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

作者/耿超廷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2)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现在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冬至很重视,冬至被视之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我们沂蒙山,管冬至叫“冬夏”,以“冬暖寒节”称之。吃“捏冻耳朵”本来是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衣不蔽体(我国到了宋代才开始种棉花,在生产力低下,还没有大面积掌握织布技术的汉代,绝大部分人没有衣服蔽体是普遍现象。)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服药后,乡亲们的耳朵就痊愈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于是形成了“捏冻耳朵”的习俗。中华民族是崇尚孝道的,于是把吃“冻耳朵”的习俗带给列祖列宗,于是便有了,人间过节,祖宗也过节的习俗。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3)

为了让子女尽到不忘祖宗,保持孝敬祖宗的习惯,父亲每次上坟总要带上我,一是熟悉老祖的坟茔在哪儿,而是祭奠的套路。这一些都不难,去一两次都知道了,倒是路途遥远成为上坟时的难题。我们的祖坟叫“耿家林”,是明末延安同知耿继武在任时为父亲耿相修建的,据我们家七八里地,路途遥远不说,更主要的是要涉过沂河,给上坟造成了诸多不便,尤其是汛期,沂河水大,过河有危险,冬天水凉,赤脚过河,那是实在遭罪。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4)

爷爷过世早,尸骨埋在耿家林里。耿家林是张耿村耿家的老林,现在还有张耿村的一个小队居住在墓地不远的地方。这些人是守墓人的后代,都是姓耿的宗亲,当初他们舍家撇业,来到此处看护坟茔,是明末时期的事情。没有想到几百年过去了,他们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有人说这是老祖宗积的德,他们都受到了祖宗的庇佑。

墓地的选址的确不错,是找精通阴阳五行的风水先生看的。后面是气势雄伟的石马山,前面是滚滚的沂河水,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可见当初老祖宗选择墓地是有大格局大气象的,他们没有把目光投在自己那仅仅一亩三分地里,而是目光更远,胸怀更大,跑到沂河东岸买下一大片土地,供耿家做墓地使用,开阔的视野,只有那些学识渊博,装有乾坤的人才有的气势!小时候,跟父亲来,只是看看每一座坟茔,摸摸每一座石碑,只是感到好玩,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年龄增长,读书多,再来到这一块墓地,就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感觉。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5)

不过让自己印象深的是,冬至上坟趟过沂河的事情。记得一次是我八九岁的样子,跟随父亲去上冬至坟,天气很冷,寒风呼啸,那时候生活落后,没有长筒胶皮靴使用,而是仅仅有一双鞋筒不太长的可供使用,到了河边,虽然河水没有大面积封冻,但到处有冰凌,父亲只能背着我提着篮子过河,到了河中央,水有些深,漫过鞋筒,灌进靴子里,但父亲没有办法,只能坚持趟过冰河。到了对岸,父亲放下我,脱下靴子,看见父亲的腿冻得通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让我幼小的心灵甚是感动。等我们来到墓地,把祭品放下供石桌的时候,我仿佛感觉我们那些老祖已经等候多时了,虽然我与他们相隔几十年,上百年,但他们一定为我们的到来感到欣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舔犊之情,儿女们何尝感受不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儿女们只能用上坟这种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情!

七十年代初,奶奶去世后,把坟墓修在离家比较近的自己村里,去沂河对岸老林上坟的次数少了,但重要的节日还是要去的,譬如清明、冬至、春节。经过“破四旧,立四新”,还有农业学大寨运动,整修大寨田,一些老祖的坟茔遭到破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坟茔孤零零立在荒草中,仿佛诉说着世事沧桑,人间百味。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6)

