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最厉害的诗(林黛玉曾写过一首古体诗)

黛玉14岁时曾写过一组诗,月圆之夜她想起古时候的五个才女,冰雪聪明的她却看到自己的处境,拿自己的境遇和古时候的才女作比较,写完之后丢一旁,不经意间还被宝玉翻出来,于是乎还闹腾出了一些故事。这组诗里其实有着曹雪芹的铺垫,也暗示了林黛玉之后的命运,我们来品读其中的一首《西施》,解读其中的滋味。

林黛玉最厉害的诗(林黛玉曾写过一首古体诗)(1)

林黛玉

这首诗是林黛玉在七月十五月圆之夜写下的,引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别有一番深意,诗歌原文如下: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从音律美学的角度上看,这首诗读起来还是脍炙人口的,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押韵,又用典,还进行了对比。我们从字面和内涵两个角度来品读。

林黛玉最厉害的诗(林黛玉曾写过一首古体诗)(2)

林黛玉

先看第一句,这一句说的是西施作为一代倾国倾城的才女,却如浪花一般消逝而去。为何会这样描述西施的命运?这个疑问要结合历史典故来说,当年越国一举拿下吴国,西施的命运也因此颠沛流离,关于西施的命运民间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西施和范蠡和好,两人一起浪迹天涯,也有人认为西施追随自己的丈夫而去。第一种比较浪漫,第二种比较符合古时候的礼法。

再看第二句,这一句便承接了第一句,说的是西施在那之后,一个人在吴国的宫殿里默默地想念儿时的故乡。我们又有一个疑问,为何西施会独自悲伤,想念儿时的故乡呢?这就得跳出西施的历史典故,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写下这首诗,目的是为了表达主人公的思想,这第二句其实是作者化用了另外一首诗词。化用的那首诗出于《汉书》,里边便有这样一句“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忆儿家。”

如此一来便可以解释为何曹雪芹要借黛玉之笔要说西施“亿儿家”了。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便知道,黛玉来到贾府便是寄人篱下,黛玉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贾府,虽然仍旧被好生招待,内心却是孤独的。月圆之夜林黛玉回忆古时候的才女故事,想起自己的身世,感伤也随之而来。

林黛玉最厉害的诗(林黛玉曾写过一首古体诗)(3)

人生

这首诗的前两句便已蕴含了黛玉一生的悲欢,后两句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来看第三句,这句说的是莫要去笑话东村的东施效颦。这里我们也会有疑问,东施效颦是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不能去弄巧成拙地去一味的模仿他人,可这首诗却说不要去笑话东施。这里我们在读完最后一句后再来解读。

最后一句说的是东施在头发花白的时候,也能在溪水旁边洗衣浣纱。我们结合上一句说的不要去笑话东施效颦,两句连在一起不难发现,其实这里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西施对比东施,西施再有才华也难抵挡命运的安排,可东施不如西施美丽,也不如西施有才华,却能安安稳稳地活到晚年。诗中话里有话,用西施和东施的比较,来反衬林黛玉。

林黛玉最厉害的诗(林黛玉曾写过一首古体诗)(4)

人生

具体而言,林黛玉寄人篱下,自身也有才华,也冰雪聪明,但也惶恐西施那般的命运,这里不知是曹雪芹刻意这样暗示,还是只为了说明林黛玉想象力丰富,我们读来也能感受到像林黛玉性格中的那份倔强和可爱。

西施有才,却也如浪花般逝去,林黛玉亦有才,可也落得个香消玉殒,我们感慨这部《红楼梦》给人带来的思考,也感慨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更能从中领悟人生,每个人对于林黛玉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印证了人生的万千可能。这首诗道尽了许多铺垫,也暗示林黛玉的一生,值得细细品味。(文/云冗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