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被贬(王阳明无一兵一卒)

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改为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还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

对此,《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被贬(王阳明无一兵一卒)(1)

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便是他高超指挥艺术的一次体现。

正德十四年六月,身为南赣巡抚的王阳明被朝廷派往福建平定兵变,王阳明由赣州出发北上,6月15日途经丰城时,丰城县令向他报过了一个惊天消息: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十万造反

朱宸濠在南昌谋反,王阳明是南赣巡抚,南昌并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况且他也另有公务在身,他本可以坐视不管。但谁让他是王阳明呢?胸怀天下一心想做圣贤的一代大儒王阳明怎会在国家危难之际袖手旁观?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被贬(王阳明无一兵一卒)(2)

问题是他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更糟糕的是,朱宸濠已经得知了他已到丰城的消息。

这时的王阳明,经过赣南剿匪的大获全胜和创立“心学”后的四处讲学,已经名满天下。慑于王阳明的威名,为防止王阳明干预自己起兵,朱宸濠派出一支千人部队去追杀王阳明,幸运的是王阳明有惊无险,得以脱身。

脱身之后的王阳明经过一番考量,认为吉安是最好的去处。吉安知府伍文定是他的老相识,伍文定曾跟随王阳明在赣南剿匪,对王阳明的智慧谋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定主意后,王阳明便火速赶往吉安。到达吉安后的王阳明,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被贬(王阳明无一兵一卒)(3)

首先,王阳明分析了朱宸濠起兵的三种可能:趁朝廷没有得到消息,毫无准备,北上直取北京,此为上策;先取南京再图北京或割据南方,此为中策;下策是留在江西,死守南昌。

敌人的下策对王阳明来说就是上策,所以他要想办法让朱宸濠留在江西。

于是,王阳明给沿途各州县写信,声称朝廷早已察觉朱宸濠有不轨之心,已派自己率领48万大军先行到达江西,他命令沿途各州县务必准备好48万大军的粮草。

这些信送出之后,王阳明故意让朱宸濠的人截获。朱宸濠一看王阳明率领48万大军已经来到江西,信以为真,出兵北上便搁置了下来。王阳明则抓紧向朝廷报告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又向邻近各省借调军队。

紧接着,王阳明又放出消息:声称中央军及各省派出的先头部队已逼近江西。王阳明又假装给这些部队写信,说:江西是朱宸濠的老巢,他如果据守南昌,那天时地利人和就全占了,我们长途跋涉而来还真不好打,这对他来说是上策,所以我们要等朱宸濠离开南昌,在半道上截击他。信中还说朱宸濠的谋士李士实、刘养正等人已向他表了忠心,时机成熟会反戈一击。

这些信同样故意让朱宸濠截获,朱宸濠看到信后心里七上八下,更不敢北上了。他不得不派人先去打探消息,这为王阳明做各方面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后,王阳明再给朱宸濠的士兵们写公开信,分析形势并劝导他们不要助纣为虐。然后再用弓箭射进朱宸濠的军营,让他的士兵看到。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被贬(王阳明无一兵一卒)(4)

王阳明“三封信”过后,朱宸濠方面果然军心浮动,这为王阳明平叛赢得了时间。

虽然朱宸濠不久之后就查明了真相,知道中了王阳明的缓兵之计,但王阳明已经组织了一支3万人的部队,同时,王阳明请求朝廷务必抓紧派正规军前来。

朱宸濠查明真相后,随即发兵北上,企图先攻安庆再图南京。而此时朝廷依然没有动静,王阳明只能靠自己组织的这3万人。

最后,也正是王阳明临时集结的这3万人在他的指挥下,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打下南昌,迫使朱宸濠回师救援,然后在半道上设伏活捉了朱宸濠。

朱宸濠精心准备了多年的这场叛乱就这样被王阳明只用了43天就搞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