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

为了避免因相机晃动而造成照片模糊,最低快门速度应该是多少?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1)

这个问题只有大概的答案,没有精确的数据。

造成照片模糊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镜头的晃动,比如对焦镜头的失误,比如被摄主体的快速运动,等等。但是,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曝光时间的偏慢和过慢。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2)

就曝光时间的偏慢和过慢而言,就存在一个所谓“最低安全速度”的问题。

第一、脚架拍摄的安全速度。如果是脚架配合快门线的拍摄,只要是被拍主体是相对静止的,对于拍摄速度其实没有什么要求,相机会根据当前光圈和感光度的设置,给出一个合理甚至是精确的曝光时间,反正机位又不会移动,根据相机给出的速度拍摄,结果都是十拿九稳,不必担忧会拍糊和拍虚,当然,由于对焦不对造成的结果,和“本案”无关。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3)

第二、手持拍摄的安全速度。与脚架拍摄相比,手持拍摄时,人的手难免会有动作,有人的动作还会由于手的抖动、连续多余的动作等等,引起一定程度的相机晃动,这就给拍糊拍虚造就了可能。

对于同样的对象和相机,有的手持拍摄的稳定性好,有的稳定性差,这是客观存在。对于“静止”的对象,大部分人的“安全速度”大约在1/80—1/120秒左右;一些人大约在1/60—1/80秒左右;部分人你大约在1/50秒,极少数人甚至可以在1/20—1/30秒都是“安全”的,这个没有通行的标准。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4)

one young woman only

我们看到有的人拍摄舞龙舞狮或舞蹈动作时,结果是虚实相济动感十足,本以为都是脚架拍摄,其实不是,凭借的就是手持功夫。

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果是手持拍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镜头越长造成拍虚拍糊的可能性越大,理由很简单,越长越是容易造成镜头晃动。对付的办法,早就有人总结好了,比如,50的镜头,1/50秒是相对安全的,200的镜头,1/200秒就是相对安全的,余类推。这个说法只是说明了这个道理而已,也不必教条式模仿。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5)

第三、快速运动的安全速度。快速运动的主体,这个情况有点复杂,比如行人,比如运动员的动作,比如飞行状态的飞鸟,极端的比如飞行炮弹子弹等等,各不不同,必须经过自己的实际拍摄进行比较确认,在此基础上,在适当加大一点保险“系数”。

第四、通常拍摄的建议。通常我们拍摄一般人物的留影、会议、活动等等,被拍对象的速度一般都是比较稳定和缓慢,一般放在1/60—1/80秒左右比较妥当,在此基础上,根据拍摄经验体会,适当加快一些或减缓一些,具体是多少,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假如你的某种拍摄,1/80秒的速度就是安全的,为了保险,拼命提高速度,比如提到1/200秒级以上(更快),你的拍摄是保险了,但是,你浪费的资源也就太多了。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6)

因为,同样的曝光要求,你的速度提得快了,必然就要加大光圈或提升感光度,或者两样手段全上,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减小了景深和降低了画质。这就是无止境的提升拍摄速度而带来的损失,或者是付出的“代价”。

我们认为的速度,其实就是“能低则低”、“就低不就高”。

说完整了的话就是这样一个公式:速度能低则低 光圈能大则大 感光度能低则低=优美画质

快门数值越大拍到的速度越怎么样(非常现实的问题)(7)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的我的摄影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