八十年代初,我独自一人,在冬至这天冒着飘飞的雪花,到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老祖墓地去。走进沂河不远,突然感到一只靴子漏水了,刺骨的河水还是无情地灌进水靴里,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无法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前行,等到了岸边,漏水的那一只脚已经完全冻得麻木了,这让我想起十年前父亲背我过河,两只靴子完全漫进冰水的情形,于父辈对儿女的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我来到墓地时,我一时惊呆了。过去的小土堆也也已经完全消失了,只有零星的小草在寒风中瑟瑟地抖着。让人唏嘘感慨,过去的耿家林多么赫赫有名,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明末至今,几百年时间,屹立在这里,历经沧桑,诉说着昨日的辉煌。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个人,他们毫无顾忌这些守护几百年祖宗的坟墓,而是完全夷为平地,去种植庄稼了!我想象那些祖宗们一个个流离在寒风中,无家可归,在飘飞的雪花中挣扎着,哀嚎着,谩骂这些不孝的子孙……其实,那些年,这些守墓人的后代,在一步步蚕食着这些祖宗的坟茔,只不过,在土地分给个人之后,也许是出于对土地的热爱,无暇顾及当初的使命,把墓地开垦出来,供自己发家致富。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7)

因为已经找不到坟堆,只得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摆下祭品,把纸钱焚烧了,看到被风卷起的纸灰,在空中曼舞着,仿佛一只只黑色的蝴蝶,酒香随热气升腾,氤氲着,向四周飘散,我弯下腰,向墓地三鞠躬,然后,又磕了三个头,收拾好带来的祭品,悄悄地离开墓地。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8)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些迷茫。把这些墓地开垦成良田,到底该不该这样做?这样状况无非时代使然,究竟是我落伍了,还是社会进步太快?那些祖宗的在天之灵,如果有知,是反对,还是漠然,赞许?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这些守墓人的后代,应该感谢这些老祖宗,尽管他们尽职尽责,护佑老祖宗坟茔几百年,是有功之臣,但老祖宗给他们留下一份遗产,给他们留下一份荣光。但我开始联想到自己,我们拥有的一切,表面看来,似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但又何尝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耕种的土地,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山山水水,哪一些不留有祖宗的痕迹?我们应该感谢老祖宗的付出,我们感恩,用我们虔诚的心。我们唯一做到的就是我们奉献的那些祭品,但祖宗们是慷慨的,是无私的,他们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东西,只是留下你那一颗赤诚的孝敬的心意。那些焚烧的纸钱,飘飞的纸灰,不正是神灵对你的赞美的舞蹈吗?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9)

老祖宗是通情达理的。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已经成千上万年了,哪怕一个人占有一身之地,那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资源,早就拥挤不堪了。从这个角度看,平墓还耕,应该是历史的进步,值得提倡,值得讴歌,值得赞颂!

那一刻,我似乎释然了。别了,祖宗的坟茔!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0)

时间真快,三四十年的时间,仿佛在短短一瞬,墓地的影子只是在记忆中残存着,于是在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拜谒了让人魂牵梦绕的老祖宗的墓地。虽然经过三四十年的风雨侵袭,墓地周围的环境,仿佛别无二致,依然还是小时候见过的模样。可世事沧桑,世界改变了许多,改变的不仅仅是山川河流,自然面貌,还有人们的思想,人们的观念。也许当初社会反对的,现在正在提倡,也许当初被抛弃的,现在正在向往,也许当初被认为是丑陋的,现在正在模仿,也许当初非主流的观点,现在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也许过去遭到社会批判的,今天正红得发紫,气味正香;也许是小众的行为,现在已经在市面传播甚广;也许是被认为一辈子没有作为,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人,现在名气正盛,仿佛天上的月亮;总之一句话,沧海桑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节奏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谁会想到过去吃顿饺子都是奢望,现在正天天闻到肉香;过去买一件制服需要掂量掂量,现在穿过几天的衣服,嫌不够时髦,被扔进垃圾箱!真乃“虎踞龙蟠今胜夕,天翻地覆慨而慷”。仿佛一觉醒来,世界又改变了模样!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1)

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迷茫的目光投向默默无语的石马山下,潺潺的沂河水,想再一次看看祖宗墓地当年的的样子,我知道,这已经完全是幻想!当初短短几年,墓地就仿佛荡然无存,我们只记得当初的模样,何况又经过了三四十年!

