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演化三个阶段 河流从上游到下游
地球表面的形态称为地形,可以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两大类,我们人类生活在陆地上,所以陆地对于陆地地形的研究更多,也更为了解。陆地地形可以分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五种基本类型,任何一个地方地形形态的形成,都是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流速决定河流塑造何种地貌
从表现结果来看,内力作用总是希望地表趋向崎岖,而外力作用总是希望地表趋向平坦。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五类。在自然界中,外力的实施者包括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生物等等,而河流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流水作用实施者。河流是地表沿着一定的凹槽流动的水流,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河流示意图
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流中的流水在流动过程中,随着流速的变化,有时会表现出侵蚀性,有时会表现出沉积性,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大多数河流中上游地区多流经山地和丘陵地区,实际上我们应该理解为在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的河段,河水通常表现为“侵蚀性”。
长江三峡
这个时候河流的下蚀作用往往较强,在流动过程中会使得河床深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两岸陡峭的“V”型河谷,在我国的河流中,长江、黄河和珠江等主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多可见该类河谷。比如长江的三峡地区,就是典型的流水侵蚀河谷,由于地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蕴藏量巨大,是建设水电站的理想地形。
长江三峡位置图
河流在中上游地区由于侵蚀性而携带了许多的泥沙,如果河流流速很快,那么这些泥沙就会一直被携带在其中,而当河流流速逐渐减慢,那么必然是大颗粒的泥沙先沉积下来,而后是中等颗粒的泥沙沉积下来,最后是最细颗粒的泥沙沉积下来,因此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有“分选性”的。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海拔较低,地势较为低平,河流流速下降,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许多河流沉积地貌。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河流的侧蚀作用强于下蚀作用,河道通常会变得宽阔,河床呈“U”型,也容易形成“河曲”地貌。
长江中下游
最常见的河流沉积地貌就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许多著名的大江大河中下游都分布有广阔的平原,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亚马孙平原等等。这些河流的冲积平原,很多都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区域,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理想区域,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三角洲”形成于河流的入海口或入湖口,也是由于泥沙沉积而成,而由于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地区河流往往会形成许多的分叉,形成多条河流入海的情景。
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分布图
在河流的某些特殊位置,河流的流水会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比如太行山东侧发育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动,其上游在太行山上流动,地势崎岖落差大,流水很快,流水表现为侵蚀性,河水中携带许多的泥沙。我们知道,太行山以东是广阔的华北平原,因此这些河流在往东流动的过程中会突然从山区进入到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从而使得河流流速迅速下降,所携带的泥沙也就会迅速沉积下来,会以河流出山口的位置为中心,形成扇形的堆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冲积扇”地形。
冲积扇卫星遥感影像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