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

近些年的电影、电视和网络上,关于大唐名臣狄仁杰的影视作品井喷一样出现,从梁冠华、刘德华到赵又廷,狄仁杰的形象从胖的、瘦的、帅的到雅痞的不一而足,不过他们都有同样一个人设:神探!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1)

话说回来,其实神探好像从来都不是用来形容我国古人尤其是名人的词汇,这个神探名号更多的是舶来品,是从福尔摩斯那里移植过来的。事实上在我国历代正史中狄仁杰从来都不是以神探形象出现的,他在正史中更多的面貌是一位聪明的政治家。

那笔者就带着大家看看,这位名垂青史的大唐政治家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西方范儿的神探的。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2)

一、 仕途中的偶露峥嵘

狄仁杰一生活了七十来岁,这在古代算是高寿。他真正走上政治舞台中央时已经六十岁了。从他第一次担任宰相起一直到逝世,虽然中间也有凶险,狄仁杰一直扮演的是武则天身边的左膀右臂角色,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在他死后,武则天发出了“朝堂空也”的悲叹。在让皇位回归李唐的过程中狄仁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他力主召回李显立为太子,挫败了武承嗣的阴谋。此外,他极力推荐担任宰相的张柬之正是发动神龙政变的主导人物。

狄仁杰的政治生涯虽高光时刻不长但可谓相当精彩,但对于神探的名号来说,在他最高光的这十年里,似乎他根本没有什么破案的时间和机会。

而在狄仁杰六十岁之前的仕途中,他的职位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当过地方法曹,做过刺史等官位,其中有一个官位对他的神探之名非常重要,那就是大理寺寺丞,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3)

大理寺寺丞是干嘛的呢?别看带个丞字,其实只是个很小的官职,在六品上下,相比之下邓超饰演的角色裴东来是大理寺少卿,冯绍峰饰演的角色尉迟真金是大理寺卿,其职位远在大理寺寺丞之上。

大理寺不是庙,它其实类似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换句话说这个部门主要工作是审案子而不是查案子,而大理寺寺丞负责的工作则是复审。

史书记载,狄仁杰在当大理寺寺丞时一年之内判了一万七千件案子,所有案子无一喊冤的,很多人据此认为这是他神探名号的来源之一。事实上,这中间水分大了去了。

首先说大理寺寺丞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同时有好几个,复审的案子是需要所有寺丞画押的。好吧,姑且就算狄仁杰一个人说的算,一万七千件案子一年判完,一天不休也要每天判四十多件,算他一天上班十二个小时,一个小时不吃不喝也要判四个案子。这中间别说查案子了,估计连原告被告都看不见,直接对着资料下笔写判词,其书写速度也应该堪比打字员的水平才够,可见中间的水分。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4)

从历史记载上看,狄仁杰应该有几个特点,一是聪明,二是正直,三是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善于举一反三。比如他劝谏唐高宗不要杀权善才等两位大将时,他就直接引用西汉故事来进行反证,借此说服了唐高宗。

因此狄仁杰所谓的一年判一万多个案子,更多的是仅凭个人能力对案卷进行快速分析和判断,而我国古代绝大多数案子根本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大多数难判的案子不在查证困难而在难以坚守公平二字。像《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样,案情很简单,但公平很难。只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大多数案子其实很好判。因此

从正史记载来看,狄仁杰以他的聪明、推理和公平正直在老百姓那里赢得了声誉,他也被后世誉为清官。注意,不论是包拯、海瑞还是施世纶,再加上狄仁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为官清正不畏强权,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民间老百姓会将他们的名字流芳百世。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5)

二、 清朝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

在晚清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本未署名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间描写的主要是狄仁杰破案的过程。小说前半部主要是民间破案,而后半部则主要是宫闱秘案。

该书和其他公案小说如《包公案》《施公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该书的写法和类型类似其他公案小说,不同之处在于该本书中对于公案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装神弄鬼托梦破案等迷信描写用的不多,案子告破更多的还是依靠狄仁杰对细节的发掘和对案情的推理,当然书中也有一些大刑伺候靠严刑拷打拿到证据的桥段。

《武则天四大奇案》还有一个问题,本书似乎是拼凑而成,前半部和后半部不像是同一个人所写,后半部的作者更像是拿狄仁杰破宫闱秘案去讽刺当时的女性统治者慈禧太后。

不管怎么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的问世开启了狄仁杰形象转换的历程,从这个时候起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逐渐变成了青天大老爷,但距离神探还有一些距离。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6)

三、 荷兰人写成的《大唐狄公案》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荷兰流亡政府驻重庆使馆一秘荷兰人罗伯特汉斯古利克读到了《武则天四大奇案》。这个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的中文名字叫高罗佩,从小热爱中文的他还是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婿。

高罗佩发现《武则天四大奇案》这书和其他神神鬼鬼的公案小说有所不同,拥有深厚中文功底的他将这本书的前半部进行了翻译,他将译本拿到西方出版的同时自己又写了一本英文版的《铜钟案》。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7)

高罗佩的小说在中国没有受到重视,但在西方他的小说却广受欢迎,在出版商的催促下高罗佩一口气写了二十多本以狄仁杰为主角的侦探小说,最后汇集成一部130万字的小说《大唐狄公案》。

高罗佩笔下的狄仁杰已经和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里的狄仁杰完全不同,在高罗佩的书里,狄仁杰几乎不会有托梦和神鬼帮助之类的外挂,也不太喜欢严刑拷打,他主要还是靠细致的侦查和高超的推理破案。这其实已经是一部完全西方化的侦探小说了,于是狄仁杰这个名字在西方几乎几乎等同于另外一个神探福尔摩斯,因此狄仁杰也被称之为“中国福尔摩斯”。

如果说清朝《武则天四大奇案》里的狄仁杰是民间艺术创作的中国传统青天大老爷,那么等到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问世,狄仁杰的形象已经开始变成西方范儿的神探了。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8)

四、 电视剧和电影的推波助澜和固化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在影视剧和网剧中出现狄仁杰形象的作品有几十部之多,这中间也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当影视剧名字里没有出现狄仁杰三个字时,这部剧里的狄仁杰形象大概率是一位政治家,也基本上符合正史上的形象。比如《武则天》《上官婉儿》等电视剧就是如此。

当影视作品名字中出现狄仁杰三个字时,那此作品中狄仁杰的形象大概率就是一位神探。比如《狄仁杰断案传奇》等。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9)

第一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神探狄仁杰电视剧是山西太原电视台拍摄的《狄仁杰断案传奇》,此剧所依据的剧本正是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10)

从1986年开始,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和电影的不断推出,狄仁杰的神探形象开始逐渐被观众接受,从九十年代末《神探狄仁杰断案传奇》再到梁冠华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等电视剧,从刘德华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到赵又廷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大唐一代名臣狄仁杰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已经在神探的路上越走越远。

狄仁杰经典案例 狄仁杰形象转换(11)

综上,经过中国民间小说家、荷兰侦探小说家、各种影视剧和电影的努力,一代名臣大唐宰相狄仁杰终于被活生生的从政治家变成了神探,不知狄公泉下有知是否乐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