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舞剧演员现状(王滨与延安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王滨(1912—1960),新中国成立初期杰出的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电影奠基人之一。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长片《桥》。他遵照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政策,拍出具有鲜明工农兵系列的银幕形象,尤其是《白毛女》,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经典影片,被文化部长沈雁冰将其与延安歌剧《白毛女》称之为“双璧”之作。当时,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均获奖。王滨英年早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形象和影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对新中国初期电影和新歌剧的贡献,不应该被湮没。

白毛女舞剧演员现状(王滨与延安歌剧白毛女的诞生)(1)

王 滨

  1944年春夏之交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得到“白毛仙姑的传说”后,决定用它搞一个新歌剧向党的七大献礼。经过一段曲折后,周扬就把此任务交给了戏剧系(主任:张庚),并由鲁艺戏音(戏剧系、音乐系)部委员会研究确定,由鲁艺戏音部委员会委员王滨直接领导并参加集体创作组和集体导演组。至此,创作、排演舞台歌剧《白毛女》的任务就落在了戏剧系主任张庚身上,成为他在戏剧系和实验话剧团日常的行政工作中的一项,他经常到剧组了解进度,把关;而《白毛女》具体的创作和导演工作,则由王滨负责进行直至演出结束。因当时,在戏剧系还没有像王滨这样,之前在北京、上海就从事过电影演员、电影场记到电影编剧,最后又做了电影导演的专业经历的人。虽然任务落在了戏剧系,但剧目中各门类专业还要得到全院各系的专业人才的支持。如作曲就需要音乐系出专人,作词由文学系出人,舞美则由美术系出人等.。

  作为《白毛女》集体创作组和导演组的负责人王滨,他首先在剧团演员和戏剧系学生中挑选剧中的演员并由王滨亲自宣布其名单:喜儿(白毛仙姑)由林白饰演,杨白劳由张守维饰演(鲁艺第一期学生),黄世仁由陈强饰演,穆仁智由王家乙饰演,黄 母由李波饰演,王大婶由邸力饰演,王大春由张成中饰演,张二婶由韩 冰饰演(戏剧系学生),赵大叔由赵启杨饰演……

  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也走过弯路。当时,大家都不知新歌剧该是个什么样子,经研究决定先以陕西的地方戏——秦腔和郿鄠为模式。就让演员下基层体验生活,学方言和地方戏。回来后排出一场,结果,全鲁艺上至院长周扬下到厨房的大师傅,就连《白毛女》剧组自己都不满意!又花了三个月重排了一场,结果,又被推翻了!

白毛女舞剧演员现状(王滨与延安歌剧白毛女的诞生)(2)

当时歌剧《白毛女》演出全长四个小时。

  于是,王滨又带领大家重新开始。经过认真总结,决定全剧不再采用方言改用国语,因全国解放后就要面向全国观众了!音乐,也不再以地方戏曲为素材,要以民间曲调为素材!

  剧本方面。张庚、陈强(后者从始到终都是集体创作组的成员之一)、瞿维、于蓝、林白、韩冰等人都认为,王滨生活阅历广,思维敏捷,主意多,来得快。他引导大家讨论剧本,搞结构,一场一场地谈。每场戏都由他先拉出一个架子,搞个纲。之后,大家往里面加东西,他再集中大家的智慧。因大家都不懂戏剧,王滨引导大家讨论研究如何处理、塑造几个主要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连杨白劳、黄世仁等名字都是王滨想出来的。“白毛仙姑”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对此,王滨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的情节都是他想出来的。他把故事一开头放在了矛盾最尖锐的时候——过大年,杨白劳年前出外躲债,一下子就把戏展开搞活了。之后的“买二尺红头绳”,“扎红头绳”、“包饺子”等,都是王滨根据他山东老家农村的生活提出的……皆为之后的戏剧冲突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在表现形式上,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虚拟的表演手法;布景用代表性的大道具加平面景,不用门窗,便可与虚拟的表演手法相吻合;对于我国戏曲的表演程式,只学它节奏强烈、带舞蹈性的特点……

  音乐方面。作曲者:马可、张鲁、瞿维、向隅、李焕之、陈紫、刘炽等。王滨与作曲家们共同商定采用地方曲调《小白菜》为素材来创作。之后,音乐家们便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北风吹》主题曲之一。1944年音乐系搞声乐的管林下基层采风后,随延安西战团回延安,带回了河北梆子《大登殿》等,经她演唱后,引起正在创作《白毛女》的作曲家们的重视,因“白毛仙姑”的传说就产生在河北。张鲁深入地向她学习、了解后,他们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喜儿上山后,仇恨黄世仁的大唱段……

