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

1993年6月,在哈尔滨市一条主干道上,十几辆灌满“新型燃料”的公共汽车,在众人的注目下,缓缓行驶到了大街上。

一时间,现场彩旗飞扬,鼓乐齐鸣,群众欢呼一片。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

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会引得人们如此激动?

原来,这批公交车用的不是普通的汽油,而是由公交车司机王洪成发明的一种特殊的新型燃料,“水变油”。

只要在一盆清水里加入几滴神秘的液体,那盆清水就会变成了可以燃烧的油,点火就可以燃烧,并且热值高于普通汽油和柴油,还没有污染并且成本非常低。

假如这项发明切实可行,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而公交车的正常行驶,仿佛就是“水变油”一说成功的有力证据。

一时间,这个在现在看来滑稽可笑的理论,在当时却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这件事情还被制作成录像带发布在社会上进行宣传。

那么,王洪成到底是怎么把水变成油的?如果水变油是假的,为何那么多人对他的“发明”趋之若鹜?

如果水变油是真的,王洪成为何又会在3年后锒铛入狱呢?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2)

在出名之前,王洪成只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公交车司机。

他在公社养过猪,跟人学过木匠,后来参军入伍,在部队拿到了汽车驾驶证,从部队退伍后直接在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当司机。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3)

日复一日的工作让王洪成觉得非常无趣,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心思却很活泛,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很多人抓住商机,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王洪成也跃跃欲试,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赚到钱。

有一次,在给公交车加油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汽车每天加油,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要是能用别的东西来替代呢?

王洪成顿时为自己的这个想法雀跃不已,而且,他并不仅仅是一时心血来潮,开始翻阅大量的化学类书籍。

那一个个化学符号和反应式,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王洪成,无异于天书。

但是王洪成没有气馁,他经常跑去向化学老师请教,也渐渐明白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想要找到汽油的替代物,暂时是不可能的。

正道走不成,王洪成便开始想歪门邪道,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让大家相信汽油是可以替代的,而且成本低廉,那么他就成功了。

于是他想到直接用水来进行“转化”,变成可以燃烧的燃料。

经过数次的反复“试验”,王洪成居然真的“成功”了,1984年3月,他正式向媒体宣布自己的重大发明“水变油”。

这一“科研产品”的问世,瞬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4)

彼时,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产品真的有效,将会节省下很多成本。对于大部分汽车公司而言,也能节约很多燃料费用。普通老百姓用燃油的,也将更加便宜。

于是,很多半信半疑的群众跑去现场观看王洪成的实验流程。

只见,王洪成在一桶清水中加了几滴特殊的液体之后,直接点火就能燃烧起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并且冒出一团团黑烟,与汽油燃烧不充分的现象极其相似。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到这惊奇的一幕,很多人对王洪成的理论深信不疑。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5)

当时一位有着多年侦探经验的公安局副局长,还亲自带着人去他家中录像。

这位副局长亲自把自来水灌在一个桶中,看着王洪成做“实验”。

为了表明真的是水,王洪成还当众喝了一口,随即他又往桶中加了一种液体,摇晃了几下,让副局长拿去做点火饰演。

在副局长点火的瞬间,只见火苗熊熊燃起,在场的众人连连称叹,之后副局长拎着桶下楼给汽车加油,车居然也成功启动。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6)

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王洪成的成果被称之为“中国科技发明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重大发明。王洪成也瞬间成了当地人人尊重的科学家。

然而,也有一少部分人持不同的看法,按照化学反应的原理,水变成油是怎么也行不通的。

为了打消那些质疑的声音,也为了营造声势,王洪成开办了一家新能源公司,聘请了很多高中毕业或者非专业领域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当“权威专家”,甚至请人写了一篇题为《王洪成水基燃料是领先世界的常温核聚变创举》的文章。

“水代油是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它基于的是常温核聚变反应,这个反应原理足以打消洪成燃料推广中的观念障碍。”

有权威专家为其站台,又有专业的文章佐证,人们对王洪成的科学理论更加笃定。王洪成也从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一跃成为了头顶巨大光环的科学家。无数的不明真相的企业家跑来寻求合作。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7)

300多家地方企业集资上亿元给他搞共同开发,以求合作。

王洪成想不到,原来钱和名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容易,他自己甚至都开始觉得“水变油”是真的,并且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科学家,到处宣扬自己的理论。

但是当黑龙江省官方与王洪成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对“水变油”研究的真实性进行检测时,遭到王洪成的委婉拒绝。

1986年,王洪成应约前去中国科学院进行成果鉴定,结果,到了现场他又临时毁约。王洪成还坚决不肯公开他的配方,一定要背着人“暗箱操作”。

面对质疑,王洪成先是谎称害怕被人偷走技术,随后被逼急了,又狂妄地宣称只有当上副总理才肯交出秘方。

结果,有关部委真的给了他一个能源局长的位置,王洪成却再次食言。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8)

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王洪成为何屡次拒绝权威机构的鉴定呢?这当中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直到13年后,王洪成被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水变油”的神秘面纱才真正被揭开。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9)

原来,王洪成所谓的实验,其实就是玩“偷梁换柱”的把戏。

最初自己瞎鼓捣时,他在水中滴入几滴油,随后点火,发现油能够正常燃烧,这让他突发奇想,既然无法做出汽油的替代产品,不如来个水油的混合物,能骗过众人的眼睛就算成功了。

