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

现在很多人都把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看作是这个故事的原创,把童祥苓老师当作杨子荣的首演,其实不然,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曾经出现了四个不同版本的京戏。

最早是东北吉林的辽源市京剧团,他们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创编了革命题材的现代京剧《智擒惯匪座山雕》,著名演员杨月樵饰演杨子荣,王孝宣饰演少剑波,高声远饰演座山雕。

北京京剧团于1957年首演的《智擒惯匪座山雕》,由马长礼扮演杨子荣、谭元寿扮演少剑波、郝庆海扮演座山雕、小王玉蓉扮演一枝花(一个女土匪)、翟韵奎扮演一撮毛、慈少泉扮演塌鼻子(土匪八大金刚之一)、赵丽秋扮演栾平妻、李四广扮演土匪傻大个、蒋元荣扮演栾平,还有何振兴扮演的刁猴头、郭和咏扮演的老猎户、耿世华扮演的猎户妻、冯百葵扮演的白茹、慈永胜扮演的孙达德、李德奎(后来换成张韵斌)扮演的大麻子、张宾江扮演的栾超家、张少武扮演的刘勋苍、何盛清扮演的李勇奇之母。

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1)

杨子荣要求化装土匪进山一场,与现在《智取威虎山》第4场“定计”,在内容与结构上是相同的,塑造两个主角的核心唱段也在这一场。马长礼的“二黄碰板”起唱“杨子荣是个好根本,九岁放牛把地耕。自从我参军闹革命,只有一心无二心”,唱腔中的余叔岩和杨宝森的韵味非常浓厚。

杨子荣接唱“不是我轻敌人太侥幸,不是我贪功自逞能。眼看着土匪灭人性,满腔义愤不能申。要斩蛟龙只好是下大海,”唱到海字,出口即停,大锣一击,切住,少剑波夹白:“我倒是想亲自去一趟”,杨子荣收尾唱“不能不能万不能”,最后一个“不能”叫散,拖腔,落个满堂好。

谭元寿先生的“西皮”“深入虎山担负重任”颇有谭派特色;无论前面的“二黄”还是后面的“西皮”,都采用了两个人接着唱的方法,让人听着过瘾(可以在网上找到原唱。)

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2)

据李毓芳老师说,谭富英先生要求在《智擒惯匪座山雕》里来个群众角色,被年轻人谢绝了。于是他要求担任剧场效果的工作,他每天练习打砸炮,代表枪声,跟大家一起排练,十分认真。

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3)

1958年中国京剧院排演的《林海雪原》,由李少春演少剑波,杜近芳演小白鸽,袁世海演刘勋苍,叶盛兰演许大马棒的儿子许福,叶先生演出来还真有些匪气,但是只几句台词。

打进匪窟的杨子荣穿缎子对襟中式小褂,戴一顶土耳其式黑帽,显得特别帅。杜近芳的白茹扮相是扎着两个小辫,一出场第一句就是“敬礼,报告二零三”,与少剑波还有些对唱。

首演于1958年,后参加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经过再创作,删除了原剧中河神道长、蝴蝶迷和小白鸽等角色,增加了李勇奇、小常宝两个角色,使剧本更加饱满丰富,唱腔上也重新做了调整和新的创造,保留了原剧的武打精华,增加了新的武打技巧,另取剧名为《智取威虎山》,由当时沪上名武生李仲林出演杨子荣一角,纪玉良扮演少剑波。

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4)

名武生李仲林先生演出《智取威虎山》

当年最初的决定是由孙正阳先生扮演此戏中的主角儿侦察英雄杨子荣。不久,经过剧院领导再次研究认为还是由老生行当的童祥苓饰演杨子荣更为合适,毕竟该戏的主角儿必须要文武兼备。同时还研究确定了戏中其他人物的扮演者,分别由沈金波饰演少剑波,齐淑芳饰演小常宝,施正泉饰演李勇奇,王梦云饰演李母,孙正阳改为饰演戏中的主要反面人物栾平。

50年代老京剧智取威虎山(六十多年前四个版本的京剧智取威虎山)(5)

孙正阳饰演杨子荣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