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气穴论(通读黄帝内经之五十八)

《黄帝内经》一起读第58天,打卡,继续……今天是讲述脏腑经络之气与三百六十五穴位关系的——

《素问 气穴论篇》

黄帝内经的气穴论(通读黄帝内经之五十八)(1)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翻译如下:

黄帝问(岐伯):我听说脏腑经气输注于体表的腧穴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应,但我不知道这些腧穴的具体位置,希望能听您给我细细讲解一下。

岐伯行礼并再次跪拜后回答说:您这个问题非常高明!若不是圣贤的帝王,又怎会去探究其中深刻的道理呢?也正因为如此,我会把我所知道的毫不保留地讲述给您。

黄帝恭敬而谦逊地说:夫子您为我讲述医道,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您所讲的腧穴的位置,耳朵尚未听到腧穴的数量,但已目明耳聪有所领悟。

岐伯说:这就是所谓的聪明有德之人对事物的理解更深刻更易沟通,好马更容易驾驭的道理。

黄帝说:我并非是闻声知情,无所不达的圣人,世人有言探究真相的过程可以让人思路更开阔,现今我向您询问腧穴的位置,只是求得一些初级的认识,解除疑惑,还无法明白其中深奥的道理。然而我希望夫子您能够不保留地将您的学问尽数讲出来,让我能懂得其中的义理,并记录收藏在金匮中,不敢轻易传授给不适合的人。

岐伯再次跪拜后起身说:臣请您听我说。后背与前胸相互牵引而疼痛,治疗需要选择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和中枢穴(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以及“上纪”,所谓“上纪”,就是胃脘(中脘穴),而“下纪”,就是关元穴。背部、胸部的经脉斜系着前后阴阳(背为后,胸为前,背为阳,胸为阴),所以胸背部牵引疼痛、阻塞时就会胸胁疼痛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喘息、气促、偏侧疼痛,是因经脉盛满从下而起斜出于尻部,络连于胸胁通于心脏贯穿横膈,上到肩部交会于天突穴,再斜着向下过肩交会在背部第十胸椎之下。

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五输穴左右各一,五脏的五输穴共五十个;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胃、胆这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穴位,左右各一,六腑的腧穴共七十二个。可以治疗热病的穴位有五十九个,治疗水肿病的穴位有五十七个。刺治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中,在头上有五行,每行有五个穴位。脊骨两旁各开一寸五分,是五脏的背俞穴位,两旁各五个,共计十个穴位。大椎上两旁天柱穴各一,共计两个穴位。瞳子髎、浮白两个穴位,两侧髀厌部(髋关节)有环跳两个穴位,犊鼻两个穴位,听宫穴两个,攒竹穴两个,完骨穴两个,头项中央风府穴一个,枕骨头窍阴穴两个,上关穴两个,大迎穴两个,下关穴两个,天柱穴两个,巨虚穴上下廉穴共四个,颊车穴两个,天突穴一个,天府穴两个,天牖穴两个,扶突穴两个,天窗穴两个,肩解穴两个,关元穴一个,委阳穴两个,肩贞穴两个,哑门穴一个,神阙穴一个。胸俞共有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穴左右各一,共计十二个穴位。膈俞穴有两个,膺俞共有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穴左右各一,共计十二个穴位。阳辅穴两个,解溪穴两个,阴跷的照海穴、阳跷的申脉穴共计四个。治疗水肿病的五十七个穴位多在肉理诸分之间,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多在气聚之穴,治疗寒热病的穴位在阳关穴。禁刺之穴在手五里,不可刺治至二十五次,位置在天府穴下五寸之处。以上就是三百六十五穴,针刺之术所使用的穴位。

黄帝说:我了解了人体腧穴所在位置和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原理,还希望听一听孙络以及谿谷的知识,是否也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应呢?

岐伯说:孙络(络脉分支,络脉的细小部分)与三百六十五穴内外相会,也和一年三宝六十五天相应,有祛除奇邪的功能,并可以畅通营气、卫气。如果病邪侵入身体并滞留在营卫之中,造成卫气失散,营血内溢,卫气耗散营血停滞不畅病人就会发热在外,气短在内,此时就要立即用针不要再等,使用泻法以通泻营卫中的邪气,看到淤血的络脉就要刺治,不必纠结于其处是否是孙络与穴位交会之处。

黄帝内经的气穴论(通读黄帝内经之五十八)(2)

黄帝说:您讲得太好了。我还希望听一听谿谷交会的道理。

岐伯说:肌肉大的交会处叫做谷,小的交会处叫做谿,肌肉的纹理之间,就是谿谷的会合之处,可以通行营卫之气,还可以会合宗气(胸中大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饮食而成的水谷精气等组成)。如果谿谷中邪气壅塞,经脉热结肌肉衰败,营气卫气无法畅行,就一定会形成脓肿,在内造成骨髓销铄,在外令足之股肉破溃,如果病邪流连在骨肉相连之处,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病症。如果寒邪留连不去,营卫之气不能正常循行,肌肉、筋脉就会挛缩,肋部肘部无法屈伸,在内形成骨痹,在外造成肢体麻木,叫做不足,是严重的寒邪流连在谿谷中造成的。谿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应,也与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相应。如果痹症比较轻微,病邪在皮肤、孙络之中随着络脉来去,用微针就可以治疗,与平常刺治孙络的方法相同。

黄帝让左右侍从回避后起身,再拜岐伯说:今天承蒙您开启知识、解除疑惑,我将把这些理论藏在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来。然后收藏到金兰之室(藏书府)中,署名为《气穴所在》。

岐伯说:孙络之脉有别于经脉之处,就是孙络血盛之时就可以泻,也有三百六十五脉,并且灌注于十二络脉。不仅是十四络脉,骨解中经络受邪,也能够向内注泻到五脏之脉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