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

明朝皇帝的负面典型,沉迷豹房的朱厚照,为什么不爱黄袍爱战袍?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皇帝中的“负面典型”,清代经常拿朱厚照来教育子弟,事实上,朱厚照固然有错,但也并非那么不堪。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1)

史料记载:

“弘治五年,立为皇太子。性聪颖,好骑射。”

朱厚照头脑机敏,喜欢骑射,也就是说朱厚照最起码精神正常,身体健康。在众人的印象中,朱厚照是位荒淫无度的皇帝,沉迷酒色无法自拔,还刻意建造“豹房”等娱乐场所,实在难以称为称职皇帝。

而朱厚照没有儿子的问题实在是蹊跷,如果身体没有其他问题,为何没有儿子?

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朱厚照被严重抹黑,第二就是朱厚照有隐疾。另外,朱厚照的后妃数量很少,能查到的也只有五六个,而朱元璋有记录的后妃就有二十多个,朱棣也有二十多个。

朱厚照跟他父亲当然是比不了,只有孝静夏皇后、德妃吴氏、贤妃沈氏等少数五六个,有可能纨绔的朱厚照是被人丑化了。朱厚照宠信奸佞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比如刘瑾、江彬、钱宁,史书上说是:

“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2)

除此之外,朱厚照最大的爱好便是巡边和带兵。正德十二年八月,朱厚照化妆成平民,跑出了皇宫,这在封建礼教面前就有些不成体统了。堂堂皇帝陛下偷摸跑出宫,还要去边防重地,当时鞑靼小王子经常犯边,所以边防紧张,朱厚照跑到边境线也是十分不安全的。

内阁大臣们追了出来,但朱厚照执意不从,等到了宣府朱厚照干脆不走了,还自封了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由此可见,朱厚照的身上还流着尚武的血液,很多人认为朱厚照巡边只是为了玩闹,但朱厚照真的调兵遣将指挥对敌作战。

史料记载:

“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这次朱厚照体会了什么叫金戈铁马,双方总兵力大概十万人,战斗在应州持续了五天,在朱厚照的合理调配下,明军取胜,鞑靼被迫退兵。

朱厚照并非无能之辈,他有统兵的才能,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可能会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将。而朱厚照能在宣府常驻,边防重镇的条件和皇宫当然无法可比,可见他也并不是一个只知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那么为何朱厚照不喜待在皇宫,而喜好战火与干戈?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3)

一是跟明孝宗娇生惯养有关:

明孝宗朱佑樘是朱厚照的父亲,也是明代最完美的帝王,他勤政恭俭、励精图治、开放言路,后宫只有孝康张皇后一人,次子早夭,仅有朱厚照一个儿子。

朱佑樘的童年并不幸福,碍于朱见深的软弱和万贵妃的强势,朱佑樘在死亡的阴影下,吃着百家饭长大。正是之前的经历,让朱佑樘对儿子朱厚照极其疼爱,太子府中的侍从很多,另外宦官也有不少,这也给之后的宦官乱政创造了条件。

在朱佑樘弥留之际,把刘健等几位重臣叫到病榻之前,对大臣们说:

“朕蒙皇考厚恩,选张氏为皇后,生东宫,今十五岁矣,尚未选婚。社稷事重,可即令礼部举行。”

人到了这般时候,他最担心仍是儿子,朱厚照当时尚未选婚,朱佑樘嘱咐阁臣安排选婚事宜。

最后朱佑樘对大臣们道:

“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主。”

由此得见,朱厚照的确是偏爱玩乐,常规来讲,杨廷和作为朱厚照老师,加之皇家丰富的教育资源,朱厚照的学识还是可以保证的。

奈何朱佑樘太过勤政,疏于对太子的管控,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况且还没有其他竞争者。所以朱厚照的玩心便一发不可收拾,舞刀弄枪、行军打仗就成为朱厚照的重点爱好。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4)

二是性格因素:

朱厚照好动不好静,让他安静听老师讲课可能比较困难,但要说起娱乐项目,可谓花样百出、数不胜数。就好比我们现在的职业规划,有的人适合做销售工作、公关类工作,而有的人则适合做技术研发、机械设计。

性格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命运,朱佑樘是位中规中矩、恪尽职守的皇帝,不过以朱厚照的性格,无法走朱佑樘的老路。当然在老爹的影响下,朱厚照还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否则他的昏君之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质疑。

单单在皇宫中吃喝玩乐,是无法满足朱厚照的,对于朱厚照来说,皇宫就好像一个囚笼,而他就是那个囚笼里的鸟。鸟最渴望的是广阔的天空,而并非狭窄的笼子。于是朱厚照要想方设法出去玩。

正德十二年八月一日,朱厚照跑出了京城,并非光明正大,而是化妆改扮,梁储、蒋冕几位阁臣都亲自追了出来,一直追到了居庸关,被御史挡在门外,才只得悻悻而归。八月二十三日,朱厚照再次跑了出来,这回他出了居庸关,到达宣府,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三番五次偷溜出皇宫,一方面看出朱厚照的确贪玩、喜欢军营和刀枪,另一方面,朱厚照也考虑到止损问题,他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太糟,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5)

三是有恪尽职守的大臣们做后盾:

朱厚照之所以敢出去玩,主要是朝廷内有坚强的后盾,比如刘健、李东阳、谢迁、杨廷和、杨一清等人。孝宗皇帝的辅臣们绝非等闲之辈,正是有他们坐镇,孝宗皇帝才能安心离开,朱厚照才能开心地玩耍。

史料记载:

“武宗嗣位,健等厘诸弊政,凡孝宗所欲兴罢者,悉以遗诏行之。”

朱厚照即位后,刘健主持大局,梳理时政弊端加以废黜,凡是孝宗要求的政策皆以遗诏形式执行。当时朱厚照已经和刘瑾等宦官打成一片,整日沉迷娱乐之中,耽误了不少政务。刘健强烈要求朱厚照,要勤于政务、认真学习,虽然朱厚照不予理会,但刘健等大臣并没有妥协,面对刘瑾的威胁,同样如此。

正德七年,李东阳辞官后,杨廷和接任内阁首辅,从此杨廷和就成为了明帝国的股肱之臣。杨廷和上疏皇帝上朝,要皇帝亲自去祖庙祭祀,要皇帝每日参加经筵,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收缩过多的兵力,削减繁杂的事项,条条切中要害。

这些建议朱厚照可能有的听有的不听,但朱厚照明白,如果没有杨廷和等人治理国家,他这个皇帝也就没法做了。就连杨廷和丁忧,朱厚照都不答应,杨廷和多次申请,朱厚照才勉强答应。

朱厚照贪玩是真,那是因为有一概大臣们为国家效力,就算朱厚照不在京城,朝廷照样可以正常运转。如果没有这帮文官坐镇,朱厚照的玩心应该会大打折扣。

明武宗朱厚照的功夫(沉迷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6)

综上所述,朱厚照有错在先,不过也不算罪大恶极,假若朱厚照能谨俭有度,只有一般帝王的操守,也就不会遭人诟病了。

至于有人说他“不爱黄袍爱战袍”,这未免太偏颇了,或许这两样他都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