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

还记得2017年国庆节这天

常州的西仓桥下架了

引起了常州一波回忆杀!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2)

如今

横跨京杭老运河的西仓桥

经过紧锣密鼓地建设

将在本周日(5月26日)“揭开面纱”

并正式通车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3)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4)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5)

西仓桥处于中国大运河常州城区段

历史风貌保护区,

桥长149米,

主桥为三跨变高连续梁,

南北两端引桥为等高箱梁。

好久不见!新西仓桥

西仓桥是大仓路、芦墅路(勤业路—运河东路)改扩建工程中的一部分。桥头两端引道和桥面宽度都为20米,主桥两侧设置的2.5米宽的人行道,其路面高度低于车行道,为下沉式人行道,人行道顶部为廊道屋面形式,以便于行人观景和休憩,主桥两端人行与地面辅道采用楼梯衔接。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6)

西仓桥位于“中国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历史风貌保护区,处于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

该桥梁建筑方案由同济大学教授、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山设计,朴素简洁并渗透民居建筑元素,坡屋顶、山墙、廊道等江南传统民居元素的适当采用,在现代城市桥梁的建设中传承了传统建筑形式,并与周边历史风貌遥相呼应,尽可能减小对沿岸景观连续性的割裂。

据悉,与西仓桥同时建设的还有桥梁南北两侧的大仓路和新芦墅路、新芦墅桥。老大仓路和芦墅路原本不仅道路只有9米宽,而且两段老路并不直接连通,老运河上的西仓桥也不通机动车。所以,西仓桥通车后,老运河上又将增加一个重要的南北通道,可极大提高周边区域车辆和行人通过老运河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7)

怀念!陪伴大家30多年的老西仓桥

2017年国庆节这天

常州的西仓桥下架了

吊车将原来的桥梁当中部分下架到便桥上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8)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9)

曾经人来人往的西仓桥

你怀念吗?

历史悠久,因漕运而建

西仓桥,原为常州古运河西门段的一段三孔石拱桥,横跨古运河,高大雄伟。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0)

500年前,常州已是漕运重镇。每年,运输几百万担大米的漕运船只从大运河上穿行而过。尤其到新粮上征时节,农民们肩挑手推运送粮食到“廒仓”,以尽早完成国家粮食征收。三堡街、西直街、新市路一带店铺林立,旗幡酒幌迎风招展,人流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古运河边车水马龙,俨然一幅真实的“清明上河图”,一派繁华盛景。

为方便行人和客商,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江南巡抚、清官周忱建广济桥。广济桥开始是木桥,因其靠近西侧粮仓,故常州百姓俗称西仓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巡抚王恕、知府孙仁重修了广济桥,并将木桥改为三孔石拱桥,重修后的西仓桥,拱券高敞,薄拱薄墩,非常美观,似一座彩虹降临常州。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1)

这座因漕运而建的桥,证明了古代常州在中国漕运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是时间的痕迹,古桥是岁月的丰碑。运河由漕运中心变成了水上贸易通道,木材,黄沙等建筑材料成为船上主要运输货品,商铺,民居聚集河道两侧,显示出另一种繁忙景象。

但随着河道的日益繁忙以及越来越多大型机动船只的出现,原来的河道已经不能满足更多船只的通行需求。1986年,古运河拓宽。西仓桥从西门被移到了东坡公园。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2)

原址处重建了跨河的新桥,为钢筋桥身,木板铺就的桥面,属于步行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3)

西仓桥,

承载着过往记忆,

更连通着城市的现在和未来。

我们一起期待

走上桥的那一刻吧!

快扩散告知身边的朋友!

猜你喜欢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4)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5)

点击上面超链接即可查看

西贺村桥通车没:好久不见西仓桥(16)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