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理解肉牛饲养标准(肉牛犊牛怎么饲养长得更好)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在牛养殖业中,肉牛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而肉牛犊牛的培育直接影响到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养殖户必须做好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及疾病防控工作,才能提高养殖效益,那么犊牛到底怎么饲养长得更好呢?

怎样更好的理解肉牛饲养标准(肉牛犊牛怎么饲养长得更好)(1)

犊牛

一、肉牛犊牛的生理特点

初生肉牛犊牛的身体器官还处于发育的阶段,发展不完善,做好该时期的犊牛饲养管理工作很关键,饲养管理人员应掌握该时期犊牛的生理特点。犊牛出生之后,胃部的发育需要较长时间,瘤胃实际容积率不高,消化功能不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犊牛的瘤胃开始不断扩张。在瘤胃容积扩大的初级阶段,并未产生问题,反刍是犊牛在生长之后出现的生理特点之一。犊牛出现反刍之后,要注意搭配均衡的饲料,在日常饲喂的过程中,补充更多的固体食物。犊牛消化功能还处于发展阶段,一定要加强对饮食的控制,合理饮食,做好饲料食物的供给。

另外,该时期也是犊牛身体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的时期,犊牛通过母乳获得更多的免疫力,饲养人员还要优化饲养操作手段,提高犊牛的免疫力。

二、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

随着肉牛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饲养方式呈多元化迹象,这就决定了犊牛的饲养和管理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犊牛的饲养方式。在犊牛出生的几周内,没有合适的照料,会影响后期的生长,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患病,增加了养殖的成本。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科学的饲养方式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水平。

1.及时饲喂初乳

初乳指的是母牛分娩后的5-7天内分泌的乳汁,呈黄色。研究表明,初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但是里面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会随着挤奶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初乳对犊牛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里面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丰富,能够被初生犊牛的肠胃很好地吸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肠壁的通透性下降,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降低。为此,应该及时让犊牛吃上初乳,在犊牛出生后的1小时内吃到初乳,并且越早越好。此外,也可以采取人工哺乳,将初乳放入有橡胶奶嘴的奶壶或奶桶,在24小时内饲喂3-4次。

怎样更好的理解肉牛饲养标准(肉牛犊牛怎么饲养长得更好)(2)

犊牛

2.重视补饲

科学的犊牛饲养能够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的发育,尤其是瘤胃的发育,对后期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时期犊牛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完全,对纤维素物质的消化能力有限,为此做好瘤胃的发育很关键。在犊牛1-2周龄时,促使犊牛采食精饲料,并且随着体重和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精饲料的补充量。精饲料富含容易发酵的物质,并且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这里一般推荐使用元素矿,可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并且饲料中有些物质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在犊牛2周龄之后,可以添加优质的幼嫩青干草,让犊牛自由的采食,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在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刺激下,促进了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建立,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

3.逐渐断奶

在肉牛饲养管理中,一般采取母牛带犊饲养管理方式。犊牛出生之后跟随母牛哺乳饲养,直到断奶和分群,这种饲养方式可以利用动物的哺乳天性节约人工喂养的成本。同时对犊牛的饲养要求较少,适当的时期及时补充精饲料和千草料即可,促进瘤胃的正常发育,同时能够预防肉牛乳房炎的发生。不同养殖场的断奶时间有所差异性,要结合犊牛的体重和进料的采食量选择具体的断奶日期,当犊牛的采食量能够满足牛的生长所需时,并且犊牛的健康状态好,可以断奶。犊牛断奶之后采食精饲料,也要提供充足的优质青干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逐渐由采食精饲料向采食青贮和粗饲料为主过渡。另外,该时期也是瘤胃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给犊牛提供充足的纤维性饲料,促进瘤胃容积的发育。断奶之后,要合理搭配饲料的营养,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对犊牛的应激。

三、犊牛的管理1.圈舍温度的控制管理

圈舍温度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很关键,从出生到两月龄的犊牛,圈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6-18℃,可促进犊牛的健康生长。在犊牛20日龄左右,牛舍温度可提高到24-26℃,不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在具体培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牛场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保证圈舍温度和湿度的适合。

2.母仔分栏

在规模较小的牛舍,没有设置产房或者犊牛舍,在规模大的养殖场应该设置犊牛舍和犊牛栏,选择单栏或群栏,犊牛出生之后在单栏中饲养,犊牛长到1月龄之后逐渐过渡到群栏,同一群栏中的犊牛的月龄应该一致或者相近,饲养环境和条件不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而混合饲养对健康不利。

3.卫生消毒

保证圈舍和运动场地的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和清扫,药毒剂要轮换使用,防止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的效果。结合地区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期选择消毒药物的使用。保证流水的空气流通,湿度适合犊牛的生长。每次出栏之后,要清洗和消毒牛舍,喂奶用具使用后要清洗干净。每天更换垫料,保证牛舍的通风和采光,做好冬季的保暖工作,防止贼风。

4.犊牛去角在育肥阶段

将犊牛去角有助于管理,在出生后的7- 10天内可以去角,可采用电烙法和固体苛性钠法。在使用前者去角方式之后要涂抹青霉素软膏或者硼酸粉,而后者去角方式需要在晴天同时哺乳后进行。

5.犊牛运动管理

犊牛的运动管理很重要,每天至少运动2小时以上。在晴天,选择在运动场自由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阳光的照射。如果犊牛出生在温暖季节,开始运动的日龄可以适当提前,需要结合外界的气温变化掌握好运动的时间。在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做好牛舍的保暖工作,避免犊牛发生疾病。

怎样更好的理解肉牛饲养标准(肉牛犊牛怎么饲养长得更好)(3)

犊牛

四、疾病防治1.呼吸系统疾病

犊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养殖环境不卫生、病原微生物感染等。针对呼吸道疾病,加强疾病的控制工作,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为犊牛提供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防止过多刺激性气体进入呼吸道内。选择毒性的同时治疗好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可配合使用输液,控制肺水肿问题。

2.肢蹄病

患病后的犊牛不能主动行走,或者出现跛行,肢体比较僵硬,关节部位肿大明显。该类疾病的愈合周期比较长,在治疗的过程中,在肿胀的部位涂抹适量的鱼石脂,并且做好抗菌消炎处理,可以选择生理盐水或者双氧水对化脓的部位进行清洗,之后在皮肤表面涂抹适量的碘酊,每天坚持消毒消炎处理,同时饲料中添加壮骨肽,促进尽快恢复。

3.消化系统疾病

新生犊牛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因为犊牛的胃肠和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是哺乳期常见的胃肠疾病,结合病因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做好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护工作很关键,防止犊牛生长脱水。可以提高胃肠道消化能力,同时提高抗感染能力,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直接影响牛肉产品的质量。为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除了要选择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还要加强疫病的防控,减少疫病对肉牛犊牛生长造成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