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吞噬了多少家长的智商(现象背后折射教育焦虑)

教育焦虑吞噬了多少家长的智商(现象背后折射教育焦虑)(1)

“双十一”余温刚散,“双十二”烽烟又起。很多精打细算的主妇们习惯利用年终大促的机会,把家里老老小小的衣食住行打点妥帖,当然也不会忘了最重要的一项支出——为教育投资。记者了解到,“双十一”期间,岛城有些家长囤了几百课时的线上线下辅导课程,还有一部分家长准备“双十二”“乘胜追击”。事实上,据“过来人”介绍,年终大促时囤的课可能到期都学不完。资深心理教育专家认为,盲目大量囤课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

促销期囤课花费破六千

“‘双十一’的时候,我们家总共消费了七千多元,大头都花在孩子身上,光是给他买培训课程的钱就六千多元。 ”家住市北区的市民朱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近两年一直在一家培训机构上课,已经学过多门课程,今年“双十一”期间,该机构搞促销,报两门课送一门课,她马上给孩子选了价值3280元的英语课和价格2880元的跆拳道课,都是全年课时包,赠送的课程选了美术,如果单选要花2880元。虽然一下子支出6000多元朱女士多少有点“肉疼”,但她认为“反正这些课早晚要上,还不如趁便宜的时候买下囤着,更划算一些。 ”“我花的钱根本不算多的,我那些擅长‘鸡娃’的朋友、同事囤课更多。 ”据朱女士介绍,她的朋友当中有的在“双十一”预热期就已经豪掷万元选了三四门课。

而记者也了解到,像朱女士这样趁“双十一”大促囤课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普遍看重的是大促期间优惠力度相对较大。还有的家长直言,这种时候看着身边的人囤课,自己不囤感觉就像亏了一样,更怕孩子被同龄人甩在身后。

“双十二”商家、家长摩拳擦掌

“双十一”期间,国内部分教育行业品牌销售情况全线飘红,新东方作为教育品牌中的“老资历”,自促销预热以来,截至“双十一”当天已有11.4万人购课,优惠力度约为八五折。而截至“双十一”凌晨1点,淘宝平台上教育行业品牌销售榜依次是:东奥、中华会计网校、瑞达成泰、斯尔教育、觉晓法考、斑马AI课、猿辅导、对啊网、作业帮直播课、粉笔。直接打折、送课是线上教育行业品牌主要营销模式。 “双十二”期间,各品牌促销战依然如火如荼,原价3000元、送互动课和教材的的英语课,折后只需2600元,原价6000元自由搭配两门课的套餐,折后售价5140元……八折、九折力度很常见,更有限时秒杀可达五折。

本地线下培训机构的促销战也来势汹汹,报两门课送一门课、报一门课第二门半价、介绍新朋友入学可送课等优惠都很常见。

这样的优惠力度自然会吸引家长们的注意,摩拳擦掌,做好了“剁手”的准备,有些家长微信群群友甚至会相互告知哪个品牌、机构优惠力度大,然后群内呼朋唤友组团“薅羊毛”。

囤课或踩坑折射教育焦虑

“我去年在商家大促的时候就囤过课,有的到现在还没上完,眼看着马上就要过期了。 ”市民隋女士孩子刚上小学,她去年给孩子囤了英语课、思维导图课和数学课,孩子同时还要学国际象棋、画画和跆拳道,结果是最初几个月每周的计划表都被填得满满当当,大人孩子都透不过气来,后来不得不放慢节奏,有些课程就被暂时搁置了。 “囤课也得量力而行。 ”作为“过来人”,踩过坑的隋女士建议家长们一定要规划好自己和孩子的时间,不要因为优惠而盲目多囤课,课上不完如果商家规定过期作废,那也是得不偿失。

“盲目大量囤课,其实反映出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 ”青岛五十八中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任王克伟认为,家长们囤课首先要考虑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那可能上课也坚持不了太久,或者是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囤课,满足的仅仅是家长焦虑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强逼孩子上课可能造成厌学心理。家长们与其盲目囤课,不如从孩子的喜好出发,尊重孩子们的意见,适量选择适合的课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吸收所学知识,这才是校外辅导课的意义所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来源: 青岛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