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1)

看到一个热词:主观厌恶定律。

什么意思呢?

“你刚开始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会慢慢发现他真的好值得讨厌,而且他也变得越来越讨厌。”

在阿德勒心理学体系中,有“目的论”的说法。

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让我们讨厌,而是我们从一开始潜意识里就讨厌他,所以他做什么我们都觉得很讨厌。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呢?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2)

-01讨厌一个人的原因分析

第一:相由心生(糟糕的第一印象)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

一个人内心什么样子,性格什么样子,都会通过他的面相以及表情展现出来。

包括脸型,眼睛,表情,神态等,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别人时着重观察的点。

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如何了解对方?

只能通过面相去观察对方,然后内心给对方贴上一个标签。

这就是“相由心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属于“第一印象”。

如果对方留给你的第一印象很糟糕,那么你今后只会越来越讨厌这个人。

相反,如果对方带给你的第一印象就很“惊艳”,那你今后也会对这个人产生强烈的好感与好奇心。

《后汉书》中有句话这么说: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

喜欢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忽略他身上的缺点;

厌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忽略他的优点。

前者是“光环效应”,后者就是“首因效应”。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3)

第二:基因通过大脑传递“预警”

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当我们跟对方初次见面时,就对他产生了厌恶心理,这是隐藏在我们基因中的意识,在向我们预警。

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家族基因中,曾经被类似的人伤害过,与类似的人产生过一些不好的经历。

所以,这种基因也遗传到了你身上,并且藏在你的大脑里。

就像有些人被某些特定的行为伤害过,内心产生恐惧感,那么他再次处于同样的环境,就会因为紧张、焦虑、害怕,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因此,看到讨厌的人,并非是对方做了哪些让你讨厌的事情;而是,你的大脑直接向你释放出了一些信号。

就像武侠小说中,主角面对一个武林高手时,对方虽然什么都没做,但却给主角一些“威压”。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4)

第三:惯性思维

你讨厌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类人。

比如说:

在你过往的经历中,你跟这个长相的人产生了一些冲突,导致你特别讨厌这种人。

所以,下一次看到长相相似的人,你的潜意识里就想要远离这个人。

这跟喜欢一个人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时候,你发现现任身上会有前任们的影子。

这就是因为,你喜欢的并非是一个人,而是这一类人。

这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惯性思维”。

一旦习惯了某种思维模式,那么你就会顺着这种模式应对相同的问题。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5)

-02第一眼讨厌的人,今后也不容易喜欢

这种现象,在相亲市场中表现更明显。

举个例子:

你跟某个相亲对象相亲,地点定在某个餐厅。

为了表达尊重,你提前精心打扮了一番,并且比约定好的时间早了20分钟,先到达餐厅等待对方。

可你等啊等,对方竟然迟到了半小时。

不仅如此,他的穿着不修边幅,没洗脸没洗头,身上还有汗臭味。

初次约会迟到半小时,就已经给你留下了糟糕的“印象分”;

而不愿意打扮,穿着邋遢,这又给你留下了更不堪的第一印象。

你第一眼给对方的评价是:敷衍,让人讨厌。

接下来,即使你们再约会10次,你也不会改变对这个人的看法。

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都适用,社交中也是如此。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6)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

你对某个人产生的第一印象,将直接影响到你们俩接下来的相处模式与感情状态。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第一眼就讨厌对方,认为这个人“不靠谱”,那就会下意识地跟这个人保持距离。

不会刻意疏离,但也有明确的界限感。

这种选择,也是人们内心中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心理。

心理学通过示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主观厌恶定律第一眼就讨厌对方)(7)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第一眼就讨厌的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