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主要内容:诗歌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陈毅《梅岭三章》主要内容:三首诗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第一章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第二章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第三章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短诗五首》1.《月夜》展现了“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的意识。
2.《萧红基畔口占》寄托了作者对已故作家萧红的怀念之情。
3.《断章》:哲理诗,告诉我们字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相互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4.《风雨吟》:诗中的“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5.《统一》:聂鲁达,智利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统一》是一首哲理诗,告诉我们世界是多样的,世界因多样性而美丽;世界又是统一的,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高尔基《海燕》(散文诗)1.文学常识:《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主要内容:文章运用象征的手法,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和献身精神。
3.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燕》最大的特色。
4.思考: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乌云和雷电?
第二单元
鲁迅《孔乙己》1.主要内容: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文章塑造了孔乙已这一既可怜又可气,既可叹又可悲的读书人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表现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2.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何效果?
线索人物。作者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已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一个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3.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笑”贯穿全文,有什么作用?
4.思考:下面课文链接中的“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实则另有深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课文链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契诃夫《变色龙》1.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变色龙》这篇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刻画了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的忠实走狗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形象,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现象。
作者除善用对话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外,还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特征,鲜明地表现主题。
2.本文以“变色龙”为题的好处是什么?
(1)小说借变色龙这种动物颜色多变的特点,喻指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オ性格特征。全文紧扣一个“变”字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2)以“变色龙”为标题,不仅富有讽刺意味,而且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3.思考:文中设置“军大衣”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4.下面两则材料都有“衣服”的细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安排对塑造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材料甲】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契诃夫《变色龙》)
【材料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已》)
《变色龙》中的“军大衣”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脱“军大衣”既揭示了他因判错案而胆怯的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已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
《孔乙已》中的“破长衫”是孔乙已读书人身份的象征,既说明他生活贫困、性格懒惰,又说明他追求功名、自命清高,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阿城《溜索》(笔记小说)1.主要内容:这篇小说记述的是“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文中大量篇幅描写的是怒江大峡谷的高峻险恶,写初次溜索的“我”和牛都被极其艰险的峽谷吓得失了神,然而驼队的汉子们不慌不忙,在领队的带领下从容地乘着溜索飞渡深不可测的大峽谷。马帮人面对大峡谷,从容不迫,举重若轻,表现了他们的无畏、勇敢、沉着、冷静。
2.下面的课文链接中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课文链接】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对牛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也反衬了首领及汉子的无畏勇猛)
3.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1)【深刻意蕴】①飞渡映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2)【情感取向】骏马、雄鹰、高山快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刘绍棠《蒲柳人家(节选)》1.主要内容:本文节选的部分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文章表现了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美好品德。
第三单元
《鱼我所欲也》这篇短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也让我们初步领略《孟子》说理的雄辩、气势的磅礴、文采的丰富。文中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生”与“义”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接着运用因果推理和假设推理进行论证,告诚人们不能“失其本心”。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送东阳马生序》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作者通过讲述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리勤奋与专心与否。同时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情真意挚,语重心长。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
《词四首》1.《渔家傲·秋思》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下片则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渴望报效朝廷之志。首三句直接点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以及对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4.《满江红》曲折地反映了秋瑾参加革命前复杂矛盾的心情。上片主要表达了词人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1.《谈读书》(随笔):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2.《不求甚解》(杂文、驳论文):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山水画的意境》(文艺论文)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
《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 《谈美》 《西方美学史》
《驱遣我们的想象》论述了“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已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一观点。
第五单元
郭沫若《屈原》(节选)1.文学常识:选自话剧《屈原》,这是一部历史剧。本文选自剧本第五幕第ニ场。
2.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体会独白中“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毀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3.戏剧的有关知识。
(1)舞台说明:它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2)独白:它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表现方法。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节选)1.主要内容:以老北京繁华的商业区前门为背景,讲述了在清末至民国动荡的岁月里,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摇揺欲坠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师而又衰退败落的曲折故事。
2.福聚德衰落的原因:主要原因一一内部的钩心斗角;根本原因一一当时正值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文化封闭落后。
3.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主要有:(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2)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4)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羞辱卢孟实。(5)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这些戏剧冲突都是围绕福聚德由盛而衰的原因展开的。
孙鸿《枣儿》(独幕话剧小品)1.主要内容:《枣儿》是一个独幕话剧小品。全剧以“枣儿”为线索,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巧妙地串起现实与回忆,思念与盼望,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交迁。
2.象征手法: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3.思考:剧本开头和结尾用了同一首童谣,但出现的方式不同。结合童谣两次出现时的情境,说一说:童谣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两次出现时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六单元
《曹刿论战》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一一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文紧扣“论战”这一中心,通过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说明了①取信于民,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③并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文章对曹刿的言论写得十分详备,而对战场上的搏杀写得极为简略,这样安排对表现曹刿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突出文章主题,效果非常显著。
《邹忌讽齐王纳谏》本文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一邹忌,他通过生活中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本文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文章由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邹忌从具体的生活小事中悟出了道理,这是进谏的缘起;接着写入朝见齐威王进谏,这是进谏的内容;最后写齐威王纳谏除弊,齐国大治,燕、赵、韩、魏朝齐,这是进谏的结果。
《陈涉世家》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出来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
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关起义以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写作战过程,则又写得相当概括,以免人物形象淹没在大场面的活动之中。作者紧扣“起义”这一中心,详略得当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重点明确,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助于陈涉形象的勾勒。
《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本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拳拳深情,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由于本文体裁是奏章,内容是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整体以议论为主。为使刘禅知道开创基业的艰难,激励他以先帝为榜样,作者在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和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叙述中,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诗词曲五首》1.《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人性的损害。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诗中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意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4.《过零丁洋》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5.《山坡羊.潼关怀古》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词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