为了保证不露出破绽,他在展示实验前,先让观众品尝容器中的水,当观众确定是水后,他再想方设法将水给调换成油,最后再向水里随便滴几滴液体,便说这是“水变油”的重大发明。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大部分人对化学现象的认识不足,王洪成就这样骗取了善良群众的信任。

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这种小把戏,是肯定是骗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的。

为了能让“实验现象”看起来更加真实,王洪成翻了很多化学书籍,终于找到一种足以模拟汽油燃烧的材料,电石粉末(碳化钙)。

这种粉末投入水中后,就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可燃气体乙炔(C2H2),遇火便会燃烧,并且冒出股股黑烟。与汽油在燃烧不充分时的表现类似。

结果,如他所料,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被他蒙蔽,甚至主动为他的“科研成果”宣传。

一个荒谬至极的理论,居然能骗过众多学者,公司和个人,简直匪夷所思,偌大的中国,难道就没人识破王洪成的骗局吗?

当然有,只不过狡猾的王洪成给“水变油”理论加上了“权威认证”。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0)

当年王洪成应邀去中国科学院鉴定成果时,他临时反悔,却顺手牵羊,从中科院专利管理处偷了一份盖有中国科学院公章的文件和印有中国科学院抬头的空白信笺。

回家后,他通过剪贴和复印等一些列手段,伪造了一份中科院发布的成果证明文件。

有了它,王洪成仿佛拿到了尚方宝剑,到处肆无忌惮地招摇撞骗。

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特意组织了一批专家和博士生,对水变油进行鉴定,只是当他们看到王洪成递上来的中科院证明材料时,便打消了疑虑。

有了各方权威的认证和支持,王洪成的路更加顺畅了,无论社会上有怎样的质疑声,他都有反驳的资本。自此,王洪成的“水变油”论调更加深入人心。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1)

更可笑的是,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洪成燃料”正式走向生产和运用。

1993年6月,当使用“洪成燃料”的67路公共汽车走上街头时,人们奔走相告:“洪成时代开始了,不仅造福中国也会造福全世界。”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2)

然而,打脸的是,仅仅一个月,哈尔滨很多公交车的发动机就全部损坏。

所谓的新燃料不仅没有节省成本,反而让公交公司损失惨重,人们这才对王洪成的“水变油”产生了怀疑。

汽车公司一边让人修理汽车,一边向王洪成索要赔偿。王洪成根本不理睬。

不久后,原物资部干部严谷梁在报刊上刊登一篇题为《应该用事实澄清“水变油”真相了》,声讨王洪成。

因为前面的影响太广,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王洪成还倒打一耙,把严谷梁告上法庭。最终王洪成成为“受害者”,得到广大民众的同情。而真相却被人们视而不见。

在群众的支持和赞美声中,王洪成已经彻底迷失自我,竟然把自己的“水变油”发明当成真的了。

但这次事件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也让一些人开始正视这场闹剧背后的真相。

1995年,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率先提出质疑,让王洪成把水变油的成果拿到北京鉴定,不久清华大学就对王洪成的“水基燃料”做出了严谨的化学分析和燃烧实验,终于发现了 “水变油”背后的真相。

哪有什么水变油,完全是王洪成在故弄玄虚!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3)

在有镜头的地方,他拿了一桶可以饮用的水,可是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他又偷偷换成了汽油。

后来,为了真的让汽车跑起来,王洪成将各种燃油和水进行掺杂,用黑肥皂和高锰酸钾作为所谓的“膨化辅料”添加到水中,使水和油因大量的肥皂泡沫混在一起,搅拌成乳化液,看起来是非常“先进”的物质。这种油的确能够让汽车运作,但它不仅不省油,反而还会腐蚀发动机。

因为王洪成的弄虚作假、伪造鉴定证明,导致太多人受骗,上至中科院、哈工大这样的科研院所,下至企业和群众,无一不受他蒙蔽。

10多年来,给王洪成拨付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的集资,虽然成立了厂房,却一直无所产出,而大部分的经费都被王洪成拿着买房买车,挥霍一空。

在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科学界人士何祚庥院士、郭正谊等人联名呼吁调查“水变油”的投资,才发现因为王洪成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4)

事情发生后,王洪成被收容审查。

1997年11月14日,哈尔滨中级法院对王洪成一案进行宣判,王洪成因虚夸发明、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没收非法所得的7处住宅和2辆轿车。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5)

从被人追捧的神话缔造者,到监禁十年的阶下囚, 这一场“水变油”的闹剧终于结束,可是它带给整个科学界和整个社会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本来显而易见的骗局,王洪成却能够招摇撞骗13年,还引得无数业内人士的推崇和宣传,这个骗术行骗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之大,在新中国成立至今都是首屈一指的。

王洪成事件宣判后很长时间内,民间还依然流传着“水变油”的传说。王洪成的行为是在给科学界抹黑。

社会需要创新,也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骗局之所以能成功,不仅是骗子本身的狡诈和利欲熏心导致的,更是整个社会对科学的蒙昧和盲目导致的。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 的“水变油”到2006年上海交大总设计师陈进的“汉芯”造假事件,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骗子的行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1984年公交车司机水变油事件(1984年公交司机靠)(17)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也容不得任何途径的急功近利、利欲熏心。

只有努力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使虚假宣传不再有市场,才能撇除蒙昧,不再让骗子有机可乘,也让学术腐败难以容身。

-END-

作者:璇玑

编辑:青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恶魔千金”赵显娥:虐待佣人、家暴丈夫,因一袋坚果逼停飞机

2015年,北大学霸将癌晚期父亲骗出国,88天归来后,结局催人泪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