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

#寻找故事家#

01

时光倒流,四十年前,冀中一普通村庄里的闲话中心,几个村民正你一言我一语地扯闲篇,他们正热烈讨论着村中最近发生一件“稀罕事”。

“听说没?村东头刘老太家领回来一小媳妇,模样儿俊俏,但不是咱们这里口音,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四多,跟个半大孩子一样。”

“呵呵,她那憨儿子,哪家姑娘能看上他,肯定是花钱从外地买回来的。”

“哎!这买回来的媳妇不是自愿的,万一哪天逃走,不就鸡飞蛋打喽!”

“放心吧!只要下了蛋,鸡就飞不了,熬过头两年,只要让她生个崽,哪个当娘的不心疼孩子,就跟前村林家买回来的媳妇一样,人跑了没一个月又自己回来了,舍不下她那吃奶的娃啊……”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1)

02

刘老太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女人,中年丧夫,没有改嫁,一人拉扯着儿子生子长大。

生子白长着一副高身梁,铁身板,一米八的大高个子,却憨傻得要命,倒是有一样好处:刘老太说让干啥就干啥,地里农活是个好后生。

因家穷,人又呆,三十岁还娶不下媳妇,不得已,刘老太托人从外地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秀妹,用于传宗接代。

这秀妹到底什么原因,什么背景被人卖掉人们不得而知,但人们却更同情于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生子打了光棍,他和刘老太一辈子会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刘老太把秀妹一人关家里半年,她和生子要经管十亩地庄稼,不能老在家里看着她。把院墙又加高了许多,土坯做的院墙头上插满了碎玻璃片,铁将军把门,人若想逃出去除非插翅飞出去。

从这年的春天到秋天,几乎没有外人见过秀妹,邻居也没有听见秀妹挨打或者哭喊的声音。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2)

秋高气爽,农民最辛苦的秋收来了,棉花要摘,玉米要掰,豆子要晒,高粱要砍,辣椒要择……几乎家家户户都缺人手,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刚上学堂的娃,都忙碌在地里干农活,只有不会走路穿开裆裤的小不点在农田地头泥里爬来爬去,大人哪有闲心管孩子?一年的收成就指望秋收了!

刘老太家里也不例外,这时候,她终于把窝藏在家里的儿媳妇细妹领出来跟着一起下地干活了。

果不其然,细妹个子矮小,跟在身高一米六的婆婆后面,一米八的生子打后阵,在村庄,在地头,这错落不一的身高成了一大风景。

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眼尖的女人:哎呦喂!显怀了,生子挺能干啊!头一年就怀上了。

也有那脸皮厚的男人特大声地嘴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女人多矮都能生娃,只要模样俊俏就是上等货。

惹来大姑娘小媳妇的脸红,那些早已生了两三娃的婆娘们追在那男人后面,非要扒他裤子看他是几等货?

而那惹人注意的生子一家三口步履匆匆,不搭任何人的腔,早已经离开了所有人视线。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3)

03

冬闲时,农民们热衷于赶集,这是落后的农村最喜欢的消遣生活,即使不买东西,看看集市上眼花缭乱的商品也让人有一种满足感,而且还能在这里听见四邻八乡的新鲜事。

刘老太一手牵着细妹,一手提着挎篮,也赶集来了,很快,那些好奇心强的人们又围拢过来,以前在村里,刘老太可没这么吃香。这次人们却反了常,极其热心与刘老太打招呼:刘嫂,领儿媳妇赶集啊?给买点啥好吃的啊?

生子他娘,儿媳妇在这住得惯不?

包括旁边卖肉的摊主:刘大嫂,赶紧割点肉,给儿媳妇补补,来年生个大孙子又白又胖!

刘老太一一应承着,既不惊讶也不躲藏,同时给细妹介绍这些村邻们:这是二婶,那是三伯,还有那个四奶奶,割肉买这家摊主的,多年的老交情,肯定给咱最好的,秤上也不耍滑。以后你自己赶集遇见他们,一定要嘴巴甜点。街坊四邻,乡亲们红白喜事该过去帮忙以后也要去。

细妹依旧面无表情,不说一句话,手放在隆起的肚子上,看着远处。

刘老太拉着细妹的手,走到卖大米、小米的粮食摊位上:一斤大米多少钱啊?买三十斤给个最低价,以后常买!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4)

旁边的人睁大双眼,要知道,北方不产稻米,主要麦子、玉米与杂粮为主,所以大米从南方进货,价格要贵很多,一般人家舍不得买,买也就三五斤,熬个稀饭解解馋。

刘老太看见他人疑惑的眼神,解释道:俺儿媳妇刚来这边,不习惯这里饮食,她就喜欢吃大米干饭。

后来,有常去刘老太家串门的村民们讲:细妹一人吃大米干饭配大葱炒鸡蛋,刘老太与生子喝稠稠的玉米面粥或高粱米粥,一碟萝卜咸菜,连个干粮也舍不得吃。冬天母鸡下蛋少,但鸡蛋无一例外都进了细妹的肚里。

转年,春暖花开时,细妹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巧巧。

刘老太喜上眉梢,虽不是男孩,但长熟的瓜终落了蒂,添家进口,她当了奶奶,生子当了爹,在村里总算抬起头来。

想起儿子打光棍这么多年,她一直很内疚自责: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虽不是她的错,但儿子没成家终归是一大心病。

出了满月不久,刘老太抱着小孙女在村里闲话中心晒太阳,大家看着怀里的小人儿头上带着手工做的虎头帽,花格小被子包裹,不住的夸赞:哎呀,这小妮儿,长得俊俏。

这奶奶手也巧,看这虎头帽神灵活现的,等俺儿媳妇生了娃,她刘婶你也要给做一个啊!

