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

强直性脊柱炎看似罕见,实则不然,好几位家喻户晓的明星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早期症状不明显,又容易误诊、漏诊,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还有很高的致残风险。有一种说法,强直性脊柱炎5年不治疗,致残率高达70%,是这样吗?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会发生残疾,患者又该如何避免残疾呢?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1)

强直性脊柱炎如果不治疗,会残疾吗?

有这样的一组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3年的致残率为45.5%,5年的致残率高达7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的炎症为主要症状。在病情的早、中、晚期,危害有所不同:

  • 早期症状及危害——主要是晨僵、骶髂关节疼痛,还会出现腰椎疼痛、腰椎活动功能受限等危害。
  • 中期症状及危害——主要为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疼痛剧烈,部分表现为臀部、腹股沟部位、大腿内侧部位疼痛,继而出现髋关节功能障碍,周围肌肉萎缩,出现骨性强直,髋关节强直将导致较高的致残率。
  • 晚期症状及危害——炎症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关节疼痛,主要表现为脊柱固定和强直。此外,颈椎固定前倾和脊柱后突,胸廓常固定在呼气状态,腰椎生理曲度丧失,髋、膝关节严重屈曲挛缩,患者体态发生巨大变化。部分患者可严重致残,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2)

因为危害巨大,强直性脊柱炎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疼痛及脊柱变形带来的体征变化,会给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精神等各方面造成重大打击,让患者苦不堪言!

赵医生在诊室里遇到许多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这不是吓唬患者,有报道表明患者从首诊到确诊需要6~10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症状,容易与腰骶关节劳损、骨关节炎等疾病混淆,患者因为经济或医疗条件受限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确诊,等到出现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时才就医,就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残疾的风险大幅增加。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3)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疾病治疗难度也很大,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或许就是能否远离残疾的“胜负手”,大家一定要重视,尤其是有强直家族史的人,对不明原因的腰背痛要及时就医!

强直虽然无法根治,但并非毫无希望,通过早期诊断及治疗,控制炎症和延缓病情的发展,患者虽然“与病共存”,但还是能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的进步,重症和晚期的患者只占少数,残疾是可以避免的!

强直的高致残率和这些原因有关,看看你是否中招!

如今信息发达,患者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到疾病的相关知识,像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西瓜视频都有许多医生入驻,人们对强直不再一无所知,一般也不会出现不治疗的情况。除了不治疗外,以下原因会增加强直的致残率!

01 / 发病年龄小,病程时间较长!

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发病年龄在13~31岁,男女存在差别,男性的发病年龄在(24±7)岁,女性的发病年龄在(30±11)岁,8岁以前和4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与其他关节病高发于中老年不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青少年及青壮年,许多患者在青少年就患病。

如果患者起病年龄较小,那么病程时间就会更长,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受病程影响,发病早的患者更容易病重!

02 / 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可能症状轻微,容易与肌肉劳损、韧带拉伤等“小问题”混淆,不容易引起重视,这样就会耽搁了治疗时机。此外,有些患者即便确诊了,对强直的重视程度不够,治疗不积极,也容易因延误导致病情加重。更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怀疑,自行盲目加药、减药、换药,甚至放弃规范的治疗,转为尝试各种偏方,这些治疗不当或治疗不依从的情况,也会导致病情失控。这几种原因,都会对残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4)

03 / 缺乏功能锻炼

这是许多患者都会忽略的一个方面,在临床中,许多病程长但病情控制较好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坚持锻炼。治疗性运动,具有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的胸廓活动度、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畸形的作用。

无论患者是畏惧疼痛、疼痛管理不当,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的退化会进一步加重,强直的病情发展也会更迅速,比坚持锻炼的人更容易病情失控,以及出现畸形残疾!

04 / 病情急剧恶化

如果患者病情不受控,发病后病情发展较快,特别是病情急剧恶化、反复发病的患者,残疾的风险系数更大,比如髋关节病变和幼年性强直,早期就可能出现致残,这一类患者要更重视治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5)

如何正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从而远离残疾?

强直性脊柱目前是没有药物能根治的,但及时、规范的治疗能控制炎症症状及延缓病情,降低患者的残疾风险。强直脊柱炎有以下几个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和体征——消除或尽可能最大程度减轻症状,如缓解和消除腰背疼痛、晨僵和疲劳等。
  • 恢复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病变关节的功能,如脊柱的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防止关节损伤——防止累及中轴关节和外周关节的新骨形成、骨质破坏、骨性强直和关节畸形。
  • 防止脊柱疾病的并发症——防止脊柱骨折、屈曲性挛缩等。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6)

要达到这些治疗目的,让患者远离畸形,治疗的正确性至关重要。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位强直患者李先生总结的三条经验,他在治疗上走过不少弯路,曾经一度连袜子都不能自己穿,甚至一度放弃自己,后来还是鼓起信心,将治疗拉回正轨,虽然病程超过20年,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01 / 医药治疗要规范

李先生在治疗上曾经犯过一个大错误,那就是过度依赖止痛药。因为对疼痛的恐惧,李先生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运动,一痛就吃止痛药,有时候甚至会超过推荐药量服用,没过多久就出现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是胃肠道上,而且药物的止痛效果也在逐渐下降。

强直性脊柱炎离不开医药治疗,但医药治疗不等于只用止痛药。治疗强直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等,前两种主要用来控制症状,后两种主要用于延缓病情,要合理搭配使用,患者也可以尝试传统医药治疗,但都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除了药物,物理因子治疗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7)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有耐心,慢性病是需要长期对抗的,如果一心想要走“捷径”,反而容易陷入误区,很多患者放弃了正规的治疗,转而采用各种“偏方”,不但延误病情,还可能出现激素滥用等情况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不明来历的药物,一定不要轻易尝试!

02 / 要保持好的心态

这是李先生的一大感悟,在病情较重的那段时间里,他曾一度失去希望,准备破罐子破摔了,医护人员的开导和家人的鼓励,尤其是家庭的温馨让他重新生出战斗的勇气,才换回来后来的良好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8)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能失去治疗信心,坚持治疗既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减轻家人的担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为症状折磨、病情反复、药物不良反应而焦躁,这时候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多一点耐心和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03 / 一定要坚持锻炼

李先生曾经因为畏惧疼痛而不敢运动,后来还是在医生的鼓励下才迈开脚步。一开始是散步,然后健步走,再是慢跑和游泳,后来是自重健身、抗阻训练,关节的柔韧性一点点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一点点提升。在医药治疗的同时进行自我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很快进入到良性循环中!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句话叫“躺着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没法康复的”,患者一定要运动起来!一开始可以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循序渐进锻炼起来,先适应锻炼这件事,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参与度。然后,要针对脊柱、髋关节、肩关节进行活动度锻炼,各个方向适当牵拉,每天2~3次。扩胸运动和呼吸体操是少不了的,在散步或健步走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

强直性脊柱炎接受治疗后致残率(强直性脊柱炎不治疗5年致残率高达70)(9)

不过,锻炼要从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不必着急追求运动量,以免运动过度造成关节损伤,暴力运动关节要禁止,运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首先要保证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谈效果,最好让你的主治医生参与到运动方案的制定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