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感应碑(古碑拾遗丰县郡马林和)
文/图:于世伟
丰县王沟镇程集村,是一个古老悠久、饱含故事的村庄,因村里大户——程姓而得名,原来叫程楼。更有“风卷穴”的神奇传说而闻名遐迩,是丰县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村庄。
(程宏箴老先生在翻阅《程氏族谱》和家族资料)
为了保护丰县文史古迹、播扬发掘乡土文化,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文史负责的态度,笔者五次驱车前往程集村采访程氏族贤、实地勘看古迹。
让我们跟随曾担任程集村38年的会计程宏箴先生(现年78岁)、程氏乡贤程守刚先生(现年85岁)和程言玉先生(现年68岁)的脚步,敬阅《程氏族谱》,探索程氏族人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传说,揭开郡马林“风卷穴”的神奇面纱。
(程言玉先生、程守刚先生和程宏箴先生在程集村讲述家族传说)
程集村的程氏先人名讳叫程位,字大政,别号两川。生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卒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一日。三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饱经辛酸,将他抚养成立。
程位因娶了明朝王爷的女儿,年仅二十岁就担任山东藩王(明朝朱氏皇帝宗亲)巨野府宾相,被封为承训大夫。他仗义疏财、扶危救困,是一个侠义之人。
丰县程集程氏迁丰始祖,是程位的四子程惟节,于明万历三十三年自济宁府来丰县居住,定村名为程楼。清朝时村中兴起贸易集市,故改名为程集,延称至今。
程位娶妻三位:仙霞乡君、满氏、王氏,生六个儿子、五个女儿。
仙霞乡君的父亲朱健根,是巨野恭定王朱阳蓥之孙,鲁王朱檀之五世孙,明朝宗室、奉国将军,是鲁藩巨野王支。
朱健根的儿子、仙霞乡君的兄弟是镇国中尉朱观熰,字中立,袭封鲁王,爵镇国中尉。
由此而论,仙霞乡君是郡主,程位是郡马,故其墓地被称为:“郡马林”。
相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月二十五日,泗水河泛滥成灾,吞没了无数的良田庄稼,程氏祖先程位(惟节公之父)的墓地祠堂深受水害。
水灾过后,程氏族人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将先人之墓迁至洛阳程氏祠堂。因为河南洛阳是程姓的发源地。
水退后是五黄六月的麦忙时期,天气炎热,移丧人等一群从济宁浩浩荡荡的步行前往洛阳。人强马壮、轮番替换,夜歇昼行,不敢怠慢。
有一天,一行人马到达丰县城西的程楼(即现在丰县王沟镇程集),丰县的程氏同族早已经准备好食品补给并准备祭奠祖先。
说来也奇怪,棺材即将落地时,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转眼间从西南骤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割下的麦子漫天飞舞,一时间天昏地暗,人眼难睁,抬棺的放下丧杠,四处躲避。
一阵狂风过后,众人睁眼一看,哪里还有什么棺材,眼前矗立着一座偌大的坟墓。
在场的人们惊得目瞪口呆,感觉到不可思议,啧啧称奇。老半天才有人小声说:“这是咱先人自选坟地呀,看来这地方肯定风水好。
这时程氏族人才恍然大悟,一下子跪在地上,对天空不停叩头,感谢老天的保佑。
正好该村是程氏族人的居住地,冥冥之中,先祖又迁葬于此,更坚定了程氏族人居住於此的渴望。从此程集村里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风卷穴”的传说不仅丰县老一辈人知道,在济宁一带亦有传说。
丰县程氏“四箴堂”字辈:
乐守箴言训
恒如世宝传
光昭先烈远
继起有英贤
俊杰善为本
文武万代源
立雪乃名教
永存亿兆年
因为和明朝皇上沾亲带故,程位得到了御赐的“双凤朝阳”牌匾一块。
程位逝世后,由乡贡进士、滋阳张士聪(字兑锋)撰写碑文,
乡贡进士、山西闻喜县知县、郡人仙豸(字鑑泉)篆盖,
皇明七代孙、镇国中尉朱中贞书丹,
乡贡进士、鱼台隋廕(字龙栢)行状。
碑文高度评价了程位的一生并记录子女姻亲情况,资料详实、极尽哀荣,并将“双凤朝阳”的匾錾刻在石碑上。
(程集村北桃树林现存清同治年间、程氏家族墓茔前的一对华表)
派衍二子,宋元明清家声旧;
名著两川,高曾祖父世泽深。
安阳庠生朱玉琛书丹
丰县程氏族人秉承先祖急公好义、与人为善的优良美德,以文明兴族,以诗礼传家,被列入全县程、蒋、李、孙“四大姓”之内,是汉高故里丰县望族之一。
特别鸣谢:丰县文史爱好者、王沟镇田楼村张建伟先生引荐及提供资料。
作者简介:于世伟,1971年生,中共党员,字静尘,号君毅,君毅斋主。江苏丰县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丰县宋氏形意拳协会秘书长,江苏栖凤书院秘书长,丰县青少年艺术协会秘书长,丰县夕阳红艺术团团长,自由撰稿人。
于世伟先生热心公益、崇文尚武,对地方文史民俗、谱牒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多篇文章被徐州《彭城晚报》、《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录用、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