、行气贯通,呈现出丰富的美感;写成篇文字时,行与行之间该如何上下联系、间隔有致、气息畅达,才能使得全篇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这些蕴藏在写字过程中的技法闪烁着隐秘而又迷人的光采,悄无声息地扑入那些富有慧根的孩童眼帘,随即便深深印记在他们心中。虽然他们并不确切地知道都是些什么技法,但一旦动起笔来,那种美妙的感觉、诱人的气息、生动的神采便如有神助般倾泻而出。

而脑子里记住的数量可观的好字模样,使得他们的书写愈加熟练而精到、畅快而灵动、洒脱而动人,于是,一手赏心悦目、令人称羡的好字的形成便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由此看来,所谓天赋,不过是在少年时期经受长期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习得的人格禀赋、方法技能、优良习惯等。因为它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而成就的,所以看起来似乎是天然生成、无师自通的。

两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现今很多练字者之所以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症结所在。其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性格心理条件不佳,技法掌握不够,缺乏背帖环节,学用脱节。

我也是一个缺乏写字天赋的人,18岁决定练字后,几乎每天都要练很多很久,但是直到32岁吋还无法写出真正令人满意的字来。幸亏当时生出做兼职写字老师、书法老师以贴补家用的念头,遂下定决心重头再来,于是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大量观看书法视频、反复品读名家碑帖……这样才逐渐意识到以往习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踏上正规习字学书的道路,并于九年之后荣幸地加入了运城市书法家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我的写字经历也使我深深认识到:天赋的关键实质上是早早得法。如果没有天赋,又不找理论书籍学习、不拜高人为师,只顾埋头瞎练,可能究其终生,也难探及真义、把字写好。推而广之,是不是世界上所有技能的习得也都大抵如此?

我始终坚信,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的书写行为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它不仅是华夏儿女赖以探索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炎黄子孙与生俱来、无法割舍的汉字情缘所系。想到这里,我更觉得把字写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需。没有天赋又如何,只不过是要比别人多走一些路、多吃一些苦罢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