刘老太满脸褶子笑成一朵花:嗯,巧巧随俺家细妹,又不说南方出美女,要是随了她爹生子,怕将来嫁不出去喽!

又转头对向她讨要虎头帽的村妇说:行啊,别说虎头帽,虎头鞋俺也会做呐!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5)

04

地里农活又忙了,细妹身上背着快一岁的巧巧也跟着下地干活了。

人们看她的表情已经带有笑意,歇工时,她解开衣襟喂巧巧吃奶,生子在旁边逗弄着孩子,孩子不好好吃奶,细妹又气又急,手拍打着生子肩膀,生子也不躲闪:不疼,不疼,跟挠痒痒一样,使劲打……

不远处干活的刘老太抬起头,心满意足长舒一口气,又低头继续忙碌着农活,但明显,她干得更起劲了。

这世界上,让老人最开心的事就是儿女幸福!她在有生之年,总算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转眼又是一年后,风调雨顺,老天爷保佑,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农作物的收购价格也比往年高。

等忙完地里的活,卖完秋收的庄稼,腰包也鼓了起来。

一日,刘老太拿出一千块钱(三十多年前)交到细妹手里:带上巧巧,让生子陪着你,回趟娘家吧!

细妹点点头,眼角涌出眼泪,她本以为,她被拐卖到这个黄土地平原,远离自己的大山故土,再也回不去看到自己的爹娘与兄弟姐妹。

她转眼嫁到这个村庄快三年了,最开始当她知道不是去大城市打工,而是被坏人拐卖,她想:这辈子她完了,不知道要把她卖给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人家,甚至她想过一死了之,但每次想到年迈的父母,她又升起“活”的希望。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6)

自从巧巧出生后,做母亲的幸福让她暂时忘记了心里伤痛,更何况婆婆与自己家男人对她始终如一,有啥好吃的都紧给她一人吃,她也渐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很快收拾好行李,她们一家三口出发了。半个月后,刘老太在村口迎着他们,生子包裹里鼓鼓囊囊的山区土特产,更重要的是:细妹的户口簿带来了。

刘老太看生子脸上有几道手指甲的划痕,心疼摸了摸:打得不厉害吧?

生子点点头:细妹姐姐挠得,我记住娘说的话,打死也不还手,最后是细妹抱着她姐,嘴里哭喊着,别打俺男人,他是好人,他一家都是好人。

刘老太没牙的嘴咧开了:生子,你小子的好日子在后头呢,细妹知道疼人哩!

生子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口袋:娘,丈母娘专门给你的,核桃补脑,咱这里很少见,买也买不起。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7)

05

几年后,细妹又生下一个男婴——小伟。

刘老太领细妹去刘家祖坟上磕头:俺对得起死去的列祖列宗,没在俺手里绝了后。

没几年,刘老太因病去世,临死前拉住细妹的手:小伟将来娶妻生子后,一定要带着老婆孩子到俺坟前看看我……

细妹点点头,她知道婆婆一生虽然吃过很多苦,但离开时却是圆满知足的。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8)

06

时间咋就过得这么快啊!

一晃眼,三十年后的今天,小伟长成了生子的模样,也面临着当年父亲一样的难题——娶妻生子。

当地的姑娘都嫁到外地,都往城里跑,外地的姑娘看不上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彩礼水涨船高,吓人一跟头。

母亲细妹与父亲生子这几年为小伟娶媳妇的事急白了头。

小伟却不着急,村里和他一样的大小光棍十几个呢,他对于老一辈人传宗接代的思想嗤之以鼻:姐姐已经嫁人,有了孩子,经常回来探望父母,他又不是独子,婚姻的事情还得看缘分,缘分未到,干着急也没用。

细妹被儿子的一套理论气得发抖:我看你是读书读多了,我就问问你,这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话是放屁吗?都不结婚不生孩子,人类还咋繁衍下去?

小伟:我想结婚也没对象啊?又不你像当初我奶奶那样,给我买个媳妇来,不管啥样我都不挑。

细妹这才恍然大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现在买卖人口犯法,被人痛恨,再说新社会新思想,女孩儿们都独立,哪像她当年那样,囚在高高的院墙里面,想不起别的办法,只能认命。好在她命不算太坏,没遇到家暴、嗜酒、赌博的男人,若是她遇见那种坏男人,她也不会离婚,她舍不得巧巧和小伟这两块心头肉啊!

她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姑娘去河边洗衣服的故事(故事多年以前买回来一如花似玉的小媳妇)(9)

07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她一次去县城办事,公交车路过一个村庄,临街墙面上赫然几行粉刷大字:不要车,不要房,这里的新娘排成行!跨国婚姻,合法渠道。后面是联系电话。

车上几个人热议,某个村谁谁娶了个越南新娘,长得不赖,就是语言不通。

另一人说:嫁到中国农村来,她们受得了这个苦吗?

一走南闯北的江湖人说:她们那比咱这穷多了,尤其女孩更是地位低下,嫁到咱中国农村,进门就当少奶奶,且偷着乐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细妹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也许过不了多久,她也会领着小伟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相洋媳妇。

小伟,他会同意吗?

而作为读者的你们,也会同意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