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王安石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又是知名的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秉公直言,为此多次受到官场佞臣排挤打击。他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曾率军平叛西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又与宋仁宗合作,发起“庆历新政”改革。改革受挫后,他自请出京到外地为官。
在文学方面,范仲淹的散文和诗歌都有一些名篇。比如下面这首《岳阳楼记》就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远观岳阳楼
直译: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好友滕子京贬谪降职到岳州做了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遂,百姓欢乐,那些荒废多年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他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贤人的诗赋。(藤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记录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集中于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中时阴时晴,气象变化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大致景象。前人对此多有描述。然而,这里的北面通向巫峡,南面到达潇湘,被迁移的官员以及诗人骚客,多半于此地汇集。他们看待此处的观点和情感,大概各有不同吧?
如果遭遇阴雨连绵,甚至一个不见太阳;阴风怒嚎着刮个不停,湖水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辉,山岳也似乎都遁形;商旅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暮色苍茫时,老虎长啸猿猴啼叫;(此时)登上岳阳楼,则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忧遭遇谗言讥讽之心;满目皆是萧条之状,感怀至极而生出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山色湖光相接,望过去碧波万顷;沙鸥在天空飞翔,锦鲤等鱼儿在水中畅游,湖岸上的小草和兰花翠绿,郁郁葱葱。有时大片浓雾消去,只见空中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下的湖面水波闪着金光,静静的月亮影子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们唱着渔歌互相问答,真是极乐无比。此时登上岳阳楼,则必然是心旌激荡心旷神怡,平日里的宠辱惆怅全都忘却,在岸边摆起酒桌把酒临风,喜气洋洋啊。
近观岳阳楼
哎!我曾经探求过古时的仁人志士们的思想,他们不以身外之物的好而高兴,也不以个人的得失而悲伤;在朝廷为官则心忧民众;处在江湖之远则心忧君主。如此便是进亦忧,退亦忧。那么何时才有快乐呢?必须是这样:“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同道呢?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部事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
创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放到河南邓州。此时他的好友滕子京也被贬岳州。藤子京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一幅《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岳阳楼记》。于是,范仲淹便写了这篇《岳阳楼记》给他。
第一段:是个说明,写这篇散文是自己为藤子京重修岳阳楼而作。
第二段:写洞庭湖的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色,以及它的名气之大。被贬谪官员和文人墨客常常都会在这里相聚。
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写洞庭湖在连阴雨的时候,以及风和日丽的气候下的不同景观。第三段写洞庭湖若是遇上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时的状况。浊浪翻卷,天空黑暗,船儿也断桅掉浆,总之让人感觉那是一片黑暗。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灰暗一片,了无生气。第四段写若是遇到春和景明的天气,湖光山色,气象万千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快乐无比,把酒临风,好不潇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五段:这是本文的核心段落。作者在这里说出了两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第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二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此,我们看到了范仲淹为官为人的高尚品质,他那种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成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敬仰的仁人志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