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博士四角恋 出柜简史

男博士四角恋 出柜简史(1)

前天,大学关系最好的室友约我见面,说她从现在工作的银行辞职了。当初,她可是校招千里挑一的应届生,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我问,铁饭碗怎么说辞就辞了?她笑而不答,晃了晃酒杯,一饮而尽。

体面、稳定、地位、高薪…这几个词是银行在外界人眼里的投影。刚进入社会,身边同学还惊慌于漂泊的不稳定、工资的朝不保夕,银行这份工作却能让人获得稀有的底气。

底气发酵成幻想,让人认为自己有成为人中龙凤的可能,全然不知,也许在楚门的世界里,等待着的是截然不同的处境。

“出柜”是新员工共同的梦想

“我做柜员六年,基本的操作早在试用期的头3个月就掌握了,剩下的五年零9个月,就是无尽的重复,感觉自己就像一台不生锈的机器。

每天一大早到行里接钞,送钞车来早来晚都要候着,8点前有晨会,8点半前到岗,中午时间轮流吃饭,毕竟柜台不能没人。一个人也就30分钟的吃饭时间,午休少得可怜。忙碌了一天看尽了客户眼色之后,终于到了结束营业的时刻。别太开心,银行关门不代表可以下班。点钱、打印流水、整理库存、核对业务票据,如果出错还要被监督部门扣钱而且通报批评。

“刚进银行那会,特别不适应这种节奏,感觉自己就像是困在防弹玻璃后的囚徒,工作机械重复,跟钱挂钩精神要时刻紧绷,每天下班到家基本9点了,脑壳炸裂般的疼痛,累得连话都不想说。”——某工作2年的桂圆

最苦的还不是当“桂圆”的疲惫,而是不知道这种疲惫会持续多久的绝望。

银行的试用期基本上是3-12个月不等,走校园招聘进去的话也要6个月。与其他企业的2-3个月的试用期相比,战线就很长了。想成为正式员工不仅要有兢兢业业的态度,必备技能也要跟上,不然在高强度的内部培训考核中,也有被OUT的可能。礼仪培训考试、反假币考试、数钱操作等,即使大学毕业后,也可以回味高考的感觉。

就算不出意外,最终顺利成为了一枚正式的“桂圆”,但桂圆之路更加漫长,而且没有具体截止期限。

男博士四角恋 出柜简史(2)

在银行圈里,有三个月就直接转到后台的“幸运儿”,也有50岁还在当柜员、专业娴熟的叔叔阿姨。同样是柜员,在总行还是分行还是支行网点,也是相差甚远。而让命运分割的不一定是能力,更多的是运气、资源、关系。

对于桂圆的这段经历,有些乐观或碍于面子的人会说:可以磨练心智,锻炼能力,但大部分人都斩钉截铁地说:这段经历,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来说,并没卵用。

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人说:银行柜台是最荒废青春的地方,没有之一。

我曾问过在银行工作的玉子姐,她一直都是各项内部比赛的第一,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答:为了不再做柜员。

晋升的路径看得到,却碰不到

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银行升迁得满足这三个条件: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字面意思,第一,要有能力。第二,得有人气。第三,得有关系。

在其他行业可能只要一个不错的学历或埋头苦干的精神就能得到想要的,但在银行,靠的是综合实力。

男博士四角恋 出柜简史(3)

样样第一疯狂加班,也不敌人家亲戚的一个招呼。就算同样是985、211的高材生新员工,能力上并无太大差距,但职业起点是去支行还是在分行,就决定了今后更快发展速度和更多的晋升可能。

银行怪兽一样的体系吞噬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和青春,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走到较高的位置,大部分人都只能默默无闻。”——某知乎答主

但凡事都没有绝对,一定有一部分人是靠自己升职加薪的。朋友大明,本来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桂圆,但他有个特长就是点钞,然后某次比赛上得了个第一,突然被分行行长发现了。行长觉得这小子有想法,就把他调去做对公业务了…他自己都很懵B,觉得是走了狗屎运。

所以,关系和能力起码要占一头,或许哪天就多了点运气,然后就脱离苦海了。

另外,如果实在没有关系,也确实想在银行死心塌地,那可以考一考银行分行部室的内部招聘考试,如果运气够好,就能从流水线一样的工作中挣脱出来了。

不过靠自己能达到网点主任和二级支行部门经理可能就是极限了,再往上升就会很难很难。

看得见天花板的奋斗势必痛苦吧。

很多人满怀希望地来,心灰意冷地去

银行不缺人,更不缺人才。

大约10年以前,银行内部老龄化严重,开始扩充员工,导致人才扎堆,门槛渐渐变高。211、985起步,部分岗位要求研究生,多份银行实习经历,甚者还对学校专业排名有不低的要求。

而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简历接踵而至,任君挑选。人才充盈,晋升机制却不尽完善,大部分人才都被迫挤在下面。

大家能力差不多,可替代性强,关系户们早就化成蝴蝶飞走了,剩下的人只能面面相觑,慢慢熬了。

有人运气好熬过去了,有人还在原地熬着,还有人熬不起了,离开了。

而那些离开的人,走的理由不太相同,却也有些相似。

男博士四角恋 出柜简史(4)

“有一次发烧38度,我去请假,请不下来,说必须交接完事情才能走。这种情况很普遍,我有同事例假期间都没时间去厕所,还有个同事老婆紧急住院,都要交接完才放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像个人,真的会有受辱感。

“做了桂圆3年,日渐麻木,对人生的思考和工作的热情被消磨殆尽。有一天我照常帮一位听力不好的奶奶存钱,突然发觉这样的日子我或许要过上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瞬间觉得窒息,于是就辞职了。”

“给自己定了一个期限,努力拼两年,如果还是无法转岗就走。现在,两年到了,我走了。”

高压、麻木、绝望,这或许就是他们离开的原因。

如今,传统银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则涨势迅猛。在这样的情形下,各类商行也在试图转型。

最后转成什么样不清楚,但每年依然会有无数学子削尖脑袋想去银行,这份职业的热度也依然不会削减。银行将越来越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但昨天,我问当了6年柜员、1年前才终于杀出重围升上管理层的玉子姐:你后悔来银行工作吗?

她毫不犹豫地说:不后悔。仿佛再不见几年前那个因为压力失眠、痛哭的年轻姑娘。

本文由爱思益求职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