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桥实验小学数学教学(眉县首善王寨小学黄矞)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做好线上教学和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学习充电,提高数学专业素养,拓展视野,为更好服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名师之路公益讲堂开展以来,我认真聆听了曹培英教授关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反思性实践研究》的讲座,认真笔记,写下自己的反思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本文作者:陕西省、宝鸡市教学能手,眉县首善王寨小学数学教师黄矞
(一)我于3月3日晚观看学习了曹培英老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反思性实践研究》第一讲,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从概念的多维度解析,到案例深度剖析,让我们看到了曹老师的严谨的科研精神,和高屋建瓴的数学思想。更让我感受到反思的力量:对数学教材的理性把握能力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设计在反思中趋于逻辑的完美,数学思考在反思中更加深刻。
关于数学问题解决课,教材前后有两种不同的名词:"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曹老师先从词性分析,解决问题是动宾短语,意义指向明确。而"问题解决"是偏正短语,意义模糊。可深究后发现,"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问题"和"解决"两个方面,两方面并列,意义更为丰富,且与思维目标相切和。再从问题解决的内涵和分类诠释了问题解决的多个纬度:问题解决是过程,是一种能力,是学习目的,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这五种理解相互依存,层层递进。可以说"问题解决"是一种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模式,也是达到深度教学的学习方式,它包括获取知识的问题解决,也包括应用知识的问题解决。应用知识的问题解决又包括常见问题解决和非常问题解决。通过曹老师深度剖析,我们理解了问题解决的内涵和意义。
在课例研究中,第一个案例是"问题解决"概念教学中的反思研究。曹老师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例,对多种教材版本中关于"速度"内容呈现方式、问题情境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让我们看到了问题解决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要注重推理,运算能力和数感的培养。我们要学会选择能运用多种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的素材,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第二个案例是"应用知识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曹老师以"平均数的应用"为例。呈现了假设法和图示法等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反思对比,发现假设法没有考虑到两个平均数哪个大哪个小,而矩形图示法更直观简洁,更一般,是几何直观,也是数形结合。
第三个案例是非常规问题解决。以烙饼问题教学为例。曹老师从"审题""猜想""探究""结果""应用""检验"等多个纬度,对"烙饼问题"深度分析。强调审题环节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条件信息和问题信息。理解关键词的作用,如"只能"为什么改成"至多","尽快"是什么意思等。在反思"优化"结论时,曹老师收集了学生对烙饼的几个问题:"在烙三张饼时,为什么要把2号饼拿走,而不放在锅里保温""烙面拿走岂不半生不熟?"并对教师"数学抽象的特点"的回答做了评价,提出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抓关键变量的特点。
教师的反思没有就此止步。更深度的反思,亮出了数学理性美。在应用环节,老师提出深度追问:"探索经验有了,烙饼问题除了优化,还有什么数学思想?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更重要?"还提出:"为什么题目只要我们烙3张饼?怎样拓展?"这样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直指数学问题解决的本质、目的。有了这样的追问,学生、老师们都应而用之,设计了很多有理有趣的优化问题,让"烙饼问题"不再"半生不熟",而是""皮焦里嫩"香爨可口"。
这三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方法和路径。值得玩味学习、思考。
(二)曹培英老师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反思性实践研究》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方法系统和教学策略。曹老师运用大量教学实例,深入浅出的阐释,为我们数学教师明确了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指出了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满满的干货,值得我们学习、收藏、实践和反思。下面我将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 审题三问,直指"灵魂"。
"问题解决方法的一般步骤是审题-分析-解答-检验,几个步骤之间可以相互嵌入,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得以减缩或可反复进行。曹老师强调,审题环节,必须先弄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他指出了一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那就是"剥离情境后的数学问题后剩下的"即为条件和问题。他介绍的"审题三问",直指数学问题审题本质:1.什么事情?2.已知什么?3.要求什么?与灵魂三问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醍醐灌顶。这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必须搞清的实质问题。我们要走出重情境而忽略数学本质的误区,引导学生理解"数量"而不是关注数或名词,通过对"审题三问"的自问自答,抓住问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问题解决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与目前的增加阅读量的考试趋势也非常贴合。
二、有法可依,有理有据。
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理解掌握的方法呢?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即执因索果,分析法即执果索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 曹老师都一一做了解释。另外,还介绍了图示法,列表法、假设法、倒推法、枚举法等方法,曹老师运用大量的例子,将每一种方法的使用策略以及每一种方法背后的算理,都加以具体阐述,可谓"拨云见日"。例如在"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对比中,运用"遮住问题"或"遮住条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从条件入手"思考的必要性,和"从结论入手"思考的必要性,充满理趣,耐人寻味。在连乘问题解决中,为了说明"先求什么"和"再求什么"并不影响解答结果,针对有些题目无法解释算式背后的算理,曹老师选择经典的队列问题,加以解释,清晰而透彻的说明了每一种算法的合理性,体现了数学的逻辑严密性。
《搭配》是经典问题,常常采用"树状图"的教学策略。那为什么要用树状图?其本质是渗透"乘法原理",而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区别和联系又是什么,引发我们深入思考。乘法原理本质在于分成几步,加法原理在于分成几类,而树状图画图的过程恰恰呈现了分步思考的具体表现。所以在搭配时,先选衣(或先选裤),弄清一件衣服(或裤子)的搭配方式,再去解决两件、三件、……,其实就是解决几个几的问题,乘法原理一目了然,解题过程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不重不漏。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容易形成正确的有理有序的思维方法,进而可以在原题基础上拓展,再增加一双鞋,再增加一顶帽子等等,问题继续可以拓展,解决方法却水到渠成。通过《搭配》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有价值的数学,我们恍然大悟,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的数学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种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帮助学生用合理恰当的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探究方法是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鸡兔同笼》这个经典的数学问题为例,曹老师多维度分析,运用假设法、列表法、抬脚法、代数法(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等,呈现多种方法解答的过程和思路,沟通每一种方法之间的联系,让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说,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来看,鸡兔同笼是无稽之谈鸡和兔怎么可能放在一起养?而这个数学问题解决的到底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原来啊,从数学的角度看,以"鸡兔同笼"的情境为载体,研究"探究和假设"的方法策略。所以从心智培养角度看,它具有心智训练价值,从数学角度看,理解各种推算方法的数学本质。这才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价值所在。
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论哪一种方法,教师必须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理解每一种方法背后的原理方法,必须明确一个数学问题背后的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恰当的融入教学中。教师要有"拨云见日"的能力,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更要有长远的数学教学价值观。
相关阅读:
省级学科带头人“趣”“探”数学教学之道丨i数学
在特级教师眼里,小学数学老师该有这样的特质丨i数学
“气场”从何而来?这位数学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丨i数学
数学学习能带给学生什么能力?这位老师用例题进行了说明丨i数学
编辑:关中小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