白毛女舞剧演员现状(王滨与延安歌剧白毛女的诞生)(3)

《白毛女》剧照,王昆饰演喜儿。

  中央党校为配合干部学习和鲁艺联合排演了反映苏德战争期间,前线干部思想问题的三幕五场话剧《前线》。李伯钊代表党校找鲁艺的王滨商议确定,双方联合成立了一个大型的导演团由王滨负责导演,鲁艺还要出演员,这样,《白》剧的制作只能暂停了,直至《前线》演完了,回到鲁艺后《白》剧才又继续进行制作!

  这时,距离“七大”的召开已很近了,为了赶进度就形成了紧张的流水作业的局面,即创作出一场戏就排一场戏。此时,作为创作组长的王滨再也没有时间把每场戏落笔成文了,于是,就到文学系请来了刚毕业、刚满二十岁的尖子学生贺敬之,到现场笔录,之后整理成文,由他作词,再由作曲家们作曲。之后交张庚审阅,张庚认同了再上交院长周扬,周扬拍板后,就立即由导演组王滨、王大化和舒强进行排练。当进行到最后一场“斗争会”时,贺敬之因过度劳累病倒了,再加上他没有斗争会的生活体验,他就推荐了由丁毅来写这一场的歌词。

  “七大”是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白毛女》全剧终于在“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完成了!

  《白毛女》在延安连演了三十多场,时间之久,场次之多在当时是罕见的,受到了极大地欢迎。对外公演时,“每次观众都达三四千人,很多农民跑十多里地来看戏……房上、 墙上、大树上都站满了人。每次演出观众大多落泪。……每演到最后一场斗争黄世仁时,喊打倒声不绝。……很多农民说:‘这个戏为我们穷人说出了心里话!’” (转自《解放日报》刊载《<白毛女>演出盛况》1945年9月7日)

  “七大”期间的6月10日,《白毛女》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献演。当《白》剧演到喜儿被救出山洞、后台唱起“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都起立鼓掌。第二天,中央领导就派办公厅的同志,传达了他们的三条重要指示:第一,这个戏是非常适合时宜的;第二,黄世仁应当枪毙;第三,艺术是成功的。之后,王滨立刻带领全剧组按指示修改——枪毙了黄世仁。

  正如中央所预料的,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历史转折期,即民族矛盾即将下降,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将上升。《白毛女》正好就是在此时出现了,并且发挥了预想不到的轰动效应,于是,它便成为了划时代的作品!被历史记载下来直至今日。正因为它在艺术上是成功的,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几乎每年都会有《白毛女》全剧或选段的表演或演唱;而且由此又衍生出各艺术品种的《白毛女》,如京剧《白毛女》,芭蕾《白毛女》等;不仅在中国在外国也有了《白毛女》,如日本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还有捷克的《白毛女》……

  通过对《白毛女》的编剧、导演、作词、作曲、表演和歌唱乃至舞台、灯光、化妆等,使原来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的人更加成熟,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颇有前途的青年人才!如贺敬之最后成长为文学大家、诗人,王昆成了歌唱家……

  1945年8月13日深夜,在延安突然传出锣鼓声、欢呼声:“日本鬼子投降了!”“我们抗战胜利了!” 紧接着宣布《日寇接受无条件投降 敌皇将于今午向帝国军民广播》(1945年8月15日)。之后,在延安举行了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当年9月,鲁艺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率先组成各个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华北、晋冀鲁豫等地。艾青、江丰带队组成“赴华北文工团”,其中就有陈强、舒强、周巍峙、王昆、贺敬之和孟于等46人。另外由舒群、田方、沙蒙带队赴东北,各演出队都带上了歌剧《白毛女》,便出现了更多的喜儿扮演者;参与过《白毛女》剧目创作的人又对它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完善;原本在《白》剧导演组排名第三的舒强也独立导演了《白毛女》全剧……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由于歌剧《白毛女》同时在多地演出,很快普及到了更多的地方,还有许多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学演《白毛女》,因而《北风吹》等主题歌曲也随之流传更广。

  歌剧《白毛女》确实成了一部划时代的舞台精品!

  (丁 菲 本文作者系王滨之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