当我怀着虔诚的心试图走近,过去满地的残垣断壁,仿佛让人有些恐怖的景象,也已经是荡然无存。一片果树园,生机勃勃,鸟语花香。苹果树、桃树、梨树、李子,葡萄在这一片祖宗的家园里安家落户,享受蓝天的爱抚,享受阳光的沐浴,享受雨露的滋润。这些果树仿佛舒展着腰身,在风中舞蹈,在幸福中歌唱!一群鸟儿在果树间穿梭跳跃,仿佛赞美这种美丽温馨的田园生活。纵横飞跃的石马山,默默的,仿佛十分享受这一种美妙的日子。因为她历经沧桑,亲眼见证了墓地几百年的风光,他看见当初那些显赫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像平常人一样,被抬进这一块墓地。安然下葬,与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样,被埋入这一片黄土,第二年黄土堆上也同样长出茅草,诉说着孤独的荒凉。它看透了世事沧桑,无论你是一个小人物,还是声名远播的佼佼者,都享受入土为安一样的待遇!它深深知道,人来自泥土,又回归泥土,只有大地是慷慨的,它无私的容纳你。它深深地知道,人这一生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名誉地位可以带进泥土,化为泥土,最后变成虚无;而金银财宝,那些都不属于你的,你一件也带不走,既便有人把这些东西带入你的棺椁,带入你的坟墓,一旦事情声张出去,也会为那些贪恋的盗墓贼所觊觎,天天惦记,说不定哪一天,把你的坟茔掏开一个窟窿,把你陪葬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眼看着你的财宝落入他人之手,你无能为力,你的哀嚎,你的抗争都无用,因为你已经变成虚无,变成空气,这样的躯壳怎么能够同那些手里拿着铁锨搞头,甚至腰里还别着武器的你曾经的同类相比!乖乖地交出你的东西吧,倘若你藏得隐秘,这个可不是好事情,那些贪恋的盗墓贼,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会把你的坟墓全部掘开,来个底朝天!让你不得安生。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2)

来到这里的,自然是另外一个世界,待遇几乎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之分,不要以为的人间的官职会带进来,吆三喝六,别人会听你摆布,说不定,你在人间的为虎作伥,草菅人命,贪污受贿,欺上瞒下的种种劣迹在这里被揭露;犯下的滔天罪行被清算!你可能会忏悔在人间犯下的那些罪行,但已经晚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也许你是光明正大的正人君子,坦坦荡荡的磊落之人,不但在人间受人尊敬,来到这里同样也受到推崇,受到爱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人多做善事,即使来到另一个世界,也会心安理得,坦荡从容!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3)

我看见沂河水,静静地流着,卷起微小的浪花。它彻夜流淌,阅尽人间春色。河水里也有多少世事随水流向远方,河水里流淌着多少人的梦想,也流淌着多少人的辛酸!但从河水的默默无言里,有多少的人生哲学,世事常理!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人生仿佛是一场探险之旅,旅途中充满了惊喜,也布满了荆棘;幸福在哪儿?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你努力地拼搏中,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在你满足的感觉里!它告诉我们“日出东方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不要让小事牵着鼻子走,换种思路天地宽。人生苦短,不要太计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面对现实,要有一颗平常心,泥泞的路上才会留下脚印。学会包容生活中的不公平,从容面对不可更改的事情。要宠辱不惊,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望天上云舒云卷,去留无意,以淡泊的心境看待人生。不为虚名所累,名利中保持宁静,如果忘乎所以,也许名利背后有大陷阱。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少些挑剔,学会欣赏自己。不必要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自己的人生无需浪费在别人的标准中,保持特质才能赢得蓝天……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4)

望着滚滚的河水,我的思绪如若这沂河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我感到这一次不虚此行,我仿佛是拜谒一座古老的庙宇,从中参透许许多多人生的玄机……

其实人生的哲理,都存在于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会获取许许多多人生的感悟,这样,你就会与时俱进,不至于迷失在纷纷扰扰的世事中。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5)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6)

作者简介:耿超廷,笔名山涧小溪。系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欢读书,热爱写作,曾获得沂水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在学生刊物《红蕾》发表教学文章多篇;在《当代散文》、《当代文学家》《首都文学》发表文章多篇,在《胶东散文年选》刊发文章数篇。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表诗歌散文数十篇现在闭门读书写作,悠闲地徜徉于理想的原野,观云舒云卷,看花开花落。

壹点号文峰山文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冬至上坟什么说法(冬至冬至上坟)(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