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

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摘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解释: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解释: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解释:在享受安逸中衰亡,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

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7)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摘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解释: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

7登泰山而小天下。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解释: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鸡汤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9)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解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原文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