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

01

月亮,是华夏古代神话中极为特殊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围绕着月亮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其中不乏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其实从上古至今日,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主题,那就是“长生而不S”。而这一切,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神秘的月亮神话,说起了……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

不死药

02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经在他的天文著作《灵宪》中,引用了已经佚失的神秘古籍《归藏》中的一段内容。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3)

张衡

羿请不S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shì]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蝫(zhū)。

——《归藏》

这段话大意说的是: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不S之药,被姮娥偷窃得到之后打算飞往月亮。在上古崇巫的年代,做重要决定之前都要请神巫占-卜凶吉。所以姮娥在将要奔月之前,让一位叫做有黄的神巫为她“枚筮”占-卜未来。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4)

所谓枚筮méi shì,意思是不告其事而占-卜吉凶。也就是说姮娥在占-卜前,并没有告诉有黄自己想要“奔月”的真实意图。有黄在枚筮之后对她说:“卦象大吉,你自翩翩飞去,独自向西,如果见到天色黑暗,也不要惊慌恐惧,经过之后就会大吉大利。”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5)

有黄的话正好暗合姮娥的心意,她于是如愿奔月,化身成了月中的蟾蜍。这段故事是目前有文字可考的,“奔月神话”的最早出处。关于奔月神话的演变,大脸怪曾经发布过一期视频详细掰扯过,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到主页观看。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6)

请移步到主页观看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姮娥在“窃得”不S药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奔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远古先人的世界观中,月亮本身就具有S而复生的不S能力。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7)

月亮经过新月、朔月、满月、望月、晦月、弯月、残月的变化,整整一个周期,从无到有,从盈到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种阴晴圆缺的变换,在古人看来就代表着月亮S而复生的不S神力。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8)

屈原

战国的屈原因此在《天问》中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夜光何德,S则又育”。月亮究竟因为什么,竟然能够S而复生呢?

姮娥奔月后所化成的蟾蜍,在古人眼中同样具有S而复生的不S特质。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9)

蟾蜍有冬眠的习性。上古先人们认为,蟾蜍在地下冬眠时就是“S去了”,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才又“复活”醒来,如此循环往复。远古先人们无法理解蟾蜍的冬眠,认为它具有S而复生的“不S”能力。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0)

因此“托身于月”的姮娥,就化作了月亮上不S的蟾蜍。所以在早期的月亮神话中,不论是月亮本身还是吃了不S之药后奔月的姮娥、以及姮娥化身的蟾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不S的能力。这个特质贯穿了月亮神话发展的始终,直到形成了最后完整的月亮神话,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1)

月亮上玉兔的出现,明确有实物证据的时间是在两汉时期,它的出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疑案。在汉代以前,月亮神话中是没有兔子的。屈原的《天问》中说:“夜光何德,S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2)

屈原所说的“顾菟”,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指的就是蟾蜍。即使这个“顾菟”是“於菟”的误写,那它也指的是老虎,因为楚国人将虎称为“於菟”。但是秦汉前后,人们望文生义地把顾菟理解成一只回顾而望的兔子。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3)

更加有趣的是,在月亮表面的暗影中,人们不仅能够看到一只蟾蜍,在蟾蜍的旁边似乎还真的有着一只若隐若现的小兔子,真的不能不佩服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印度和玛雅人的月亮神话中也有与兔子有关的内容。在玛雅文明博南帕克遗址中发现的一块石雕上,端坐中央的男性月神怀中,就抱着一只长有小翅膀的兔子,不知道这是否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4)

兔子出现在汉代的月亮神话中后,开始与蟾蜍搭档担负起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捣制不S之药。

在两汉时期出土的许多画像石中,都有蟾蜍和玉兔同框捣药的场景。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5)

汉代画像石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6)

汉代画像石

有的时候蟾蜍和玉兔相对而立,围着一只药臼捣药;有的时候是蟾蜍在下方托举着药臼,玉兔站在一旁捣药;有的时候甚至是两只玉兔,围着一只药臼奋力捣药,忙得是不亦乐乎。早期的画像石中还能看到姮娥化身的蟾蜍,展现富有女性色彩的婀娜舞姿。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7)

蟾蜍的舞姿

到了后期,蟾蜍则完全变成了捣制不S之药的苦力,日夜不停地为西王母赶制供不应求的不S之药。彼时的月亮,俨然已经变成了西王母的神器不S药的加工作坊。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8)

汉代画像石蟾蜍玉兔捣药

原始的奔月神话中,姮娥因为追求月亮本身的不S特质,选择了窃药奔月。到了汉代时,姮娥所窃的不S药竟然反客为主变成了月亮神话的主题。

姮娥因奔月变成蟾蜍,随着神话的演变,蟾蜍的形象显然与后来月亮神话的唯美气质格格不入,蟾蜍又重新变回了姮娥,不过此时她已经被赋予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新名字——嫦娥。于是蟾蜍在与嫦娥短暂地并存过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从月亮神话中彻底消失了,捣药的苦力自然就只剩下那只来历不明的兔子了。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19)

嫦娥和捣药的玉兔,美女与萌宠,这对完美CP继续演绎着月亮的不S神话。随着仙话的兴起之后,月亮神话的内容也在继续丰富,新的角色加入了进来,不过月亮神话所围绕的不S主题却始终未变。

不死人砍不死树

03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0)

酉阳杂俎

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说: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zhuó]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

《酉阳杂俎》中的这段内容,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后来月亮神话中吴刚伐桂的故事。砍树的吴刚,传说是汉朝西河人,曾经跟随神仙修道变成了仙人。但是因为他犯了过错,就要受到惩罚,被罚到月亮上砍伐那颗巨大的月桂树,日复一日地做着徒劳无功的苦差使。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1)

神话故事中的吴刚虽然一介凡人出生,但是却得道成仙,获得了不S的能力,这样他才能拿到去月亮上受罚的通行证。伐桂的吴刚,依然躲不开长生不S的命题。

再说吴刚所砍伐的桂树。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2)

根据《淮南子》中的记载,羿与姮娥就是在桂树下相识的,最后桂树也是两人结合的见证者。《说文》中说:桂,百药之长。凭借这两点,桂树出现在姮娥守护着的那个,专为西王母赶制不S之药的作坊——月亮上面,自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这颗桂树并不简单,它不仅高达“五百丈”,更是“树创随合”:被砍伐的创伤,即刻就能自我修复。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棵怎么砍都砍不S的不S树。所以吴刚伐桂,其实就是一个长生不S的人,永远不停地砍伐一棵长生不S树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3)

至此,以不S为核心主题的月亮神话就基本成型了,月亮本身不S的特质和姮娥所化身的能够“不S”的蟾蜍,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捣制不S药的玉兔、不S的吴刚以及不S的桂树。这些新的元素,将原本冰冷的月亮神话,重新演绎成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既温情又有温度的美好故事,并一直流传至今。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4)

月有阴晴圆缺,周而复始的盈亏变化让古人产生了月亮“不S”的联想,姮娥窃不S药而奔月的神话,升华了不S的主题;蟾蜍冬眠春动,成为月亮最原始的精魂和动物象征;后来的吴刚和桂树,也都有不S的神能。月亮的不S神话从远古至今,已经演绎了数千年甚至更久,真的希望月亮神话就如她自己的特质一样,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个真正的“不S的神话”。

世界经典神话内容介绍(永生的月亮神话)(25)

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